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1636年:中荷第二次战争之钦差出京
却说聂文麟回到府邸,便唤来一人,此人名叫熊世达,是总督熊文灿的族中远亲,此时正在福建戍卫军中任个小职罢了。熊世达见了聂文麟,慌忙叩头道:“卑职见过抚台大人,不知抚台大人唤卑职来,所为何事?”聂文麟不紧不慢的说:“我素来是知道你的能力,不过可惜,因着你与总督大人沾点亲故,却反倒不好给你谋个差事,你之前几次三番在门子上运作,我也都知道,我也是为难啊。”
熊世达慌忙道:“卑职孟浪的,没得让抚台大人为难。”聂文麟便道:“不过总督大人的面子总是要给的,况且这起子事,总督大人自然不便说些什么,咱们又岂能真的糊涂起来了,现今倒是有个差事,只怕你不肯。”熊世达忙说:“便是有差事,卑职便是感激涕零了,又岂是那些没脸皮的,还挑三拣四起来了。”
聂文麟便道:“你能这般想是最好,如今甘肃新建不久,正是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才的,正好我与甘肃总督高大人有些交情,若是我写封荐信,高大人必会给我这个面子的,不过就是甘肃那边偏僻些,不如咱们福建富庶,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倘若真升迁起来,反倒快些,你如今不过是个从七品,想要升迁,实在是难,若去甘肃,少不得也给你个正六品校尉,若立些功劳,我在一旁替你说些好话,不出几年怕是就要做个封疆大吏了,岂不痛快?”
熊世达本就是个投机钻营的,忙磕头道:“卑职这是祖上积了几辈子的阴德,才劳抚台大人如此这般抬爱,若真如抚台大人所说,来生当牛做马也要伺候抚台大人。”聂文麟便笑道:“嗳,何必等到来生呢,此时我就有一件事交你去办,你若办的妥当,我自然拿你当心腹,全力扶持你。”
熊世达便拍着胸脯说:“抚台大人尽管说,卑职旁的没有,就是有着一条贱命替抚台大人尽心尽力呢。”聂文麟大笑道:“好!说得好!你且附耳过来。”聂文麟便在熊世达耳边嘀咕了半天,只见这熊世达面色忽而变得惊恐、忽而变得惊喜,也不知这二人嘀咕了些什么。
却说荷兰人入侵漳州的当天,崇祯也在北京接到了琼州的奏折,崇祯看后将奏折放到一边,然后又问王承恩:“琼州锦衣卫没有奏报上来?”王承恩笑道:“可说呢,按理说锦衣卫的奏报总要比地方上的奏报早来几日的,这琼州的可奇了,总督府的奏报递上来,锦衣卫的奏报也才刚到。”
崇祯冷笑道:“怕是这里边有隐情,承恩啊,你说说,若锦衣卫不跟朕一条心了,该如何处置?”王承恩便道:“锦衣卫是皇上的奴才,若奴才跟主子不一条心了,那便是留着也没用了。”
崇祯便轻轻拍了下桌子说:“朕何尝不知道,锦衣卫里边乱七八糟,勾心斗角,不过他们怎么斗,若是还存着一份忠心,朕也便忍了,若是阴以为私,朕绝不宽待。”王承恩便小心的问:“那大伴的意思是动一动琼州锦衣卫?”崇祯想了想说:“且先等等,既然他们说是海盗,那就让兵部下文,让吴宗达和郑芝龙全力剿灭也就是了。”王承恩拿着折子正要出去,崇祯又道:“去把赵士锦叫来。”
不多会儿,赵士锦便到了暖阁,见过礼后,崇祯便说:“崖州遭了海盗,损失惨重,想必你知道了吧?”赵士锦便道:“今日虽不该臣当值,但亦有所耳闻,只是内情不甚清楚。”崇祯便笑道:“今日又不休沐,你如何就不当值?”
赵士锦便道:“陛下明鉴,考功司之职乃臣的份内,不分当值不当值,臣的意思是今日不该臣随侍。”崇祯点点头,便问:“那崖州之事,你如何看?”赵士锦便道:“臣虽不知内情,但也知道,自开海以来,为着通商便利,陛下严令沿海各省与水师配合大力剿灭海盗,这几年海晏河清,有些小股海盗也都远遁南洋了,如何海盗突然敢炮轰崖州了?还请陛下明鉴。”
崇祯便道:“是啊,朕也是这个意思,必要派人下去查一查,你觉得派谁去妥当?”赵士锦便道:“若非忠贞可信之人不能查明此事。”崇祯便道:“是啊,毕竟吴宗达是老臣了,又有从龙之功,便是有什么错,朕又如何忍心处置?”
赵士锦心想:这是又想找人背锅呢,你爱惜自己的名声,别人就不爱惜了,既然你都说的这么露骨了,只怕我今天是躲不过去了。想到这里,赵士锦便说:“若陛下相信,臣愿自请,往琼州调查此事。”崇祯笑道:“爱卿说的什么话,朕岂能不信爱卿,爱卿可还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
赵士锦便说:“此事关系重大,还得请都察院和翰林院参与才是。”崇祯便道:“爱卿可有人选?”赵士锦想了想便道:“大理寺推断冯家桢素以公正著称,可堪大用,此外,宋王侍读王夫之,少年英才,陛下亦多次褒扬,亦可一用。”崇祯心想:本想让你自己背黑锅,你还非把复社的人拉上,这倒罢了,连我儿子你都不放过啊,太狡猾了,在这里等着我呢。虽有些不想用,但是毕竟话已经说出口,不好反悔,便道:“既然你觉得可用,那便令二人随你前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