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1636年:投票 - 与崇祯皇帝的那些日子 - 贺耀耀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27章1636年:投票

七月初五,崇祯九年的第四次朝会如期在太和殿举行,内阁总理大臣程国祥,内阁总理辅大臣宋应星,内阁光明殿大学士黄宗羲、周永春、熊奋渭,阁员方孔熠、何如申、宋琬、文柟、徐亮采、严鑑;都察院总理大臣钱谦益,都察院清馥殿大学士王凝命、冒起宗、徐行忠、张国臣;督军府总理大臣吴襄,督军府护国殿大学士黄得功、曹文诏、南居益、马宝等站立一侧。内廷翰林院掌院许士扬,都督编修郭卫宸,左编修马世奇,右编修文震孟;军选司总办茅元仪,副总办韩如愈,右代办贺王盛;考功司总办王心纯,副总办赵士锦,左代办祁麟佳,右代办段复兴;通政录档司通政使商周初,誊黄通政使毛文炳,左通政郭之奇,右通政练彦吉等立在另一侧。此外,崇祯还特命张稷若到会。

此次朝会一开始就显出压抑和庄重的气氛,因为今日讨论的主题只有一个,就是崇祯元年,被否决的统一征税事,许士扬首先道:“今日朝会的内容,想必诸位大人也已经知道了,在内阁设立统一征税的机构,几年前就提过一次,但是因为当时条件尚不充足,故而搁置,如今随着各项新政的陆续贯彻执行,各地官府行政事务大量增加,若再由府衙代为征缴商税、关税,不但在人力上力不能逮,而且税款征上来之后,还要由府衙护送至国库,更是给各地官府增加了不少麻烦,因此,今日重议此事,设立统一征税机构,从今以后,凡商税、关税的征缴、催收、运送等便可以由专人负责,实在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诸位大人尽可畅所欲言。”

文震孟首先说道:“诸位大人,朝廷征税我不反对,洪武年间,盐、鱼、酒、醋、柴等都是要交税的。后来又增加了行商过关税、入城税、矿税等等,皇上登基后,将不合理的苛捐杂税废除,将合理的税目统一为商税,开海后,又设市舶司征收关税。”众人听了不由的交头接耳,没想到文震孟怎么还表扬起皇上来了。

文震孟看了看众人,又接着说:“但是,皇上却取消了自耕农的徭役赋税,导致商税和关税成为了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各地为了完成税收,层层加码,导致天下赋税之额,十增其四,天下殷实之户,十减其五。一些苛捐杂税也可以出现,米盐鸡豕,皆令输税。很多地方设上卡就开始收税,视商贾为羔羊,肆为攘夺,没其全赀,负戴行李,亦被搜索。天下苦不堪言,为何没有激起哗变,主要就是各地官府还能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调整税费,倘若设立统一机构,一律按既定税目、税率征收,不知变通,必将导致天下大乱!”

文震孟说完后,许士扬不由得皱皱眉头,心想:这个文震孟,怎么搞的嘛,翰林院的四把手出来驳翰林院的提议,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我就是想反驳,也不好反驳。想到这里,许士扬便小声对茅元仪说:“茅大人,你得出来说几句啊。”茅元仪为难的说:“说点旁的还行,这经济的事儿,我实在是不通啊。”

赵士锦正想要发言,宋应星竟然说话了:“文大人此言差矣,苛捐杂税卷土重来,固然是一些地方的事实,这些都是律法不严、执行不力的缘故,岂能因噎废食?如今新的法典已经颁布,只有加大审查和打击力度,才是正途,也只有设立统一的征税机构,才能加强执法,杜绝这些苛捐杂税,文大人,你说对不对?”宋应星身为内阁次辅,说话自然是有分量的,文震孟便冷冷的说:“次辅大人所说,下官不敢苟同,不管什么法律,执行者也是人,是人就有漏洞,就有私心,不能确保彻底杜绝。”宋应星便笑道:“是啊,不过"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只要能确保大多数地方不出现这些情况就是了,自然是不能彻底杜绝的。”赵士锦这才接过话来说:“次辅大人言之有理,而且要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这才是题中之意。”

