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1638年:宗教冲突之传教
将视线拉回到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在遥远的乌思藏都司,四世班禅罗桑曲吉和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忧心忡忡的对坐着,罗桑曲吉便道:“听说却图汗已经命他的儿子阿尔斯兰率一万蒙古骑兵往乌思藏来了。”阿旺罗桑嘉措也说:“之前不是已经派人去厄鲁特蒙古,请求顾实汗出兵援救了吗,怎么还不见动静呢?”罗桑曲吉便道:“丹迥旺波看的甚严,只怕消息也不好传递进来的。”阿旺罗桑嘉措便道:“不如向朝廷求援?”罗桑曲吉便摇摇头说:“万万不可,一来政教分离,正是朝廷乐于看到的,他们巴不得咱们斗的厉害,二来嘛,这毕竟是咱们藏人自己的事,朝廷一旦牵扯进来,哼,听说现在的皇帝可不是好善于的,丹迥旺波毕竟也是信藏教的,但那些人可都是异教徒,请他们来调停,无异于开门揖盗。”
两人正商量着,一个大喇嘛鬼鬼祟祟的探出头来,朝里边看了看,然后快步走进来说:“两位上师,有消息传过来了。”罗桑曲吉忙道:“快说!”大喇嘛便道:“顾实汗决定假扮成香客先来萨迦一趟,他已经动身了。”罗桑曲吉沉默半晌道:“都说顾实汗颇有谋略,看来果不其然,他对咱们也是心里有疑虑的呢,唉,罢了,听天由命吧。”
过了一个月,罗桑曲吉正在静室打坐,大喇嘛在外边轻声道:“上师,有远方来的虔诚香客,想要当面向上师请教佛法。”罗桑曲吉便道:“本座静心参佛,不便见客。”大喇嘛便道:“是,但此香客着实虔诚,在前边添了不少香火。”罗桑曲吉才道:“也罢,不过本座只怕佛法不够精深,这样吧,你去把班禅大师也请过来吧。”
不一会儿,五世班禅到了静室,大喇嘛这才带了两个香客过来,那香客不是别人,正是顾实汗,顾实汗向两位大师行过礼后,又指着另一个人说:“两位上师知道这是何人?”罗桑曲吉眯缝着眼睛,看了半天道:“倒是有些面善,却想不起来了。”顾实汗便笑道:“这位便是却图台吉的儿子阿尔斯兰,哦,对了,一万蒙古骑兵就驻扎在萨迦城外呢。”
两位上师闻言,不由得心中大惊,但表面却只能强装镇定,罗桑曲吉便道:“难怪呢,本座年轻时与却图汗有过几面之缘,难怪看的有些面善,不知大人这是意欲何为啊?”顾实汗便道:“上师不必惊慌,我这一路过来,正好在路上遇到阿尔斯兰率领一万蒙古骑兵向西藏进发,于是便一路同行而走罢了。”
阿尔斯兰便道:“正是了,我们一见如故,倒像是前生的缘分了,一路上听顾实汗说起,叫我不要敌视黄教,所以这次随顾实汗过来,就是想聆听上师讲经说法,看看这黄教有何不同?”
