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1637年:登基称帝
几天后的深夜,布木布泰的寝宫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当他摘下罩帽后,布木布泰不由得大吃一惊,来的不是旁人,正是多尔衮,布木布泰忙道:“这个时候,你怎么来了!这太危险了,太危险了。”多尔衮笑道:“玉儿,我的玉儿,正因为盛京太危险了,所以我放心不下你。”布木布泰眼中闪烁着光芒,随即又暗淡下来说:“我如今已经是皇太极的人了,况且,况且我如今怀了他的骨肉.”多尔衮将布木布泰搂在怀里说:“咱们女真人没有这么多礼数,兄终弟及也是常事,我怎么会在乎这些小事呢。倒是你,这些年,委屈你了。”布木布泰不愧是女中英豪,知道此时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便问:“如今盛京形势危急,明军已成包围之势,你可是要发兵来救?”多尔衮便冷笑道:“发兵?救他?呵呵,他当年逼死我母妃,篡改父汗遗诏,这么多年来,我跟多铎受尽凌辱,我恨不得亲自杀了他,又怎么会救他呢。”
布木布泰便问:“那你今日是来?”多尔衮便道:“我都是为了你啊,玉儿,都是为了你,我已经得到情报,昨日明军已经攻克铁岭,和度、岳托战死,鳌拜不敢回盛京,已经带着残军逃到抚顺去了,不出几日,明军就要发动对盛京的总攻了,到时候玉石俱焚!”
布木布泰大吃一惊道:“不想明军动作竟然如此之快,如之奈何?”多尔衮一把搂住她说:“玉儿放心,我已经布置好了一切,后日子时,你往皇宫御膳房后的侧门处等我,听外边三声鹧鸪叫,便是我的人来接你了。切记切记。”布木布泰便道:“啊!那,那,但是叶布舒他们是无辜的啊,孩子是无辜的啊,能不能.”多尔衮摇摇头说:“他们人太多了,目标太大,万一被发现了,谁都逃不了,放心吧,四哥对他们一定有更好的安排的。”两人商量妥当,多尔衮才又悄悄离去,到了后日子时,布木布泰只随身带了个小包裹,便悄悄来到御膳房后的侧门,冻的她直打了好几个哆嗦,这时候,只听外边传来三声鹧鸪叫,布木布泰忙开了侧门,只见外边有一顶小轿,她忙上了轿子,轿夫抬起小轿,径直消失在了黑夜中,布木布泰掀开轿帘,看着盛京皇宫逐渐模糊在自己的视线中。
第二天,皇太极才知道自己最宠爱、最信任的庄妃竟然离奇失踪了,他顿时就明白了,不由得怒火攻心,猛地喷了一口鲜血,几个太监忙扶住他,他哆哆嗦嗦的喊道:“玉儿!玉儿!你,你这个狠毒的女人!你这个狠毒的女人!”皇太极病倒了,叶布舒、硕塞跪在床头哭泣,妾室伊尔根觉罗氏怀里还抱着刚出生的小儿子,皇太极看着自己的这几个儿子,不由得悲从中来,他命人把瓦克达叫来,对他说:“你,带着我的这几个儿子,去赫图阿拉吧,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瓦克达便道:“大汗,赫图阿拉是多尔衮的地盘,他岂能容下几位爷?”皇太极摇摇头说:“有庄妃在,多尔衮不会为难他们的,去吧,去吧,他们走了,我才好安心些。趁着盛京和抚顺还在,去吧,记住,去了后一定要听多尔衮的,千万不要惹怒他。”瓦克达无奈,只得领命而去。送走了瓦克达,皇太极心头的大石头才落了地,不由得长长出了一口气。
当天夜里,皇太极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他梦见了自己的父亲,努尔哈赤,只见努尔哈赤一脸怒气的质问道:“我把大金交到你手里,如何便到了这样的地步?你有何面目见列祖列宗?”说着,便提着宝剑要来刺他,皇太极吓得围着柱子乱跑,却不小心被自己绊倒,努尔哈赤的宝剑便朝着他的心口刺了过来
皇太极吓得浑身冷汗,惊声尖叫着惊醒了,心口处便隐隐作痛,他叫来内侍问道:“明军如今已经攻到什么地方了?”内侍便道:“回主子的话,孙承宗已经打到柳条寨、卢象升已经到了奉集堡、许定国已经过了铁岭,正朝蒲河所攻来。”皇太极颓然的挥挥手让他退下。
第二天,皇太极召范文程过来,范文程便劝道:“大汗,如今盛京三面受敌,唯有东边的抚顺还在,现在撤回赫图阿拉,还有一线生机,再晚了就来不及了!”皇太极便道:“回赫图阿拉?看多尔衮的脸色?受他的欺凌侮辱?哼,不可能!范先生,我决定建国称帝”
范文程心想: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称帝。便劝道:“大汗,不可,若大汗不想撤,不如仿朝鲜、越南例,向明军投降,令其封女真之地为其属国”皇太极大怒道:“住口!我承祖宗遗志,即便不能,又岂能向明军投降?我意已决,不必再劝,你先去准备吧,越快越好!”
