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1640-1644:父子对谈(一) - 与崇祯皇帝的那些日子 - 贺耀耀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65章1640-1644:父子对谈(一)

黄宗羲的突然被免职,引起了内外的震动,不但谨皇贵妃不安,就连皇太子亦内心不安,他心想:毕竟自己的养母是谨皇贵妃,黄家也算自己的亲戚,如今父亲对黄宗羲动手,是不是对自己起了什么猜忌呢?眼看着父亲身体竟一日比一日好起来了,难道是想废了自己,重新立太子吗?但是他又不敢去问,也不敢做些什么。就这么一直到了三月十三日,皇太子在东宫处理日常事务,高起潜突然来报说:“太子殿下,皇上宣殿下,请殿下即刻往乾清宫去。”皇太子不由得心头一紧,忙问:“父皇情绪如何?今日可有哪位大臣见过父皇?”高起潜想了想说:“不过是内廷当值的几位内相,并没有其他的大臣见过皇上,至于皇上的情绪如何?这个,这个,老臣实在是不知啊,要不然我去跟王老公打听打听?”皇太子摆摆手说:“不必了,赶快替孤更衣吧,莫让父皇等急了。”

皇太子忐忑不安的到了乾清宫东暖阁,东暖阁里只有崇祯和王承恩在,并没有其他宫女内监,王承恩把皇太子请进暖阁,便将暖阁的门从外边带上了。

暖阁里如今只剩下了父子两人,崇祯笑道:“如何?这几日怕是不好过吧?”皇太子忙道:“父皇英明,儿臣深怕哪里出了纰漏,若是让父皇忧心,那便是儿臣的罪过。”崇祯笑道:“傻小子!来,过来,到朕身边来。”皇太子便忙快步来到崇祯身旁,崇祯看着这个英姿勃发的年轻人,一种酸楚涌上心头,不由得感慨道:“好啊,朕江山后继有人.”皇太子“噗通”跪倒在崇祯身旁说:“父皇,儿臣只愿父皇龙体康健,其他的,儿臣什么都可以不要”

崇祯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直笑的眼泪往下流,他站起身,把儿子扶起来,然后拉着儿子到小榻上,径直坐了下来,然后指着另一边说:“你也坐下,今天没有君臣,只有父子,咱们父子好好说会子话。”

皇太子这才小心翼翼的坐下,崇祯便道:“你是不是觉得我糊涂了?或者是觉得我把黄宗羲放出去,是恼了你了,所以心绪不宁啊?”朱慈炯便道:“儿子不敢,想必父皇是大有深意,只是儿子不能领会罢了。”崇祯点点头说:“你兄长毕竟是长子,他如今封到济南,难免心里有些不服的,这次我把黄宗羲放到济南,确实是有目的,若黄宗羲不生怨恨,能安分守己,不与藩王勾勾搭搭的话,那将来你可以重用他,他毕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确实忠诚,自可大用。”

朱慈炯便道:“那父皇这是”崇祯便道:“是啊,我这是为你铺路呢,傻小子!重新启用这样的大恩,岂不难得?”朱慈炯一块大石头才算落了地,忙道:“父亲为儿子想的周到长远,儿子惭愧。”

崇祯便道:“既然说到人事了,我且问你,若我百年后,你待如何?”朱慈炯想了又想说:“圣人说:三年不改父之道,可谓孝也。自然是要继续重用父皇的潜邸旧臣”崇祯便打断他说:“可以孝,但不可愚孝。有些人我用的,你却不一定能用的,就比如这些潜邸旧臣吧,黄宗羲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除了与东林党人有些龃龉外,与其他各方势力都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忠心自然是要大打折扣的,要知道,在利益面前,要保持忠诚和信义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刚才我也说了,这次外放济南,算是对他的一个考验,如果他能通过考验,自然还是要用起来的;其他的潜邸旧臣你若要用,务必要多多提拔官学出身的大臣,来平衡一下他们才是,否则他们携旧臣、老臣的身份,难保不会做出凌驾于皇权的事。”

