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1638年:平定西北之建青海
五月二十五日,方有度代表大明帝国、顾实汗代表厄鲁特蒙古、顿月多吉代表朵甘都司,三方正式在西平市举行会盟,称为“西平会盟”。会盟达成了以下协议:第一、厄鲁特蒙古诸部、白利土司诸部迁至格尔木河草场,两者以格尔木河为界,不得互相干扰攻袭,朝廷设格尔木市,代为管理和调停;第二、原朵甘都司废除,设青海行省,将甘肃省西宁市与青海省西平市合并,成立新的西宁市,作为青海省省会;第三、准许厄鲁特蒙古诸部改信黄教(格鲁派),白利土司诸部仍信奉红教(噶举派);第四、青海诸部不许拥有自己的武装,朝廷在青海建野战军之镇西军,驻守格尔木市。
黄宗羲见事情办的顺利,不由的很是高兴,当天晚上,吴昌时却来见他,黄宗羲素来知道他为人贪婪狭隘,因此不甚喜欢他,且这个节骨眼上,也大约能猜到他来的目的,但又碍着张采、张溥的面子,不好不见,便不得不让人带了进来。
吴昌时到了后,首先便行礼道:“见过师兄。”黄宗羲便皱皱眉头道:“我如今也不管复兴书院的事儿了,况且皇上忌讳着呢,不必如此。”吴昌时便谄笑道:“话虽如此,但是毕竟感情还是在的,况且张兄跟我经常谈起阁老,说复兴书院之所以能成,全是阁老的出力”黄宗羲便打断他道:“好了,这些不必说了,你漏夜前来,想必是有事吧。”吴昌时便有些扭捏的说:“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如今青海新立,想必需要人手的,阁老你看,我这”黄宗羲便道:“这件事旁人不知道,你还能不知道吗,离京的时候,皇上是怎么交待的,人事安排已经基本定下来了,你这,这不是让我为难嘛。”
吴昌时便道:“是,是,阁老说的是,下官不敢为难阁老,听说户部周大人要留在青海的,这户部右侍郎的缺,呵呵,阁老你看.”说着,吴昌时便从怀里摸出几张大钞,就要往黄宗羲那里塞,黄宗羲忙正色厉声道:“你这是作甚!赶快收回去!”吴昌时见他如此疾言厉色,不由得手停在了半空中,场面极其尴尬,吴昌时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好半晌,才将大钞塞了回去。
黄宗羲便道:“朝廷用人,皇上用人,都是能者上、贤者上,我有多大的能耐,能左右皇上用人?你未免太瞧得起本官了!你若真是可用的,我左右不过在皇上面前略提一提也就是了。”吴昌时见黄宗羲话里有转机,这才稍微平复一些道:“若是这样,那阁老便如同下官的再生父母了,我这.”说着就要作揖下跪,黄宗羲忙扶住他道:“你这是作甚,你若如此,本官实不敢帮你了。”吴昌时这才千恩万谢,告辞出去。黄宗羲便摇着头喃喃道:“乾度(张溥,字乾度)大才,风格质朴,慷慨激昂,明快爽放,直抒胸臆,怎么会认识这种小人,唉.”
