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1638年:《崇祯历书》
黄宗羲第二天设宴款待王之心等人,顾实汗和阿布都拉哈汗等也来作陪,众人频频举杯,不多会儿,顾实汗和阿布都拉哈汗便觉得脑袋发晕,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起来。黄宗羲便笑着说:“两位大汗醉了,赶快扶进去歇息。”第二天中午,顾实汗是在颠簸的马车上被晃醒的,他猛的起身问道:“我这是在哪里?”但是马车上只有他一人,并没有人回答他,他轻轻撩开轿帘往外偷窥,只见高弘图的棺椁在后,王之心的马车在前,两侧都是威风凛凛的锦衣卫,他虽心中狐疑,但却不敢轻举妄动。
过了一会儿,车队停在了驿站前,顾实汗和阿布都拉哈汗这才敢下车,王之心和高朗等已在等着了,顾实汗便道:“王公公,这是要将我们带到哪里去啊?”王之心笑道:“哎吆,你看看我这脑子,忘了跟两位大汗说了,皇上听说两位大汗均是当世英雄豪杰,便在京城赐下了府宅,要两位大汗去京城同住呢,昨儿个本想跟两位大汗说来着,没想到两位大汗竟然喝醉了,咱家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误了皇上的事的,只能斗胆请两位大汗先行上车了,还请两位不要怪罪啊。”
顾实汗和阿布都拉哈汗苦笑着对看一眼,知道这是上了黄宗羲和王之心的当了,但是如今只身一人,岂敢造次,顾实汗便笑道:“王公公说笑了,能亲见皇上龙颜,是我等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啊。”
众人用过了饭,这才继续上路,车队到了西安府,高朗便要与王之心等人分道扬镳了,高朗扶着高弘图的棺椁往南,前往老家胶州府,将父亲遗体入土,自己也要在胶州老家丁忧三年,王之心等人则继续往京城而去。
十一月十一日,王之心等人终于到了北京,第二日,崇祯在太和殿隆重召见了顾实汗和阿布都拉哈汗,两人何曾见过如此宏伟的城墙,气势上自然就矮了一截,进了太和殿,两人忙按照礼部的要求,行三跪九叩大礼,伏在地上道:“罪臣顾实汗、阿布都拉哈汗叩见天可汗大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便道:“平身吧。”两人这才起身,顾实汗微微抬起头来,偷偷瞄了一眼,只见一位约莫三十来岁的中年人端坐在龙椅上,他着履云冠、绿绨袍,白皙而美,风姿龙采,顾实汗心中不由惊为天人,果然是当世雄主。
崇祯不再说话,只是一摆手,王承恩便站出来道:“宣旨!”大殿内众人“呼啦啦”一下子都跪在地上,顾实汗和阿布都拉哈汗也忙跪下,王承恩继续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加封顾实汗为厄鲁特王,赐朱姓;加封阿布都拉哈汗为叶尔羌王,赐李姓。钦此。”
两人又忙谢了恩,崇祯这才笑道:“你们一路过来,辛苦了。”顾实汗忙道:“臣等为一睹天颜,不敢怠慢,日夜兼程,今日得见皇上龙颜,都是值得的。”崇祯才道:“好啊,朕听说两位当世英雄为我朝所用,喜不自胜,又恨不能天天相见,才让他们在京城给你们修了大宅子,以后你们可要经常进宫,给朕讲讲西北风土,边塞故事才好。”顾实汗便道:“能时时得见皇上,是臣等的福气。”崇祯便道:“甚好,朕在中和殿略备酒水,一来庆祝新疆建省;二来也是庆贺两位王爷进京。”两人又忙谢过。
第二天,崇祯从皇贵妃那里出来,王承恩便道:“皇上,颐和园修竹阁那边弄好了,皇上可要过去看看?”崇祯便道:“哦?没想到你还挺麻利,这才几个月,就办妥当了。”王承恩笑道:“皇上交代下来的,臣不敢不尽心尽力的办。”崇祯便道:“那就过去看看吧。”
崇祯便到了颐和园修竹阁,看了一圈后,很是满意的说道:“知道朕为什么让你整修这修竹阁吗?”王承恩便道:“皇上说了,现在锦衣卫那些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对情报侦查和收集不甚得力,要在西厂番子里边找些老成的,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崇祯便道:“只说对了一半。”王承恩便道:“还请皇上示下。”
崇祯便笑道:“朕这几日在读宋朝名臣司马光的《谏院题名记》,感触颇多啊,没想到在宋朝就有人提出了要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在现在还是有很大的意义,如今情报工作有两条线,锦衣卫在明,西厂番子在暗,但锦衣卫素来以捕拿见长,西厂以探秘见长,又加上之前的一些事,朕是知道的,西厂跟锦衣卫之间有很多龃龉,朕命开办这修竹阁学堂,一来固然是为了让西厂的番子们把自己的手段传授给锦衣卫,二来也是为了让你们能更加畅通的配合,你可明白?”
