第348章1640-1644:太妃薨逝 - 与崇祯皇帝的那些日子 - 贺耀耀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48章1640-1644:太妃薨逝

二月初三日,刘太妃感觉身体好了些,便对刘若愚说:“本宫躺了这么些日子,今日倒是精神好一些,你去乾清宫问问,要是皇帝得空,请他来慈宁宫。”刘若愚忙去传信,王承恩把刘太妃的话跟崇祯说了,崇祯便高兴的说:“上天庇佑,总算是好些了,既然如此,你去跟御膳房说一声,午膳也不必备了,朕且去叨扰太妃一次。”崇祯便在王承恩和刘若愚陪同下往慈宁宫而来,刘若愚将崇祯引到殿内,又忙着去安排午膳了,崇祯坐下后,便笑道:“看太妃的气色倒是好多了。”刘太妃便笑道:“前些日子,什么人参燕窝的不知道填了多少,总是不中用的,如今过了年,阳气萌发,倒好了些,显见的那些汤啊药的,总是不比天时的。”

崇祯点点头说:“太妃身体健康,才是皇室的福气。”刘太妃便道:“老了,不中用了,我这一辈子,就是沾了天时的光了,想想当年,是哪年来着?哦,对,是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神宗皇帝大婚,在民间选女,我跟孝端显皇后一起进了宫,被封为昭妃,那一年我才21岁呢。”

崇祯看着刘太妃陷入了回忆中,也没有打断她,只是静静听她述说,刘太妃似乎是想到了当年自己那如花朵般的岁月吧,两颊不由得泛出一阵红晕,继续说道:“只是可惜啊,我既不得宠,又无儿无女,幸好还算恪守谨厚之道,才在宫中安稳待了四十二年。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神宗皇帝驾崩了。”说到这里,刘太妃脸上似乎流露出一种复杂的神情,既像是委屈埋怨,又像是满脸不舍和遗憾。

她继续喃喃道:“只是没想到,新帝即位不足一月,便离奇驾崩,熹宗皇帝才得以承继大统,那个时候的皇室是真的乱啊,宫里闹的鸡飞狗跳,不得安宁,熹宗皇帝才尊我为太妃,令居慈宁宫,掌太后印玺,其实我知道,要不是郑贵妃闹那一出,她才应该是这个太后的,皇上,你说说,是不是我的运气太好了。”

崇祯便道:“太妃素来性格宽厚,这也是上天眷顾,亦是太妃自己修来的福分。”刘太妃便叹了口气说:“熹宗一朝,魏忠贤与客氏在宫中横行无忌,我也只能继续清静无为,既不与客魏同流合污,也不主动招惹客魏,所以才平安的熬过了熹宗一朝的七年时间。唯独在一件事上,我坚持了自己的意见,就是为皇上挑选王妃。”

崇祯便道:“这个朕自是知道,皇后周氏就是在太妃坚持下被选中的,只是朕不知,太妃为何独独看中周氏?”刘太妃想了想说:“咱们大明立国之初,太祖皇帝为了防止外戚专权,专门定了祖制,历代后妃须从民间选取,其实我知道,太祖皇帝立这个规矩,倒也不是特为了外戚的缘故,多半是为了孝慈高皇后的面子着想,孝慈高皇后出身寒微,且与太祖皇帝伉俪情深,太祖皇帝立此祖制,亦是彰显了对孝慈高皇后的爱慕啊。”

崇祯不置可否的点点头,刘太妃继续说道:“我第一眼见到周氏,便觉的她美丽端庄的女子,皮肤洁白如玉,后来又听说,周氏幼时,被文士陈仁锡瞧见,陈仁锡便对她的父亲说"君女天下贵人。"周氏父亲便才请人教她识文断字,也算是个知书达礼的人吧,只是没想到,她有个那么糊涂的爹。”

崇祯便道:“周奎采买娼妓,意图晦乱宫闱,此其罪一;勾结外臣,图谋不轨,此其罪二;教子无方,为害地方,此其罪三。旁的不说,便是这三条大罪,就够他死一万次的了,若不是看皇后面子,朕岂会给他留全尸。”刘太妃便叹息道:“是啊,但毕竟那都是她父兄的过错,况且她毕竟是我亲自为皇帝挑选的,如今却封在坤宁宫,不见天日,竟然是我害了皇后。今日我且舍了老脸,还请皇帝看在我的面子上,且宽恕了她,便是不复她管理后宫之权,也请复她皇后之尊吧,否则只怕我死了也不能瞑目。”

崇祯听她说完,沉默了片刻,才道:“何苦来哉,何苦来哉。”这时候,刘若愚进来道:“皇上,太妃娘娘,午膳备好了,可要传膳?”崇祯站起身道:“不必了,朕今日已然打扰太妃半日,便不叨扰了,王承恩,回乾清宫。”王承恩便喊道:“皇上起驾,摆驾乾清宫!”

刘若愚一脸茫然的看着远去的崇祯,便对刘太妃说:“太妃娘娘,您,您这又是何苦呢。”刘太妃便沉吟道:“本宫虽已是这样的地位了,人人都以为还有何求?但本宫心中的寂寞和苦闷又有谁能知道?本宫实在是不忍心看着皇后步本宫后尘,在宫中寂寞一世啊,难啊,难啊,一个女子,若没有丈夫的疼爱,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二月初五,慈宁宫传来消息,宣懿太妃刘氏薨逝,享寿86岁。崇祯听到消息后,沉默良久,最后才对王承恩说:“何苦来哉?罢了,罢了,去传朕旨意,解了皇后封禁吧。另外把太妃跟爷爷合葬,葬在定陵吧,太妃生前不得宠爱,且去地下团聚吧。”又命礼部拟来谥号,谥为“宣懿康昭太后”,以太后礼仪安葬。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