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1633年:皇帝心海底针 - 与崇祯皇帝的那些日子 - 贺耀耀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45章1633年:皇帝心海底针

崇祯急匆匆来到启祥宫,皇后、皇贵妃、王贵妃等都在殿外候着,见皇帝来了,纷纷见礼,崇祯便问:“丽嫔情形如何了?”皇贵妃便道:“太医们都在里边,刚才听妹子还嚷嚷几声,如今声音都小了。”说着还流下几滴泪,接着又说:“不过想来妹子吉人天相,如今又有陛下真龙护佑,必是无恙的。”正说话间,只听得启祥宫里传来嘹亮的啼哭声,几个太医和稳婆兴高采烈的跑出来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丽嫔娘娘诞下皇子,母子平安,真真是皇天护佑啊。”皇后等人也忙道:“恭喜陛下又得一子。”崇祯也是喜出望外道:“好,好,此子来之不易,宫乱刚过,便有此子,日后必是有福气的,赐名朱慈灿,晋太原公。”

这里丽嫔顺利产子,崇祯才放心的回到乾清宫,王承恩道:“陛下,诸位大人都在宫外候旨。”崇祯冷笑道:“后旨?后什么旨?是要看朕死了没有吧!”王承恩忙跪倒在地说:“皇上息怒。”

崇祯便问:“昨夜他们都有什么动静?”王承恩便道:“黄大人与骆将军率本部进宫救驾;吴督军也点了督军府府兵,但因不得圣旨,未敢轻动,其他诸位大臣倒是没有什么异常。”崇祯立刻警醒起来说:“黄宗羲和骆祚昌点兵进宫是要作甚!救驾?是救驾还是弑君?”

陆遥便说:“你也太疑神疑鬼了吧,人家带兵过来,肯定是要救你啊,你不会连黄宗羲也怀疑吧。”朱由检一脸凝重的说:“不能不怀疑啊,如果换个人,我可能还不怀疑,但是焕儿可是他的亲外甥,难保他不会为了扶持焕儿登基,进宫弑君!”陆遥心想:历史上鞑子围城,唐王不得诏令,率兵进京勤王,便被崇祯处罚囚禁,这皇帝心海底针啊,还真是难以捉摸。

想到这里,崇祯便道:“去跟他们说,朕好着呢,让他们暂时到文华殿后驾,先把黄宗羲和骆祚昌叫进来!”

不一会儿,黄宗羲和骆祚昌进了殿,两人跪下行礼,黄宗羲便道:“恭请皇上圣安。”崇祯便道:“顺天公可安?”黄宗羲闻听此言,吓的趴在地上道:“臣惶恐!臣昨夜见宫中有火,心忧陛下,这才与骆将军进宫救驾。”骆祚昌也连忙磕头说:“正是如此,请皇上明察。”

黄宗羲又道:“臣是想着,既然那贼人敢攻打皇宫,必是有完全的筹备,此其一;其二,臣若说没有私心在顺天公身上,那便是臣自己都不信的,但顺天公既非嫡子,又非长子,便是臣有心也无力啊,难道臣还能操控群臣?臣万万没有这个本事。”骆祚昌也道:“家父与黄大人都是陛下潜邸之臣,有皇上一日才有臣等的荣华,臣等岂会做此等大逆不道之事,皇上明察啊!”

崇祯见他们说的实在,这才打消疑虑道:“起来吧。”黄宗羲和骆祚昌这才战战兢兢的起来,崇祯便道:“朕今日也乏了,如今群臣还在文华殿,朕就不去了,王承恩!你陪两位大人过去,就说朕一切安好,让他们散了吧。”

这几天真是悲喜惊惧交加,崇祯也来不及睡个安稳觉,当天晚上才得以安安稳稳的睡了一觉,第二天,崇祯用过午膳,才对王承恩说:“把人带来吧!”

