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1635年:西南叛乱之人间地狱
龚完敬笑而不答,张献忠心领神会,便屏退左右,龚完敬才道:“吴兆元肯定不是傻子了,他必定不会,但安南其他人未必不会心动。”张献忠疑惑的问:“你且细细说来。”龚完敬便道:“想当年安南还是后黎的时候,接受朝廷册封,到了黎恭皇的时候,其权臣安兴王莫登庸胁迫其禅让,改元明德,仍以升龙为都,这才建立莫朝。时任后黎朝右卫殿前将军的阮淦,在莫登庸篡位后率族人逃入哀牢,并在哀牢寻获黎昭宗的幼子黎维宁并拥立为帝,是为黎庄宗,并在南方的清化与北方的莫朝对抗,越南大乱。嘉靖十六年,黎庄宗遣使北京陈述莫氏篡位夺权,请求朝廷讨伐莫氏。次年,嘉靖皇帝命仇鸾为都督,毛伯温参赞军务,屯兵镇南关,准备入越攻莫。嘉靖十八年,莫登庸遣使至镇南关请降,将安南土地册及户籍献于朝廷,莫登庸与大臣数十人自缚跪拜,入镇南关向朝廷纳地请降,朝廷这才将安南国降为安南都司,从属国降为属地,改其十三道为十三宣抚司,各设宣抚、同知、副使、佥事,听提督黜陟,朝廷也不提助黎氏复国的事了,黎氏本想着靠朝廷的力量复国,但却被朝廷背叛,心中岂能无怨?听说如今安南黎氏和郑氏、阮氏早已密谋已久,只要元帅发密函给黎氏,许之以重利,让他在安南秘密连通,趁机夺了安南控制权,若是能派兵来助,便是更好,咱们只要夺了云贵,与安南便是唇齿关系,便是不能来助,安南也是咱们的一条退路。”
张献忠沉默良久,长叹道:“龚老弟不愧是跟咱从陕甘宁一路打过来的老兄弟啊,这才是一心向着俺的,老弟放心,日后只要有我一口,一定不会亏待你。”两人商议妥当,一边死死围困贵阳,只等贵阳弹尽粮绝、自相残杀,一边派人去向安邦彦和奢崇明搬兵,同时还秘密派人给安南黎维祺去信。
再说张献忠几次败下阵来,便围而不打,赵烈等为减缓军粮供应压力,确保持久固守,对贵阳军民实行限量、减量供给,规定“每兵粮一仓升,定价一分五厘。日给米五合,兼银七厘五毫,其名曰银米兼支”。在军粮实行银米兼支时,发动诸绅士献纳“事例米”,每输米一石准银三两,并根据所献数量分别予以贡生名号,通过此法得米市斗六百余石。此外,贵阳军政衙门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禁城外兵将入城买米示》、《禀两院卖粥救饥》、《收养子女示》,以确保城内粮食供应。还开展社会救济,稳定民心。对于那些“又有娶妾包娼,剥我士民膏血以养娼妾”的“乱军”,黔城军政衙门允许街坊、乡约、保长、邻佑等民间“竟杀横兵”,且“受害人叫唤地方,地方不速救护同杀官兵者,力斩。”
尽管如此,贵阳城毕竟是有近百万人口的大城,粮食消耗惊人,自三月三日起,事例米也已告罄,兵食益少,力益疲,城内人心浮动,内奸乘机作乱。
三月四日凌晨,叛军在内奸的引导下,登上东门神机楼,开始拆毁城堞。就在危急之时,史永安巡防至此,迅速组织人员抵抗,击退了叛军的进攻,贵阳城才得以保全。在无粮可食的严峻形势下,贵阳军政衙门在士绅阶层实行“派米”之法,要求各家悉报粮数,并接受检举,得米数“六百石,则又仓斗千石矣”。当时除死、逃和遣入屯寨者,仅剩守军四千人。
三月八日,全城粮食已尽。但在九日清理县仓时,幸得以往余粮一百零九石。赵烈下令,此惟一粮源重点供应北门守军。随着各种可食之物都吃尽的情况下,贵阳城便逐渐零星地出现了吃人事件。
随着形势日益恶化,此类事件逐渐增多,“先煨死尸,遂烹活人”。一开始还只是秘密地进行,影响并不大。后来邵应祯部下竟出现军士杀食百姓的情况,影响极坏。然而此时贵州军政衙门对这种混乱状况已经无力管束,局面完全失控,城中“亲属相啖”,致使贵阳城内人迹少见,烹食人肉之火四处蔓延。诗云:“孤城苦守岁云徂,望断援师泪欲枯。烽火连天云黯惨,僵尸满地血模糊。”
到了三月中旬,张献忠围城近一个月后,贵阳成了一座鬼城:粮食匮尽,军民将城内的“糠、核、草、木、败革”吃完后,便吃死人之肉;当死人吃完后,转向吃活人。令人惨不忍睹的是,有的人为了生存,或易子而食,或吃自己的亲人。贵阳城成了人间地狱!
