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1639年:偷天换日之乙卯宫变(二) - 与崇祯皇帝的那些日子 - 贺耀耀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34章1639年:偷天换日之乙卯宫变(二)

朱聿键并不理睬,亦失哈便道:“大胆!见了皇上还不下跪!”张稷若冷笑道:“皇上?皇上如今在颐和园,我竟不知从哪里又出来一个皇上!”钱谦益便淡淡的说:“首辅大人有此疑虑也是应当,如今皇上生死不明,监国年幼,内有奸臣当道,外有鞑子叛逆,社稷危矣,老夫痛心疾首。福州公素有盛名,克己复礼,礼贤下士,当此危难之际,不避妒谤,甘愿以身侍国,我等宜共推福州公为新帝,以安天下臣民之心。”张稷若便问道:“我倒不知道都察院竟有这样的职权了,便是要行此事,也当是由内廷接皇后、太妃懿旨,由内廷与内阁共推,不劳都察院费心了。”茅元仪也道:“敢问钱大人,可有皇后娘娘懿旨?”钱谦益便道:“事发紧急,如何还能依常规处置?”说着便瞄了温郊瑞一眼。

温郊瑞手握在绣春刀刀柄上,厉声道:“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有这闲功夫扯淡!赶快拜见新君,好议辽东之事!”王之心便道:“温郊瑞!乱臣贼子!你也不想想你们温家能有今日,都是谁的提拔”不等他说完,温郊瑞恼羞成怒,走上前去,拔出绣春刀,一刀将王之心当场刺死,然后大声喊道:“敢有不从者!这就是下场!”

宋王和定王从小养在宫中,何曾见过这样的场面,不由得战战兢兢,两腿如筛糠,尤其是宋王,竟然吓得小便失禁,站立不住,张稷若和茅元仪一人搂过一个,护在身后,张稷若大声呵斥道:“温郊瑞!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擅杀内臣!你是要造反吗!”温郊瑞上前两步道:“造反?我看是你们要造反!当着皇上的面,口出狂言,大逆不道!”文点也叫嚣道:“敢有不从者,便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殿上的锦衣卫这时候便围了过来,张稷若和茅元仪以及其他大学士护着两位王爷连连后退,这时,督军府护国殿大学士黄得功和曹文诏跳了出来,将殿内烛台抄在手里,护在前头,曹文诏对黄得功说:“黄将军,咱们深受皇恩,如今如何?”黄得功笑道:“曹将军说的是!老子久不杀人了,手痒的很,今日正好杀些人来玩玩!”

两人都是京营出身,身经百战,虽手上没有兵刃,只有烛台防身,将宋王、定王、张稷若、宋应星、茅元仪、熊奋渭、陈演等内阁大学士护在身后;督军府总理大臣吴襄、护国殿大学士马宝、都察院清馥殿大学士王凝命、冒起宗、徐行忠、张国臣等则立在另一旁,惊疑不定。

朱聿键见反抗如此激烈,心想:我便是登基称帝,只靠钱谦益这些人肯定是不行的,张稷若等人都是国之栋梁,国事以后还得靠他们,岂能统统杀绝?倘若今日太和殿血流遍地,史书上如何写我?到底是奉天承运?还是谋朝篡位?想到这里,朱聿键便道:“嗳,阁老们都是国家栋梁,岂能兵刀相见!还不退下!”温郊瑞这才命锦衣卫退在一旁,朱聿键便在亦失哈搀扶下,下了丹陛道:“几位阁老疑朕,乃是出自忠心,朕何敢怪罪?不如朕也退一步,便仿景泰帝之例,暂摄皇权,尊皇上为太上皇,以颐和园为行宫,待皇上康复后,再将皇位交换,如何?”

张稷若笑道:“哈哈哈哈哈,难道当我是傻子?聋子?瞎子?当年若非南门之变,景泰如何肯退位?不必多说,只要我还是内阁首辅,此事断断不行!”宋应星和茅元仪也道:“断断不行!”朱聿键不由脸色微变,但还是好言劝道:“首辅大人何必如此倔强?实不相瞒,如今京城四周戍卫军都调去山海关了,只有朕的几万大军驻在宛平,哦,几位大人想必听到早前几声枪炮了吧,想必是朕的大军已经进城了,钱大人,你说是吧。”

钱谦益忙道:“皇上圣明。”然后又对张稷若说:“首辅大人!即便新帝登基,你仍是内阁首辅,不失权柄,你何必如此固执?你不顾及自己,难道连阖家性命,也不管了?”张稷若坚定的摇摇头说:“皇上对我有知遇之恩,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今日就算我报答皇上大恩了,不必多说了。”