罗桑曲吉这才笑道:“格鲁派的基本教义是宗喀巴大师奠定的,是属于大乘中观应成派。所谓"应成"是印度佛学大师佛护、月称的一种辩论方式,以逻辑推理的方法应对和批驳论述过程中的过失或错误。宗喀巴大师认为一切正法包含教、证两种,而一切"教"的正法,又摄在经、律、论三藏之中;一切"证"的正法,又摄在戒、定、慧三学之中。因此提倡三藏不可偏废,三学必须全学。”
五世达赖又接着说:“宗喀巴大师从阿底峡的《菩提道灯论》出发,并将其发展为《菩提道次第广论》,以此为中心教法,创显宗修行次第,立"三士道":从依止善知识及思维暇满人生之入道前行开始,至念死无常、思恶趣苦、思维业果等基本人天乘(下士道),再经小乘之四谛(中士道),依次第直达大乘菩提心与止观(上士道)。大师注重出离心、菩提心和清净见:出离心,就是厌离三有,希求涅槃之心,也名"求解脱心"。学佛的人,若没有真正的出离心,所做的一切功德,只能成为感人天善趣之因,不能成为解脱生死之正因。若以出离心为发起,或为出离心所摄持,所做不论大小何种功德,就算是布施畜生一把粗糠,或经一日一夜受持一戒,都成为解脱生死的资粮。”
阿尔斯兰听后大惊失色,忙跪伏在地说:“请大师教我,解脱生死之法。”罗桑曲吉便道:“我黄教乃大乘佛法,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善恶不过在一念之间,施主能茅塞顿开,实在是我黄教之幸,不过如今异教兴起,大有灭佛之势,施主当尽心护法才是。”阿尔斯兰忙道:“是,谨遵法旨。”罗桑曲吉便道:“既然如此,就请施主回去,暂时约束部队,切不可听了异教徒的话,助纣为虐。”阿尔斯兰这才连连称是,慌忙退下了。
阿尔斯兰退下后,顾实汗也没想到他能有如此转变,便问:“上师果然神人,我今日真是服了。”阿旺罗桑嘉措便笑道:“他们噶举派不过小乘佛法,虽然也承认众生有佛性,但不是佛,还是凡夫,凡夫有凡夫的身心,是粗身心。要修证成佛,需要从粗身心逐步转变到最微细的身心。根据身心的粗细,修证方法亦有等级大小之别。关于道,总分为前行与正行。正行中又分解脱道与方便道,是顿悟一心的无功用法门,要上根利器才能接受,一般化机还是从有功用的法门修生、圆二次第的方便道入手。证果就是得六法成就,即可出现深道,达究竟之十果相、八功德、八成就、四事业等之共道悉地,七支分、八自在、四身五智等之殊胜道悉地。本座今日以生死教他,他岂有不敬服的道理?”
罗桑曲吉便正色道:“大师言之有理,凡入我黄教,皆有望跳脱生死,非内心坚定者不可达此境界。”顾实汗忙跪拜道:“请上师放心,我一定誓死护法,保护两位上师安全。”罗桑曲吉便道:“起来吧,我们的安全倒是无关紧要,丹迥旺波毕竟不敢对我们两个怎么样,但下边的僧众们可就要遭殃了,我们实在于心不忍,不知道你何时发兵护法啊?”
顾实汗便道:“回上师,这季节不是发兵青海的好时机,我的意思是等明年开了春,我当亲率大军征讨顿月多吉和却图汗。”罗桑曲吉便皱眉道:“这还要大半年呢,不知道还会生出什么乱来。”顾实汗便道:“上师放心,这大半年我会命人不断骚扰青海边境,令其无暇南顾,等开了春,时机一到,我便亲率大军过来。”
罗桑曲吉和阿旺罗桑嘉措对视了一眼道:“你且过来。”顾实汗忙跪伏过去,罗桑曲吉便将手放在他头顶上摩挲道:“本座以班禅之名,赐你旦增却杰(意为持教法王)称号。”阿旺罗桑嘉措也对他摩顶赐号,顾实汗深受感动,跪伏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喘。
等受礼完毕,罗桑曲吉又说:“一旦你攻下青海,第一件事就是要立刻向朝廷请罪,知道吗?”顾实汗大为不解的道:“上师这是何意?”罗桑曲吉道:“朝廷只会关心青海的归属问题,可不会关心谁来管理青海,只有立刻向朝廷请罪,表示归顺,才能彻底取而代之,获得在青海的合法地位,否则以朝廷现在的势力,拔掉你易如反掌,只有先稳固住青海,才能对丹迥旺波形成压力,进而图谋乌思藏。”顾实汗忙道:“上师果然是开悟得到大智慧的,谨遵上师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