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1640-1644:立储
六月六日,崇祯皇帝召集群臣,正式颁布圣旨:立定王朱慈炯为皇太子,准立东宫。六月八日,崇祯皇帝大封诸皇子:宋王朱慈烺封至济南府,改封齐王;怀王朱慈照封至西安府,改封秦王;顺天公朱慈焕封至松江府,晋庆王;太原公朱慈灿封至胶州府,晋鲁王;西安公朱慈炜封至重庆府,晋蜀王,蜀王朱由榛则降为成都公;应天公朱慈爖封至广州府,晋福王,福王朱由崧则降为洛阳侯。
此外,对于各旁支皇族,崇祯也进行了改封:端王朱由榔降为天津公;潞王朱常淓降为杭州侯;淮王朱常清降为徐州侯;济南公朱以海降为兖州侯;广州公朱亨嘉降为桂林侯;胶州公朱本铉降为登州侯
只是崇祯自知有些冤枉了原皇后周氏,于是特意开恩,解了她的幽禁,准其随齐王一起往济南府去了,也算是结发一场吧。
立储大事终于定了,内外臣工也都心里有数,老皇上快不行了,新帝就要登基了,于是朝廷表面上一如平常,甚至比以往更加风平浪静,但其实下边则是暗流涌动,众人都在为改朝换代后,自己的前途命运做着打算。
七月的一天,皇太子、张稷若等觐见,见了崇祯后,皇太子便跪下道:“父皇大喜.”崇祯便笑道:“朕有何喜?”皇太子这才忙把折子掏出来,毕恭毕敬的递了上去,然后说:“蒸汽轮机改良成功了!”
崇祯不由的一扫病气,竟一下子从小榻上坐了起来,翻看折子,张稷若便道:“对蒸汽轮机进行改良的工匠名叫梁玖,就是顺天府人士,早在南水北调工程启动之前,梁玖就熟悉了蒸汽轮机的构造和原理,后来,在科学院几位院士的帮助下,提出了既然老式蒸汽轮机的热效率低是蒸汽在缸内冷凝造成的,那么为什么不能让蒸汽在缸外冷凝呢?据此产生了采用分离冷凝器的最初设想。”
崇祯虽听不太懂,但还是鼓励的点了点头,张稷若便继续道:“在产生这种设想以后,梁玖设计了一种带有分离冷凝器的蒸汽轮机。按照设计,冷凝器与汽缸之间有一个调节阀门相连,使他们既能连通又能分开。这样,既能把做工后的蒸汽引入汽缸外的冷凝器,又可以使汽缸内产生同样的真空,避免了汽缸在一冷一热过程中热量的消耗,据理论计算,这种新的蒸汽轮机的热效率将是老式蒸汽轮机的三倍。只是这种蒸汽轮机除了热效率有显著提高外,在作为动力机来带动其他工作机的性能方面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换句话说,这种蒸汽轮机还是无法作为真正的动力机使用。”
崇祯便道:“可是在此次南水北调工程中,通过实际应用有所发现?”张稷若笑道:“皇上圣明,果然如此,后来四海商号、中华商号、远东商号三大商号得知了此事,知道这蒸汽轮机是皇上一力推动的,便联合出资五百万两大钞,扶持格物部和梁玖,再加上此次南水北调工程的实践应用,梁玖终于发现,把活塞往返的直线运动变为旋转的圆周运动就可以使动力传给任何工作机。于是,他研制出了一套齿轮联动装置,终于把活塞的往返的直线运动转变为齿轮的旋转运动。为了使轮轴的旋轴增加惯性,从而使圆周运动更加均匀,梁玖还在轮轴上加装了一个火飞轮。只是这种蒸汽轮机加上了轮轴和飞轮,多消耗了不少能量,又导致效率不是很高,动力不是很大。为了进一步提高蒸汽轮机的效率,增大蒸汽轮机的效率,梁玖在发明齿轮联动装置之后,对汽缸本身进行了研究,又试制出了一种带有双向装置的新汽缸。这是梁玖在改进老式蒸汽轮机的过程中的第三次飞跃。通过这三次技术飞跃,皇上之前说的效率高、动力大、可作为工作机的新式蒸汽轮机才算是改良完成了!”
崇祯不由得连连点头说:“好啊,可见任何一件事,不管是多难的事,只要集中精力去办,下大力气去办,总没有办不成、办不好的道理,对于此事的有功之臣,务必要大力褒奖才是!”张稷若忙道:“皇上圣明。”
皇太子也道:“父皇,如今这新式蒸汽轮机改良完毕,还请父皇赐名。”崇祯想了想,提起朱笔,写了“梁玖”两个大字,然后说:“就以梁玖之名名之!”皇太子便道:“这可真是天大的恩赏啊。”崇祯便道:“朕就是要让百姓都知道,只要你为朝廷做了贡献,朝廷就会让你流芳千古!不单单是一个梁玖,更是鼓励千万个梁玖。只是,虽然眼下有些成就,且不可故步自封,必要进一步加大投资,加大研发,真正的让梁玖型蒸汽轮机应用到各行各业去才是!”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七月十八日,具有效率高、动力大、可作为工作机功能的“梁玖型蒸汽轮机”问世,比西洋人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早了一百二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