王承恩忙道:“皇上思虑周全。”崇祯便笑道:“所以让西厂的老番子们,把自己看家的本事都拿出来,另外番子们也得加强学习,朕会从京师大学堂、文思院、格物院、科学院请一些博士、院士过来,给你们传授跟情报工作有关的知识,你们也可以自己编一些书籍嘛,难道你们就不想留名后世了?”
王承恩便道:“皇上说笑了,我们都是些没根的东西,哪里还有这些奢望,只求尽心伺候好皇上,也就是了。”崇祯便笑道:“老货打嘴,说的不是实话,朕难道还不知道,你们内监司大堂上供的何人?一是关公,二就是三宝太监,你们啊,这是拿三宝太监做榜样呢,都憋着劲想做出一番事业来,留名后世呢,是也不是?”
王承恩便道:“哎吆,咱们这点小心思,都被皇上看的透透的,皇上圣心如此,臣敬服。”崇祯便道:“行了,这事我也跟骆养性说了,就先从锦衣卫指挥使衙门开始,然后是各千户所、百户所,轮番培训,而且西厂的番子有得力的,也可以补充进锦衣卫里来,锦衣卫里有得力的,也可以去做番子,且不要埋没了人才,你这里有可靠得力的,就跟朕说,朕不吝赏赐。”
过了两天,崇祯正在东暖阁与骆养性说话,王承恩进来说:“皇上,方以智大人、李天经大人、笛卡儿大人求见。”崇祯便道:“宣他们进来吧。”骆养性便忙起身,侍立到一旁。
不一会儿,三人进了东暖阁,崇祯便道:“三位爱卿可是有事?”李天经难掩内心的激动,说道:“皇上,《崇祯历书》编订完毕了!自崇祯三年至今,足足八年,终于完成了!”崇祯便道:“哦?八年了,怎么拖了这么久的时间?”
李天经又道:“回皇上,在编纂过程中,龙华民大人(意大利人)、罗雅谷大人(葡萄牙人)、邓玉函大人(瑞士人)、汤若望大人(日耳曼人)等人参与了译书,编译或节译哥白尼、第谷、开普勒等欧罗巴格物学家的著作。同时,在编订过程中,还边对《崇祯历书》的实效性进行了验证,先后提前预测到了八次天文现象,包括日食、月食、木星、水星、火星的运动等,证明了历书的有效性。故而时间久了些,便是为了精益求精。”
崇祯边听边连连点头道:“历书样稿可带来了?”方以智便道:“带来了。”说着一挥手,两个内监手捧着托盘,将历书样稿拿了上来,呈递给崇祯,崇祯边翻看,方以智便介绍道:“《崇祯历书》共包括四十六种著作,根据内容可分为节次六目:日躔(推算太阳位置)、恒星(恒星位置数据)、月离(推算月亮位置)、日月交会(日月食推算)、五纬星(五大行星运动情况)、五星交会(五大行星的相对位置变化);按各卷的性质和作用,又可分为基本五目:法原(天文历法的有关理论)、法数(天文数学用表)、法算(天文历法推算中使用的数学方法)、法器(天文仪器)、会通(中国和西方使用的有关单位换算表)。其中法原部分是核心部分,共四十卷。利用了当代最先进的数学方法和精确的天文数据表进行精密的历法推算。”
笛卡儿也接话道:“《崇祯历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西洋天文学知识,这里边不但详细介绍了托勒密和第谷的宇宙体系,更是在计算中使用了几何学,而且更是首次引进了明确的地球和有关地理经纬度的概念。在推算的手段上,引进了西洋较为成熟的球面三角和平面三角术。书中专门叙述到球面三角、平面三角、西洋筹算、比例规等西洋数学的著作就有约二十卷,构成了其中的法算部分。为历法的精确推算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崇祯高兴的说道:“好啊,几位爱卿辛苦了,朕重重有赏,凡参与历书编纂修订的,均要论功行赏。”方以智等人谢了恩后,方以智又笑道:“皇上,臣斗胆请皇上为历书赐名。”崇祯便笑道:“要的,要的。”说罢,便提起笔,写了“崇祯历书”四个大字,然后又说:“可以从明年起正式启用崇祯历书,之前历书,有与此书相悖者,一律不用,以《崇祯历书》为准。李爱卿任《崇祯历书》总编纂有功,升为礼部右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