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1635年:西南叛乱之不准投降 - 与崇祯皇帝的那些日子 - 贺耀耀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15章1635年:西南叛乱之不准投降

秦良玉好言安抚陈其愚一番,令其在军中后旨,同时快马加鞭将宋万化的降书呈递了上去,此时,崇祯也已经得到了普名声的奏折,崇祯便道:“普名声没有掺和进来,倒是把安位抓了,如今宋万化也要降,张献忠这次插翅难逃了。”王承恩便笑道:“这自然是皇上的庇佑了,若不是皇上运筹帷幄,如何也不能赢的这么彻底的。”崇祯便笑道:“老货又来哄朕,不过这巴州咱们也待不得了,安排下去,去贵阳。”崇祯想了想又说:“让王应熊先率军到贵阳去,发密旨给何腾蛟和卢光祖,让何腾蛟率军到新化州待命,让卢光祖率军到顺宁府待命,也是到了该收网的时候了。”

四月二十一日,崇祯御驾离开巴州,前往贵阳府,此时的贵阳府已基本清扫干净,只有城墙上那触目惊心的斑斑痕迹,还能证明不久前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恶战。

崇祯銮驾到了城门,王铎率云贵官员在城门跪迎,崇祯并不出轿,只是隔着轿门问道:“安武功和王定国可押到了?”王铎便道:“启禀皇上,已经押到,如今正关在大牢,宋万化等率所部仍驻在广西府,还请陛下示下。”

崇祯便道:“宋万化能迷途知返,且又有献俘之功,朕就封他为奉国将军,命他率所部北上澄江,还有,听说那个刘洪祖颇有些计策,让他去甘肃做巡察御史,有什么计策点子的,都用到敌人身上去吧。”王铎忙接下旨意,崇祯这才进了贵阳。

再说张献忠一路攻城掠地,正是志得意满,这一日探子来报说宋万化已经投降朝廷,已率所部逼近澄江;秦良玉、杨一鹏则已经收复曲靖,张献忠一连听到几个坏消息,不由得有些着急,便问刘希尧:“普名声那边可有消息?”刘希尧便道:“派出去的人好久了,按理也该回来了,却不知为何迟迟未回。”张献忠来回踱着步道:“再派人去打探,有消息立刻来报。”

过了几天,往临安打探的人回来了,还带来了一个更加糟糕的消息,普名声不但没有发兵响应,而且已经扣押了安位,一屁股坐到了朝廷那边,张献忠心已经凉了半截,他摊开地图,仔细看了半响,刘希尧便道:“将军,为今之计,只有给张化龙传令,让他率兵即刻拿了腾冲、盈江、瑞丽这些地方,万一昆明不保,咱们且要留条后路。”

张献忠用手指指点点道:“这里,让马元力领一万人过去,务必要保住此地。”刘希尧仔细看去,只见张献忠将手指在了蒙化府,刘希尧不由得点点头道:“将军果然英明,此地地势狭窄,北边是大理,南边是顺宁,东西连同楚雄和永昌,正是咱们西去的必经之路。”张献忠点点头道:“此地不丢,咱们便还有一战之力。”

五月一日,卢光祖率军抵达顺宁,崇祯命马祥麟和卢光祖南北夹击,突袭蒙化,马元力虽拼死抵抗,但是却仍是丢了蒙化,率五千残部逃回昆明,卢光祖和马祥麟虽然也损失惨重,但是好歹夺回了蒙化,此时,朝廷的军队已经将张献忠的势力分割成了两处,并将昆明等地牢牢的包围了起来。

马元力跌跌撞撞的逃回昆明,张献忠虽怒不可遏,但是却还是好言安抚了马元力,等马元力退下后,张献忠一脸严肃,刘希尧也是一脸焦急道:“将军,为今之计,只有放弃昆明,率大军一路掩杀过去,然后退至永昌,在做图谋了。”

张献忠摇摇头说:“晚了,咱们都中了崇祯小儿的计了!这卢光祖本来是在南昌驻扎,如何就到了云南来了?之前咱们攻打昆明的时候,马祥麟的野战军都一直龟缩在大理,如今却为何突然占了蒙化?”刘希尧也是一脸惊讶道:“莫不说咱们如今已是被野战军包围了?”张献忠道:“依我看,恐怕还有部队在咱们不知名的地方隐藏着呢,唉,看来天命在崇祯那小儿手中,大明气数未尽,可恨啊。”

