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1635年:西南叛乱之普名声
在说普名声在临安府土司城,当初安邦彦被迫谋反后不久,他便得了安邦彦的密信,原以为是邀他一起谋反,却不想上边写道:“贤弟安好,我垂垂老矣,本想苟且过命,不想奢崇明、张献忠擅杀朝廷命官,我不得不起兵,我冷眼旁观,其势虽大,然必败无疑,望贤弟万勿跟随,务必与朝廷站在一处,方是安身立命之根本也,我膝下唯有一子,不求其他,只望贤弟将来能将我心剖明与圣上,念在我不得已的情分上,求圣上留犬子一命,兄泣血嘱托。”见信后普名声不由的又惊又骇,后来又闻张献忠困贵阳、安位和安武功等接连攻占了毕节、赤水,又有滇南一些小土司多次进言,约定发兵相与谋反,但普名声不动声色,只是不准,普名声心道:我且骑墙观看,若果如安邦彦所说,我便发兵助朝廷,剿灭叛乱;若安武功等人一路攻城拔地,占了云贵之地,那我便积极响应。
又过了不少时日,便听得安武功等人连连失利,一路南逃,这才不由的暗暗佩服安邦彦的远见,心道:安武功等人必定是来投我,我只管守株待兔,等他们到了,便一并拿了,交朝廷领功请赏,岂不美哉。因此只管暗暗派人四处守住各处要道。
却说这一日,普名声正在土司城安坐,下边便有几个士兵推推搡搡押了一人过来,普名声便道:“这是何人?”士兵便说:“老爷,抓了一个奸细。”普名声未及发问,那人便喊道:“我不是奸细,我是何腾蛟,何将军帐下,给土司大人送信。”
普名声便命人搜查,果然搜出一封信来,上边写道:“天威军总兵何腾蛟拜,临安府土司知州普名声大人台鉴,近日安氏叛乱,为祸西南,皇上圣明,命本将率天威军扫荡西南,今军锋所指,已至广南,圣上仁慈,不愿滇南生灵涂炭,命大人率所部从旁协助,安抚滇南诸土司,待叛乱平定之时,朝廷必有重赏,否则天威所至,一切皆为齑粉!”
普名声接了信,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忙道:“快快松绑,你们这些瞎了眼的狗才,如此识人不明,此果何大将军帐下。”那些人便忙七手八脚给松了绑,普名声好言宽慰了一番,又问:“何将军不是一直在武昌驻防吗?如何就到了广南。”那人道:“何将军已经率大军到广南二十余日了。”普名声便道:“哎呦呦,天威军果治军森严,果然名不虚传,请将军回去跟何大将军说,下官生是朝廷的人,死是朝廷的鬼,绝不敢助纣为虐。”
送走了来人,普名声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又是害怕紧张又是松了一口气,便忙往滇南各地派出特使,安抚滇南大大小小的土司。
四月十日,普名声在土司城享乐,外边有人报说:“老爷,外边有人求见。”普名声道:“是什么阿猫阿狗的,也敢随意求见。”侍从便道:“来人说叫安位,是是老爷至交的晚辈。”
普名声一听姓安,便不由得直起身子道:“赶快带进来!”那人去了,普名声就开始琢磨道:莫非是安武功逃过来了?真是送上门的鸭子到了啊。不由得又期待又激动。
不一会儿,安位便被带了上来,普名声见不是安武功,便道:“你是?”安位灰头土脸哭倒在地说:“叔叔在上,我乃安老爷的亲侄安位,求叔叔救命啊!”普名声不由得有些扫兴,不过又想便是安邦彦的侄子,也是一件功劳,便问:“别急,慢慢说。”又命人搬了桌凳,拿了茶水、点心。
安位一路逃奔,也着实饿了,狼吞虎咽了一番,又擦擦眼泪这才说:“我保着堂兄一路南下,本想着投奔叔叔,不想在曲靖府,那张献忠狗贼突然发难,意图不轨,我听说后便要去寻堂兄,却不想堂兄早已逃了,不知去向,我没有办法,便只有来投叔叔了,请叔叔为我等报仇啊!”
普名声本要拿人,但是又怕他身上有什么利器对自己不利,便先稳住他说:“贤侄莫要惊慌,如今到了临安府,便如同到了自己家中一般,你且下去好生歇息,晚上我设下酒宴为贤侄压惊。”安位以为终于安稳了,便放心下去歇息,普名声便忙叫人过来布置酒宴。
傍晚时分,普名声派人去叫安位,将安位领到宴上,却不见一人,安位心中大惊道:“这是.”话音未落,十几个壮汉从一旁窜出,将安位绑了个结结实实。普名声这才从屏风后走出来,厉声道:“好大胆的狗才!我乃朝廷钦封的知州,岂能与尔等叛贼沆瀣一气!给我押下去,听候朝廷发落!”
安位不由得破口大骂道:“老贼!你不仁不义,不得好死.”普名声也不生气,也不发怒,便径直落座用膳,此时,又有人送来一封信,普名声有些莫名其妙,打开信后,见上写着:“大顺国元帅张献忠拜呈普名声老大人,今我大军剑锋所指,已下昆明,滇北之地,尽在我手,若老大人顺天应命,与我联手,我发愿愿与老大人共享云南之地,决不食言。”普名声冷笑一声,将那信放在火上烧了。
再说秦良玉与杨一鹏在普安会师,军心大振,杨一鹏便道:“如今贵州全境光复,陛下命我留在普安,令总督率军入滇,收复云南。”秦良玉便欣然领命,说话间,便有探马急报称张献忠已经攻下了昆明,秦良玉不由得大吃一惊道:“昆明乃西南重镇,这可如何是好?”
赵士锦却笑道:“我却觉得此乃天亡叛军,若他们一路南下临安,说明他们上下一心,一时半会且不好平息,如今竟舍弃临安,冒险去攻昆明,这说明他们已经分崩离析,我断言,不日便有好消息传来。”秦良玉便道:“但愿如监军大人之言。”
过了几天,秦良玉等正在商议如何出兵入滇的事,外边有士兵道:“将军,宋万化特使陈其愚求见!”秦良玉便道:“这陈其愚本是普安学政,不想却投了叛贼,今日来却是何事?”赵士锦便笑道:“此人前来,必有好消息,将军但见无妨。”
秦良玉命将陈其愚带进来,陈其愚将信呈上,秦良玉看后,又将信交给赵士锦、杨一鹏和黄成,陈其愚深怕不允,便道:“我等皆是一片诚心.”黄成便打断道:“当初你们怎么贪生怕死的!贰臣”
赵士锦忙咳嗽两声打断黄成道:“总督大人已经知道你们的诚心,不过兹事体大,我等岂敢擅专,不如请先生宽留几日,等奏禀陛下,如何?”陈其愚先是被黄成抢白几句,不由得满脸羞愧,又听赵士锦好言宽慰,心中才稍稍放心道:“一失足成千古恨矣,故而迷途知返,还望总督大人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