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1640-1644:父子对谈(二) - 与崇祯皇帝的那些日子 - 贺耀耀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66章1640-1644:父子对谈(二)

第二日辰时,皇太子来到乾清宫,进去禀奏后,王承恩赶忙出来迎接,皇太子边走边问:“父皇今日如何?”王承恩笑道:“皇上今儿个精神尤其好,还比平日多进了一碗肉粥,如今正在暖阁练字呢。”两人边说边进了暖阁,行过礼后,崇祯便笑着对王承恩说:“去,把这几个字刻两块碑,就立在乾清宫前头。炯儿,你也来看看。看朕的字有长进没?”皇太子忙凑过去,只见宣纸上写着“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八个大字,皇太子便笑道:“父皇的字如今越发精益了,倒隐约有些王羲之的意思了。”崇祯笑着摆摆手,王承恩便忙拿着宣纸出去了,崇祯道:“朕的字,自然是不能跟书圣比的,你可知朕为何要将这八个字立在乾清宫外吗?”

朱慈炯便道:“兵法有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若朝廷一味穷兵黩武,必是取亡之道;但若国家没有外患,必至军事败坏,亦是恒亡之祸也。”崇祯点点头说:“说的好。一个人要显示自己的强大,从来不是只靠暴力,挑战这一准则的人必然会被历史淘汰。”

朱慈炯便问:“只是如今四海升平,如之奈何?”崇祯便把一份折子递给朱慈炯说:“你看看这个,这是前几日编译局上的折子,如今有一大国兴起,名曰奥斯曼帝国,就横亘在东西之间,除了军事强大,还爱滥征来往客商商税,还经常盘查来往客商,编译局等也深受其苦,特上了折子,你需要重视起来。”

朱慈炯便道:“父皇说的极是,儿臣记下了,儿臣记得父皇曾说过,军事的存在,便是为国家开拓疆土的,有了疆土,便有了人口,便可以农耕,可以经商。”崇祯点点头说:“就是这个道理,此乃"以火辟犁"之术也。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诀窍就在"好战必亡、忘战必危"这八个字上了。国家没有敌人,那你就立一个敌人嘛,外边有了敌人,里边才能时刻保持警醒,才能有不断奋发的精气神。”

朱慈炯想了想笑道:“所以父皇不灭鞑子,而是将其驱逐,想来也是这个理儿吧。”崇祯哈哈大笑道:“孺子可教也,不但鞑子的后金是个潜在敌人,便是俄罗斯国也很有威胁呢,此外,就连越南、朝鲜、日本这些附属,也不可轻视的,尤其是这个日本倭子国,最是反复无常之国。其人甚卑贱混账,不知世上有恩谊,只一味慑于武威,故尔不得对其有稍许好颜色也。”

朱慈炯便拜道:“嘉靖年间倭寇犯边之事,儿臣也是知道的,必会提高警惕的。如今我朝以编译局等为主,业已会同西洋诸国,蚕食瓜分了南北美洲、澳洲、黑人洲等,可见资本力量之大。”崇祯严肃的点点头说:“切记!切记!断断不可令资本控制朝政,这些人为了钱,什么都能做得出的,一些国计民生的行业,必须控制在朝廷手里,这点你务必记住!”

朱慈炯忙道:“父皇字字珠玑,儿臣谨记。”崇祯这才缓和下来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很多事,不要急,慢慢来。我这十几年来,不过有三个字教你罢了。其一曰"稳",稳定是一切事业发展的基础,民生要稳、朝政要稳,在任何一个朝代的末期,严重的腐败总是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因为大大小小的官员们都是明白人,知道朝廷就要撑不下去了,于是都拼了命地捞,捞够老本,于是贪腐一发不可收拾。所以要想求稳,就要不断整顿吏治,同时大力发展民生,百姓们只要吃穿不愁,谁会冒生死的危险造反呢?”

朱慈炯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崇祯继续说:“其二曰"富",天下稳定了,光解决温饱还是不够的,还要有更高的生活追求,就必须富足,如何富足?就是不断发展格物之学、科技之学;就是要不断扩大开放,用广博的胸襟来对面寰宇,纳天下英才而用之;就是要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此乃求富之道。”

崇祯抿了一口茶,继续说:“其三曰"强",若以为朝廷和百姓都富足就可以,便是弱宋之道也,最终的归宿便是要国家强大,其主要标志就是军事力量的强大,军队嘛,求精不求多的,战争的胜败,从来不是单纯的靠人数和武器装备的,最重要的便是靠军心士气、民心向背,所以精良的装备自不必说,最大的问题就是要告诉将士们,他们是为谁而战,一支有信仰的军队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朱慈炯便道:“父皇所言,如醍醐灌顶,儿臣茅塞顿开。”崇祯笑道:“稳定是基础、富足是手段、强盛是目的,不过最重要的是为君者,当时刻有敬畏之心,敬畏百姓、敬畏天地、敬畏人心才是。”

父子两个天南海北的说着,不知不觉便到了晌午,崇祯便命把午膳摆到乾清宫,王承恩和高起潜伺候着两人用了午膳,皇太子又亲自服侍崇祯午睡,这才意兴阑珊的退下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