文震孟冷笑一声,不再说话,其实宋应星身为内阁次辅,这么早就站出来说话,已经有违官场潜规则了,所以钱谦益便也出来说话了:“诸公,且听老夫一言,咱们大明朝的税收依据原是户籍制度,自嘉靖年间,便是凭各地府衙自制的白册征税,此乃祖宗之法,岂能随意更改废除?”崇祯在内殿听了钱谦益的理论,不由得又好气,又好笑的对王承恩说:“新政都推行这么多年了,竟然还有人拿什么祖制来说事儿,可见人心何等顽固。”王承恩便道:“不过此话从钱大人嘴里说出来,倒也不违和。”崇祯冷哼一声,也不再说话。

程国祥见钱谦益亲自出马了,也便发言道:“是啊,察院大人说白册是祖制,难道黄册不才是祖制吗?想当年太祖皇帝下旨,按黄册统一征税,察院大人,我说的可是?”钱谦益支支吾吾的说:“许是吧。”程国祥便笑笑继续说:“依我看,只有设统一的征税机构,恢复太祖皇帝依黄册征税的祖制才对。”

钱谦益便道:“可惜啊,如今朝廷对户籍之事颇不用心思,想要恢复黄册也难喽。”程国祥便道:“正是如此,所以圣人才说"时移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过去的已然过去,老夫今年六十多了,还知道权变,怎能固守祖制,不懂变通呢?”

钱谦益一时竟无话可说,又有冒起宗、徐行忠等人出来反对,但是更多的人则是支持设立统一的征税机构,大殿上一时间吵成一团,这时候,张稷若站出来说道:“诸位,别吵了,既然达不成一致的意见,那干脆投票得了!”此言一出,大殿里立刻陷入了沉默之中,张稷若又道:“都看我作甚,投票不明白?就是把自己支持还是反对的意见,不记名的写在纸上,最后少数服从多数。”

钱谦益便厉声道:“胡闹!自古至今,从未听说过这等事,况且若是有人存有私心,从中作假,岂不是所托非人?不可,不可.”崇祯便走出来打断钱谦益道:“朕来做这个见证人如何?钱爱卿觉得朕可是内有私心之人啊?”

众人见崇祯出来了,忙跪下行礼,崇祯命平身,钱谦益便道:“皇上圣明,臣不敢,只是”崇祯摆摆手,不等他说完,便说:“张爱卿这个主意出的很好,少数服从多数,恩,这个提法也很好,所谓"一事难称百人心",人人都有自己的立场,若要人人都满意,也实在是难,只要大多数人满意,就说明此事可行,依朕看,这个主意不但出的好,而且还很有建设性。”

黄宗羲便道:“皇上圣明,臣也觉得此计甚好,每次朝会,都要为一件事争论许久,实在是又浪费时间,又对同僚之间情谊有损,依臣看,不如将此事写入《朝会议事章程》之中,日后但有不决之事,便依此法。”崇祯便笑道:“好啊,阁老说到朕的心坎里了,许爱卿。”许士扬忙出列道:“臣在。”崇祯便道:“就按黄阁老的提议,尽快拿出《朝会议事章程》的修改意见出来,至于今天,就依张爱卿的意见执行吧。”

王承恩便命人取来纸笔,又裁成一个个的纸条,交给参会的人员,大家写好后,又交给内监,内监在崇祯的监督下,一一唱名,最后参会的一共37人,支持设立统一征税机构的30人,反对的仅有7人。崇祯便高兴的说:“少数服从多数啊,好啊,甚妙,既然这是多数人的看法,且朕又一向是从善如流,便也不能独断专行的,这事就交翰林院和张爱卿全权负责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