接下来的一些日子,不过是根据崇祯的旨意,任命青海省主要官员,以及一些日常琐碎事宜,监督厄鲁特蒙古诸部南迁和白利土司诸部西迁等,等一一处置完毕,竟用了将近月余。
六月二十九日,黄宗羲再次召见顾实汗,安蛮军右同知侯良柱一同会见,黄宗羲便道:“各部可都安顿好了?”顾实汗便道:“都安顿好了,都是亏了阁老。”黄宗羲便道:“都是皇恩浩荡,与我何干。”顾实汗便忙道:“对,对,都是皇恩浩荡,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黄宗羲便道:“明日,本官就要回京了,既然厄鲁特蒙古诸部都安顿好了,可汗是否按照之前的约定,出兵了?”顾实汗便道:“这是自然,不知道朝廷这边派谁率军,发兵几何呢?”黄宗羲便笑道:“皇上特命侯将军率安蛮军一镇随可汗殿后。”侯良柱便过来拱手道:“安蛮军右同知侯良柱见过可汗。”顾实汗也忙还礼道:“侯将军威武,此次北征,还得多靠将军。”侯良柱便道:“可汗言重了,此次出征,我军只为保障后勤粮饷,并不参与具体征战。”顾实汗便假装为难的对黄宗羲说:“阁老,你看,这察合台和叶尔羌势力不俗,就凭我们厄鲁特这万把人,只怕搞不定。”
黄宗羲便道:“唉,无妨,皇上说过,战争胜败,数量从来不是决定因素,厄鲁特有可汗这样英明的领袖,士气必定高昂,必是百战百胜的。”顾实汗还要再说什么,黄宗羲摆摆手止住他说:“当初可汗可是答应的,率厄鲁特主力替朝廷征讨察合台和叶尔羌,若非如此,河西这广袤的肥沃草场是怎么也到不了厄鲁特蒙古手里的,要知道,可汗能得到这片草场,朝廷可是顶住了很大的压力呢。”顾实汗无奈,只能说:“那我尽力吧,只是若实在不济,还得请侯将军多多照顾啊。”侯良柱笑道:“好说,好说。”
第二天,黄宗羲、方有度、吴昌时离开西宁回京,临走时,黄宗羲对新任青海总督徐景濂、总兵张可大、巡抚罗汝才等嘱咐道:“皇上说了,免青海三年赋税,诸公可千万不要辜负皇恩啊。”徐景濂便道:“请阁老放心,我等一定谨慎小心。”黄宗羲又道:“各地改土归流的事,且还要稳着来,且不可闹出事端来,安蛮军且还要在西宁待一段日子的,等镇西军建好了,诸公也在青海稳住阵脚了,才好大刀阔斧的整顿下去。总督大人久在青海,想必是很知晓青海的底细的。”徐景濂便道:“阁老放心,也请皇上放心,下官心里有数。”黄宗羲又对张可大说:“总兵大人终于如愿以偿了,你们不知道啊,总兵大人为了能圆他掌兵的心愿,不知道找了多少路子,磨了皇上多久。”张可大便笑道:“阁老说笑,末将本来就是锦衣卫出身,一天不摸刀枪就浑身难受,让我在衙门里办差,真真难受。”黄宗羲便道:“你可别光顾着过瘾,把皇上的嘱咐都忘了,徐总督是老西北了,对这里知根知底,你务必听徐总督的,不可胡来。”
黄宗羲又嘱咐了其他人,这才上路,七月中旬才到京城,黄宗羲又进宫复旨,崇祯也很是满意,过不几天,崇祯下旨,命郭符甲为户部右侍郎,接替已经任青海省布政使司布政使周仲连的职务,吴昌时气的牙根痒痒,心想:郭符甲不也是走了徐家的门路吗?谁不知道他是徐家的狗腿子!好你个黄宗羲,竟然不念同门之情,也不替我争取争取,你等着,咱们走着瞧!从此竟对黄宗羲怀恨在心里,可见那句老话说的极是:“宁得罪君子,勿得罪小人”。
黄宗羲走后,顾实汗和侯良柱便商议出兵之事,侯良柱便问:“察合台和叶尔羌两处,不知可汗想先发兵何处呢?”顾实汗便道:“察合台弱小,且如今汗国内部分崩离析,只不过维持了一个表面上的统一罢了,倒是不用费太大力气;叶尔羌汗国则强大的多,其所辖之地也都是肥沃富饶之地,按说应当先攻叶尔羌,只要叶尔羌败了,察合台自可望风而降,只是叶尔羌汗国建立者苏丹赛依德汗是察合台后裔、东察合台汗国满速尔汗的三弟所建立,察合台汗国则是由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依其领地扩建而成,说起来跟我们厄鲁特是一个老祖宗,若没有过硬的原因,只怕师出无名,不能令人信服啊。”
侯良柱笑道:“这不难,有一个现成的出兵理由在这里摆着呢。”顾实汗便道:“将军不妨说来听听。”侯良柱便道:“想当年皇上登基后不久,便议九边改制,宣府、延绥、固原、甘肃等镇不服,多次哗变,到了崇祯二年十一月,四镇趁着高贼谋反之机,竟发兵造反,后来皇上出兵平叛,贼人束手,只是甘肃镇总兵程永宁逃了,据说就是逃到了叶尔羌的吐鲁番部,可汗既已归顺大明,发兵讨逆,理所应当,这个理由充不充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