朱慈炯便问:“难道这里边竟没有父皇值得托付给儿臣的吗?”崇祯想了想笑道:“要说起来,还确实有两个人值得,一个就是茅元仪,此人能力不下黄宗羲,但却是个实在人,日后是可以做首辅的;还有一个就是周茂兰,此人忠心有余,能力不足,许是年少时被吓破了胆吧,你若用他,守成可以,进取则难。”朱慈炯点点头说:“父皇思虑甚远,儿臣记下了。”

崇祯点点头又问道:“你觉得吴襄此人如何?”朱慈炯想了想说:“儿臣倒是瞧不出什么,不过历次事变,都没有他们吴家的人掺和,父皇的任何决策他们也没有主动反对过,想来许是不会差。”崇祯冷笑着摇摇头说:“大奸似忠!你务必记住,当年以祖氏为首的辽东军事集团养寇自重,又加上与吴家联姻,内外勾连,国库的三分之一都被他们占了去,我登基十几年来,明里暗里往里边掺沙子、搬石头,又加辽东局势渐平,才稍稍对他们有所抑制。如今能制衡他们的孙承宗没了,若我不在了,难保他们不会蠢蠢欲动,幸而多尔衮被驱逐到了远东,他们若要有所动作,数年内倒还来不及。”朱慈炯便问:“父皇的意思是,他们很有可能在边地在寻找新的贼寇,养寇自重,从而要挟朝廷?”

崇祯点点头说:“不是有可能,而是一定的!你务必记住,对于吴祖军事集团,要打一棍子给个甜枣,提一个就要免一个,对要害军事部门,不许他们的人进来,等时机成熟了,务必一击制胜,若打不死,毒蛇可是会咬人的。不过你还年轻,吴襄也好,祖大寿也罢,他们都老了,还能活几年?只要你能稳住他们,耗也把他们耗死了。”

朱慈炯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又问道:“那对于东林党.”崇祯想了想说:“这些人嘛,满嘴仁义道德,真正安邦治国的本事总是不太有的,不过这几年,东林书院也开始重视实业学问了,许是也能培养一些德才兼备的人吧,具体的你就自己甄别去吧,确实德才兼备的,倒是可以用起来的,对于那些空谈道德的,就让他们统统去都察院里去吧,别让他们到地方上去,以免贻害百姓。”朱慈炯点点头说:“儿臣记下了,复社是父皇一手建立的,想必是可以大力的重用起来吧?”

崇祯又笑着摇摇头说:“知道为什么钱谦益他们犯了那么大的罪过,我却没有将东林党彻底铲除吗?为的就是用东林党来制衡复社!如今的复社可不是当年的复社了,你要记住,任何势力都不能无限扩大,复社也不例外。除了用东林党制衡复社外,对于阳明党,也可以适当扶持,至于浙党、齐党、楚党、温党这些小势力,若果然有能力的,你也不妨用起来,他们虽难成气候,但是作为各大势力之间的润滑剂作用,却是好的。对于格物党嘛,他们都是不擅政治的,但是也要防止他们对于国家财政、格物科技等把持过甚,因此可以用徐氏兄弟、松江董家等对他们加以制衡。至于具体如何去用,就都要靠你自己琢磨了,总之,做皇帝不容易,就仿佛在走钢丝一般,只要记住中庸二字,便可以了。”

朱慈炯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说:“那做皇帝就没有真正可依靠的,果然是高处不胜寒。”崇祯哈哈大笑道:“自然是有的,内监司、锦衣卫、西厂、勇卫营,他们都是依附皇权而生的,要想跟文官集团斗,皇帝赤手空拳总是不行的,你要依靠他们才行。王承恩跟着我久了,你用起来必是不顺手的,你若不想用他,也务必好生安顿好他,你若想用他,就让他去做大宗令吧,让他替我去照看我的孙儿们吧。”朱慈炯拜倒在地说:“儿臣深谢父皇。”

崇祯这才一脸疲惫的说:“今日说了这会子话,朕也乏了,你且跪安,明日再来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