不一会儿,几个勇卫营卫兵押着顾俊恩到了乾清宫东暖阁,崇祯正闭目盘坐在软榻之上,王承恩将暖阁的门缓缓带上,顾俊恩一介书生,虽然私下说的狠辣,但何时见过此等场面,又加上这两日,在诏狱里也没有过一天安稳,早已是吓得面如土色,噗通跪倒在地道:“小人顾俊恩参见皇上,罪人愿招供,只望陛下留下小人的狗命,为皇上驱驰。”

崇祯并不理会,仍只是闭目坐着,顾俊恩冷汗直流,哆哆嗦嗦将那谋划之事仔仔细细说了一遍,崇祯听得竟然牵扯如此多的文臣武将,也不免冷汗直流,陆遥道:“果然是心思缜密,如果真被他们得逞,这大明又要天下大乱了。”朱由检想了想,却说:“这未尝不是件好事,如今各项新政推进艰难,我正愁没有机会料理他们,这谋逆大罪岂不是绝好的机会?”陆遥说:“怎么?要把他们全部杀了?”朱由检说:“也不是全杀,也不可不杀,我自有主张,先生只需看故事就好了。”

崇祯等他都说完了,才道:“都说尽,说完了?可有不尽不实的。”顾俊恩道:“绝不敢欺瞒皇上,小人不过是一介书生,岂有想的如此周全的,也不能把控全局,小人不是主谋啊。”崇祯便问:“朕且问你,李鸿基跑哪里去了?”顾俊恩道:“我们自从山西突围而出,便带了寥寥几人往北逃窜,后来有人找到我们,将我们送至桂王旧宅,招兵买马,暗暗积蓄,李鸿基只说出去联络人马,待发难时回来,为我们准备退路,想来必还在桂王旧宅,皇上可快派人马抓捕。”

崇祯道:“朕岂不知!朕的人早就盯上你们了,只是朕没想到你们竟然敢偷袭皇宫罢了,好天胆,李鸿基那厮竟然得了消息,杀了朕布在桂王旧宅的眼线,如今却是无影无踪了,你们可还有其他联络地点?”顾俊恩忙道:“果真没了,实在没了,绝不敢蒙骗皇上。”

崇祯又问:“你们从山西突围而来,是何人找到你们,将你们安置在京郊的?”顾君恩便道:“小人实在不知啊,这个都是李鸿基联络的,只是小人有一次听了一耳朵,似乎是皇族中人,但具体的实在不知道的。”

陆遥便说:“看来他们是被双重利用了,先是被皇族中的人利用,后来又被东林党人利用,只有他们自己还觉得自己高明呢,一群傻蛋。”朱由检便说:“这皇族虽多,但是若是我出了事,旁支近族中比较亲近的,不过是德王、福王、益王、端王、蜀王这几个而已,蜀王、端王、益王离得太远,可能性不大,唯有济南府德王和洛阳福王可能性最大。”

想到这里,崇祯便道:“你既有心投靠朝廷,朕亦不会亏待你,但是朕眼下还不能即刻用你,还需要你替朕做件事。”顾俊恩忙道:“皇上只管说,就算拼了小人的命,也在所不惜。”崇祯笑道:“朕不要你的命,你的福气都在后头呢,你先回诏狱里去待命吧。”顾俊恩不明所以,又不敢问,崇祯便拿起桌子上的一张纸递给他,唤他近前,将那纸递给顾俊恩说:“明天会有有司官员审你,你只管将这上边的人说出,说是你的同党,其他的人你不必攀扯,朕自有道理,你可明白?”顾俊恩双手捧过那纸,连连点头。

崇祯又问:“昨夜那大汉,颇有血性,亦有侠气,是何人?”顾俊恩道:“他叫刘宗敏,陕西蓝田人孟村乡大王村人,原来不过是个锻工,颇是个有勇有谋的人,皇上可是看中此人了?”崇祯便道:“你可替朕收服此人?”顾俊恩笑道:“旁的小人不敢夸口,此事便是绝无问题。”崇祯便点点头,让人把他带了下去。