朱聿键摇了摇头,又被亦失哈扶着上了龙椅,钱谦益长叹一声道:“何苦来着,何苦来着!”温郊瑞见状,便又拔出绣春刀,命锦衣卫围杀过去,黄得功和曹文诏力战,怎奈一没有顺手的兵器,二来寡不敌众,被当场擒拿,温郊瑞便狞笑着举起刀对张稷若说:“那就让下官送首辅大人一程吧!”张稷若把眼睛一闭,喊道:“皇上!臣先去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得一声“砰”的声音,一枚子弹射中了温郊瑞的头颅,紧接着“啪”的一声炸裂开来,将温郊瑞半个头颅炸了个粉碎,脑浆子混着鲜血四处飞溅,眼看着温郊瑞直挺挺的倒在了地上。

众人惊疑不定,正此时,只见太和殿大门开了,外边云雾尽散,冬日清晨灿烂的阳光斜斜的射了进来,一个身着金盔金甲的将军就立在这里,如天神下凡,周身在阳光照射下发出璀璨的光芒,直叫人睁不开眼。

定王首先高声喊道:“父皇!父皇!”然后扑了过去,抱住那人大腿,痛哭失声,这时候众人才发现,原来不是旁人,竟然是崇祯帝!宋王也忙过去,跪在崇祯前面,痛哭不已。崇祯便道:“来人,送他们去詹事府歇息。”

话音刚落,只见太和殿所有大门都被打开了,黄宗羲、王承恩、王拱极、骆养性、朱启明等带人走了进来,紧接着“呼啦啦”一声,荷枪实弹的锦衣卫和勇卫营士兵进入大殿,将众人围了起来。王承恩便忙命人将宋王和定王送了下去,张稷若等人这才松了一口气,跪在崇祯面前说:“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崇祯笑道:“诸位爱卿辛苦了,都起来吧。”

朱聿键等人惊恐不定,不知道为何本该昏迷的崇祯此时为何就好端端的站在这里了,钱谦益不由得面色苍白,毫无血色,崇祯毫不理会他们,而是摩挲着自己手中的金枪说道:“当年格物部非要用纯金为朕打造这支短枪,朕还说忒奢靡了,没想到今日立此大功。”黄宗羲笑道:“皇上,有功当赏才是。”崇祯笑道:“爱卿言之有理,那就赐名为"平逆金枪"吧,爱卿以为如何?”黄宗羲笑道:“皇上圣明。”

两人在这里旁若无人的说话,文点便大声道:“他们这是在拖延时间!就凭这千余锦衣卫和勇卫营,岂能跟外边几万大军相抗?等大军一到,立时便让他们化为齑粉!”正说着,只见外边走进两位将军,不是旁人,乃是京营左同知李辅明和右同知刘文秀,刘文秀身上满是鲜血,手里还提着一个血淋淋的人头,两人先是向崇祯行了礼,李辅明便道:“回皇上,京营已经将城外五千叛军尽数铲灭,一个不留!”刘文秀则把那人头往钱谦益等人面前一扔,轻蔑的说道:“什么几万大军,不过是四五千乌合之众,杀的不尽兴!不尽兴也!”

朱聿键等人一见,乃是城外大军的领兵将军的首级,便知道大势已去,亦失哈忙下了丹陛,跪倒在地说:“皇上饶命,皇上饶命,小臣是被逼的,小臣是被逼的!”只是谁会将这样的小人物放在眼里呢。

黄宗羲便道:“刘将军,皇上面前不可放肆,你这弄的人头乱滚,血淋淋的,也不怕吓着诸位大人。”刘文秀这才道:“末将失礼,请皇上恕罪。”崇祯便道:“何罪之有?”李辅明和刘文秀这才忙退到后边。吴襄等忙上前跪道:“臣等恭贺吾皇顺利平叛,臣的忠心日月可鉴,必不会跟随叛逆的。”

崇祯斜着扫了他一眼说:“朕自是知道,督军也是有忠心的,起来吧。”吴襄等人这才忙起来退到一旁。

黄宗羲又上前道:“自三大案以来,皇上颇认为杀人过多,有违天和,故而这几年立新法,轻刑狱,没想到却被人看轻的,便是什么猫儿狗儿的也敢觊觎大宝了。”崇祯笑道:“爱卿说的是,倒是朕的错了,朕闻过必改。”

崇祯便命人将朱聿键、钱谦益、文震孟等人一一拿了,押至诏狱严审,因为崇祯十二年是乙卯年,因此此次宫变史称“乙卯宫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