刘希尧便问:“将军的意思是要.”张献忠便道:“如今还能做何想,就算宋万化那样的草包,崇祯都得了一个奉国将军的散衔,我若投降,必不能低于这个了吧。”刘希尧还要再劝,张献忠便道:“不必劝了,按我的意思办吧。”

五月八日,张献忠遣刘希尧递上降表,表示要投降朝廷,崇祯接到消息,陆遥便问:“张献忠投降,怎么感觉你不是很高兴?”朱由检说:“我本意是通过这次叛乱,将整个西南土司的势力一扫而光,彻底绝了后患,没想到普名声竟然没有跟着一起,如今宋万化降了,张献忠也要降了,他们终究是心腹大患啊,如今不能一朝铲除,实在是不甘心啊。”

陆遥便说:“他们投降了,以后慢慢消化也就是了。”朱由检便道:“看来也只有如此了,只是这么一来,云南又不得安稳了,只是我一时半会竟想不出什么主意来。”陆遥心想:你不是没主意,只怕是还想着找人背黑锅的吧。想到这里,陆遥便讽刺说:“你不早就心中有数吗?怎么现在倒没主意了。”朱由检便只是笑笑,没有说话。

崇祯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便让人从狱里将王定国提了出来,王定国何曾见过皇上,吓得趴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喘,崇祯漫不经心的说:“昨日张献忠降了。”

王定国心里已经恨死张献忠了,闻听此言,不由得浑身一颤,崇祯又道:“西南土司由来已久,如今贵阳一战,基本被荡平,不过这云南.”王定国听闻,不禁微微抬了一下头道:“罪人不敢乱说。”

崇祯便道:“随便说来听听,说的好,重重有赏,说不好,亦不加罪。”王定国这才壮了壮胆子说:“敢问陛下,可是忌惮张献忠和普名声的势力?”崇祯便道:“朕不喜欢自作聪明的人,但是先帝却很是喜欢。”一句话吓的王定国忙不迭磕头道:“罪人该死,罪人该死。”崇祯便道:“只管说来,不要自作聪明。”

王定国便说出一计,虽是狠毒,但却很合崇祯的心思,崇祯便道:“此计若出,你可知后果是什么?”王定国便道:“陛下得偿所愿,出此计策之人永世不得翻身。”崇祯便点点头道:“只凭此计,朕就当重重有赏,如今陕西戍卫军使司总兵一职还空着,你往陕西去吧。”

王定国大喜过望,正要谢恩,崇祯却道:“不过朕还有件事交你去办,办好了,即刻赴任,办不好,人头落地。”王定国忙缩了缩脖子说:“但凭皇上差遣。”

送走了王定国,崇祯便长叹一声,对王承恩说:“让赵士锦即刻来贵阳见驾。”赵士锦得了圣旨,连夜赶赴贵阳,在贵阳行宫没有见到崇祯,等候他的却是陕西戍卫军使司总兵王定国,两人不知道密谈了什么,只知道赵士锦出来的时候,步履踉跄,满面死灰。

第二日,崇祯在贵阳召见大臣,问道:“如今有张献忠遣人来降,诸位爱卿有何看法啊?”赵士锦便首先出列道:“臣以为不可准降。”崇祯便假装说:“哦?这是为何?爱卿不妨说说。”

赵士锦便道:“启禀万岁,张献忠罪大恶极,自陕甘宁叛变起,便是谋逆之人,后又投靠安氏,再次谋反,围困贵阳月余,我军民死难者无数,张贼祸乱西南,不诛此贼不足以慰西南百姓、天下百姓之心,望陛下明察。”

其他人听赵士锦这么说,虽然心中觉得奇怪,但是赵士锦是崇祯近臣,一向是计谋深远,又深知皇上之心,众人都是老奸巨猾,善于察言观色,谁还敢提出反对意见,便纷纷附和。

崇祯不由的点点头道:“好!诸位爱卿都是一体忠国,传旨给秦良玉,不准张献忠所求,令其发兵围剿张献忠,务必全歼此贼!”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大臣们走后,崇祯单单留下了赵士锦,赵士锦趴在地上一言不发,崇祯也是一言不发,半晌,崇祯才说:“刘希尧在驿站等着爱卿呢,你去吧。”赵士锦给崇祯磕了几个头说:“皇上仁义信诺,臣无不敬服,臣遵旨。”

崇祯看着赵士锦踉踉跄跄的出了大殿,也不由的长长叹了一口气,只是赵士锦跟刘希尧在驿站秘密谋划了些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