这边贵阳保卫战艰难的打着,那边崇祯却是过了黄河,抵达了开封府,开封市长知州刘永祚早已备下行宫,崇祯还是命在城外安营,当天夜里,王之心拿着军报进了崇祯营帐道:“皇上,秦将军的折子到了。”崇祯接过折子,上边写道:“臣秦良玉再拜,今日臣及云贵官员抵达巴州,闻安贼已派兵夺了龙耸关,往贵阳逼近,臣已命云贵各地知州即刻往各辖地招募兵员,组织抵抗,巡抚大人、学政亲赴大理具体统筹云南事宜,其他官员以布政使为主,留守巴州,臣与总兵大人亲赴永宁前线,必要拿下赤水、毕节,再以此南下,驰援贵阳。”
崇祯看罢便命王之心拿过舆图,仔细端详道:“从巴州往永宁,约莫要几日?”王之心便道:“巴州乃四川要塞,又是省会之所在,去年便已修筑了往各地驰道,只是巴蜀之地山地高耸,铁轨马车不过只修筑了巴州至成都一条,从巴州到永宁的话,若是快马加鞭连夜赶路,或许两日可到。”崇祯又看了看舆图喃喃道:“从开封南下到南阳,再至襄阳,若要快,也不过两三日罢。”
崇祯便道:“吩咐下去,今夜好生歇息,明日起轻装简从,务必两日内到达襄阳。”王之心又问:“可要安排行在?”崇祯便道:“驻跸襄阳行宫即可。”
第二日,崇祯一行轻装简从,乘坐铁轨马车快速南下,亦不在南阳停留,至二月二十三日,崇祯抵达襄阳,湖广总督袁继咸、总兵吴国俊、巡抚黄锦等至襄阳行宫觐见,袁继咸便道:“皇上此次驾临襄阳,实乃我湖广百姓之幸,襄阳百姓之幸。”崇祯便道:“襄阳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之称,如今西南有战事,朕此来襄阳,亦是向天下臣民表示,朕与西南将士同心平叛!”
众人便纷纷称皇上圣明,崇祯又道:“朕观这行宫大匾上有夫人城三个字,不知有何说法?”襄阳知州阮文贵便忙出列道:“启奏陛下,想当年东晋时梁州刺史朱序镇襄阳时,前秦苻丕来攻,序母韩夫人登城巡视,见西北角城垣防守薄弱,遂领女婢及城内妇女于此斜筑新城一段,后此角果被攻破,幸赖新筑之城垣,方击退攻城之敌,因称此段城垣为夫人城。太祖皇帝当年感其忠义,又知襄阳乃南北要冲,故在此扩建子城,上嵌石匾,镌"夫人城"三字,下嵌古碑数通。嘉靖皇帝时,将其改造为行宫,增建昭明台、钟宣楼等处,又修建城墙,将鹿门寺圈了进来,才有此规模。”
崇祯便道:“此地地势险要,若修筑要塞,必是易守难攻之所,但却被改造为行宫,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里?想来如此之事各地亦不少,必得好生往各处核查,若有类似的情况,必要好生把守修筑,不可挪为享乐之用,待朕走后,此地亦要废掉行宫,改造军塞,以为西南屏障才是。”众人又纷纷道吾皇圣明。
崇祯又道:“如今国家四境不安,云贵又生战事,湖广各地大员,除留袁继咸、吴国俊在此伺候外,其余官员各归属地,不得擅离职守。”当夜,崇祯接到了秦良玉的军报称已抵达永宁,崇祯这才放下心来问:“王承恩他们如今到什么地方了?”王之心便道:“如今并没有消息,想来若是到了巴州,王老公和赵大人是必要来消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