顾俊恩被带下去了,崇祯想了片刻,唤进王承恩来道:“让西厂的人给朕盯住福王和德王的府邸,每日做了何事,见了何人,谈了什么,事无巨细,一律及时报过来。”王承恩连连称是,崇祯又道:“午后宣诸位大臣过来见朕。”

用过午膳,崇祯小憩后,众人来至乾清宫见驾,崇祯冷眼看着跪在下边的众人,并不叫起身,而是道:“前日夜里有贼人夜袭皇宫,朕几乎丧命当场,诸位爱卿可知此事?”众人不由的大吃一惊,钱谦益假意道:“陛下无恙乎?”崇祯道:“自是无恙,不但如此,朕还活捉了十几个贼人,其中为首者就关押在诏狱。”

钱谦益听后不由的眼皮子乱跳,心惊肉跳,冷汗直流,高弘图便道:“一伙流寇,怎会有如此大的胆子?这其中必定还有缘故,臣请陛下严审。”崇祯道:“这是自然,就命钱爱卿为主审,黄宗羲、高弘图为副审,会同三法司严审逆贼!”

第二天,钱谦益等在肃政廉访院大堂提审顾俊恩,顾俊恩按照崇祯的旨意道:“诸位大人也不必动刑,我也不敢欺瞒,我自知一死,也便不忌讳了,与我在酒楼密谋的有内监司的王相尧,都察院的成基命、钱龙锡、魏光绪,居中联络的也不是别人,就是当今皇后的亲爹,放我们进京城的是内监监军李国英,放我们进东华门的是祖可法,跟我联络的就是这些,至于他们有没有其他同党,就得几位大人把他们抓来审了才知道了。”

钱谦益心中惴惴不安,却不见顾君恩供出自己,高弘图等人听了则是惊的魂飞魄散,高弘图厉声道:“大胆的逆贼,你可知道你刚才说的都是什么?怎么敢攀扯旁人!”顾俊恩道:“小的怎么敢攀扯旁人,这些都是天上的人物,若小的不跟他们密谋,怎么会知道他们姓甚名谁,还请大人明鉴呢。”高弘图一时没了主意,黄宗羲便道:“来人啊,将贼人暂且押下去。”衙役将顾俊恩押了下去,黄宗羲便道:“察院大人,此事非同小可啊。”钱谦益便问:“那黄阁老以为如何?”黄宗羲便道:“这招都招了,况且牵扯这么多人,咱们还能瞒的下吗?只能据实上奏,内相大人以为呢?”

高弘图道:“黄阁老言之有理,此事非得陛下处置。”钱谦益便道:“这案子牵扯的人太多了,级别太高了,只怕朝廷又要掀起血雨腥风了。”黄宗羲便道:“倘若是实情,那这些人便是乱臣贼子,死不足惜。”

几人不再犹豫,当下便拿了口供,坐了轿子,忙不迭的往皇宫而来,崇祯便在中和殿召见了众人,崇祯便道:“几位不愧是断案的老手,这才不到半日,竟将案子审的水落石出了。”钱谦益便道:“倒也不甚费力,未等臣严审,那贼人自知一死,倒是招了个干净,这是口供,请陛下御览。”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王承恩将口供交到崇祯手里,崇祯看了看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啊?”钱谦益便道:“贼人虽已招供,但是恐怕其中还有蹊跷,况且这其中牵扯重大,还望陛下三思。”崇祯并不理会,而是啪的将那口供扔到地下,厉声道:“他们都要密谋弑君了,朕还要三思什么!骆思恭!”崇祯大声喊道,骆思恭忙道:“臣在。”崇祯便道:“抓!立刻派锦衣卫,就按这上边所说的,都给朕抓起来,敢有违抗的,格杀勿论!”

骆思恭忙道:“臣遵旨。”崇祯又道:“所抓捕之人,还是交诸位爱卿会审,看是否还有同谋,一定要要严审,重审,务必办成铁案!”

一时之间,锦衣卫四处出动,按图索骥,朝廷上下立时被笼罩在血雨腥风之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