范文程无奈,只得下去筹备去了,公元一六三七年四月二十日,皇太极在盛京皇宫正式登基称帝,众人都知道,皇太极只不过是想在死前过一把当皇帝的瘾罢了,就如同回光返照,又如同小孩子过家家,偌大的殿内,只有觉罗拜山、巴希、阿什达尔汉、鳌拜、范文程等分列两侧,其女婿台吉班第、其弟阿巴泰等因为驻守抚顺,未及参加登基大殿。
皇太极面色苍白,手扶着龙椅道:“朕上承天命,下承先帝遗志,今日登基,享列祖列宗之德,年号崇德,特封十四贝勒多尔衮为和硕睿亲王,摄军政事;封十五贝勒多铎为豫亲王,共襄国事;封四贝勒济尔哈朗为郑亲王;封七贝勒阿巴泰为多罗饶余贝勒。晋庄妃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众人便跪下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草草结束了登基大典,皇太极便把鳌拜叫来说:“你不必留在盛京死守了,你把盛京的主力都带走吧,去抚顺传朕的旨意,让台吉班第和阿巴泰不必死守抚顺,往东撤回抚顺关,去投摄政睿亲王去吧。”鳌拜便跪倒在地说:“皇上!奴才若去了,盛京岂非无兵可守,皇上!”皇太极走过去,抓住鳌拜的手,厉声说:“记住,一定要听睿亲王的命令,不要违抗他!一定要协助他好好守住赫图阿拉,那可是咱们大清国龙兴之地,列祖列宗的安息地,记住了吗!”
鳌拜不由得痛哭不已道:“皇上!皇上!奴才记住了!奴才都记住了!”皇太极这才松开他的手,连声说道:“好,好啊,你赶快下去准备,过几日就走吧。”
五月三日,有内侍来报说:“皇上,明军已经攻破外城,现正在攻打内城,请皇上速速避难!”皇太极此刻却冷静下来,他便道:“赶快去把范先生请过来。”内侍便道:“回皇上,范先生府邸早就人去楼空,不知所踪了。”皇太极冷笑道:“背信弃义的明狗!果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但此时的皇太极已经来不及关心这些了,他登上皇宫城墙,四处瞭望,但见烽火烛天,确信外城陷落无疑,便返回宫里,将淑妃颜扎氏、宸妃博尔济吉特氏、侧妃叶赫纳拉氏、庶妃伊尔根觉罗氏等嫔妃叫到一起说:“如今大势已去,你们身为朕的嫔妃,绝不可受辱于他人,应该选择光彩而节烈的死。”
淑妃痛哭说道:“妾身跟随陛下十八年,今日一同死于社稷,死而无憾。”两人泪流满面,相对无语。宸妃却道:“皇上开恩,放臣妾去赫图阿拉吧,姐姐如今不在盛京,臣妾是她的亲妹妹,她一定会好好照顾臣妾的,臣妾不想死!求皇上了!皇上!”
皇太极闻言大怒,便从墙上摘下宝剑,趁她不备,拔剑向她砍去,宸妃本能地用手臂挡了一下,手臂被砍断,血流如注,当即昏厥过去。皇太极又连刺几剑,然后恶狠狠的对其他妃嫔说:“尔等是自裁,还是要朕送你们走!”
嫔妃们见他凶神恶煞,吓的浑身发抖,纷纷回到寝室上吊自裁,皇太极又亲一一检视,见都死的透透的了,这才命人为他沐浴更衣,换上全新的冠冕龙袍,一手持宝剑,端坐在大殿龙椅之上。
不多时,只见外边一片喧哗,紧接着,大殿的门被推开,只见孙承宗在中,许定国和卢象升紧跟其后,几队明军涌了进来,将龙椅围住,皇太极便冷笑道:“大胆贼人,见了朕还不下跪!”
许定国便嘲讽道:“此人莫不是疯魔了,死到临头还大言不惭。”孙承宗便止住许定国,对皇太极说:“如今你已是众叛亲离,若此刻叩头谢罪,老夫愿意为你作保,说动皇上,饶你不死。”皇太极用宝剑一指孙承宗说:“老贼!朕与你相斗数十载,没想到有今日,你也没想到吧,哈哈,朕只是恨啊,恨当年在大凌河没有一箭射死你这老匹夫,哈哈”
孙承宗也不气恼,只是笑着捋着胡须说:“你恨老夫,老夫又何尝不恨你,我辽东汉民死在你手的,岂止十万,你有今日,全都是咎由自取!”皇太极冷笑道:“罢了,罢了,所谓成王败寇,如今你胜了,我败了,我无话可说,但只要我女真人全族有一人尚存,定要灭了你们大明!”说着,便拔剑自刎而死。
爱新觉罗·皇太极:公元1592年出生,崩于公元1637年,享年45岁。后金第二位大汗、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第八子。
一个小兵走上前,从腰间胡乱抽出一把钢刀,一下将皇太极头颅割下,然后提在手里,高声喊道:“贼虏首级在此,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盛京被攻破后,孙承宗坐镇盛京,卢象升又亲率大军东击抚顺,如今的抚顺早已是一座空城,卢象升不费吹灰之力就夺了抚顺,五月六日,抚顺光复。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自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萨尔浒战役起,辽东诸地便纷纷落入鞑子之手,至今已有整整十八年了,孙承宗站在沈阳城楼上,激动的老泪纵横。正是: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