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1640-1644:定王谋略(三) - 与崇祯皇帝的那些日子 - 贺耀耀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52章1640-1644:定王谋略(三)

陈文显笑道:“提督大人说的是,皇上看了提督大人的折子,便说:"多尔衮没有抗旨,倒是他的手下抗命了,抗命者,便是不忠,便是谋逆,既然是此等不忠谋逆之人,朕也不必怜惜,多尔衮不忍除之,那朕就来做这个恶人,替他铲除这些人也就是了,北征之事,也不必多尔衮管了,等朕替他平了逆贼,自会派大军北上。"提督大人说说看,下次你我还有机会坐在这里说话吗?”多尔衮听后沉默半晌问道:“果然没有回旋余地了?”陈文显摇摇头,然后站起来,朝着多尔衮深深一拜,扭头就要走。刚走出堂屋门口,只听多尔衮在后边喊道:“请陈大人代为回禀皇上,臣,臣多尔衮敢不奉诏!五日后,即刻起兵北上,就不劳陛下费心了,只是请陛下不要辜负了臣就是!”

六月十五日,多尔衮、多铎等率精锐五万人依依不舍的离开赫图阿拉,多尔衮骑在马上,远远的看了赫图阿拉一眼,嘴里小声嘀咕道:“父汗,请恕孩子不孝,不能入主中原,实现您的宏愿了,还请父汗护佑,日后我女真能东山再起!”说完后,多尔衮大喊一声“驾!”,一马当先,往北飞驰而去了。

崇祯在四平得到多尔衮等北上的消息,便对卢象升、许定国笑着说:“一味迁就总是不行,恩威并用才是可行,卢爱卿,你率天策军一路尾随多尔衮,必要看着他们过了黑龙江方可。”卢象升便忙道:“末将遵旨。”崇祯又对许定国说:“四平乃咽喉之地,老将军可率平北军移防四平,以为后援。”许定国也忙领了旨,然后说:“皇上此计果然高明,既退了外敌,又平了内患,臣内心敬佩不已。”崇祯便笑道:“老将军谬赞了,此计非朕所出,而是出自定王之手。”

众将领听后无不大惊失色,随即一脸敬佩,朱启明便道:“不想王爷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妙计,不愧是天之骄子啊。”崇祯便笑道:“朕也问过,他只是说平常在春晖堂读书,跟卢以载(卢象升长子)、黄百药(黄宗羲长子)、孙世宁(孙传庭次子)、郑成功(郑芝龙长子)、洪士铭(洪承畴长子)、阿布奈(察哈尔王额哲胞弟)、吴应熊(吴三桂长子)、朱彝尊(朱国祚曾孙)、王锡阐这些侍读闲聊时,不免发些议论,倒也不全是他自己的主意。”众将领忙道:“皇上圣明,千岁睿智。”

卢象升也忙道:“犬子荒唐,如何敢私下讨论国事,幸而陛下圣明,不加怪罪。”崇祯笑道:“他们即为春晖堂侍读,如何不想建功立业?人之常情,人之常情,若说有罪,朕的儿子岂非首恶?”卢象升忙跪倒在地说:“臣惶恐,臣失言,请皇上恕罪。”崇祯便道:“卢爱卿不必拘礼,卢爱卿是忠臣,卢爱卿的儿子必定也是忠臣,朕心中有数。”

再说多尔衮等都是骁勇之人,所率精锐俱是女真人,也习惯了东北的地势和天气条件,这次被逼着北征,人人肚子里都窝了一把火,便全都一股脑发泄到了侵略军身上。

多尔衮一路攻城拔寨,在松花江与库尔罕河间与哥萨克骑兵展开激战。数量上的优势弥补了武器上的劣势,一举击毙了侵略者头目波雅科夫、斯捷潘诺夫,杀得俄军大败而归,收复了雅克萨城。多尔衮再接再厉,又在黑龙江与松花江的交汇处大败俄军。他们把俄军杀得溃不成军,赶出了黑龙江中下游地区。

到了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的十二月二十三日,不但光复了黑龙江流域,更是一路北上,将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区域统统占领,这才停下北伐的脚步,安抚百姓,一方面向朝廷报捷,一方面也等着崇祯履行承诺了。

卢象升则率大军一路尾随多尔衮,一直到了黑龙江边的瑷珲市才停了下来,并在这里安下营寨;崇祯则于七月十日离开四平南下,沿途又视察辽东诸地、安抚辽东官员百姓。

七月十一日,崇祯正在山海关视察,内监司右提督、翊坤宫领宫太监陈增也火急火燎的到了山海关,见了崇祯,倒头就哭拜在地说:“皇上!皇上!皇贵妃娘娘,皇贵妃娘娘薨了!”崇祯闻听此言,不由的又悲又惊,“哇”的一口鲜血喷在地上,直楞楞的倒了下去。这次,崇祯可是真的病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