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1627年:皇帝驾崩 - 与崇祯皇帝的那些日子 - 贺耀耀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7章1627年:皇帝驾崩

信王便命王承恩以王顺的名义不断给魏忠贤传递假消息,要么就是说“深的信王宠爱啊”、要么就是说“信王对魏公公赞不绝口啊”,魏忠贤不断接到这样的消息,逐渐的对信王的戒备心才慢慢放了下来。奉圣夫人也安慰魏忠贤说:“我早就说过,以那丫头的姿色,别说信王,就连我都不免多看上几眼,有她在信王身旁,差不了事的,对了,偏方你让人打听去了吗?”

魏忠贤便道:“早就安排下去了,总得要稳妥的才好,想来这几天就有回信了吧。”果然,过了几天,崔呈秀和霍维华来见魏忠贤,行过礼后,崔呈秀便道:“天大的喜事啊,干爹,皇上有救了。”魏忠贤便问:“哦?可是找到什么灵方了?”崔呈秀便道:“正是,全赖霍大人,终于寻得一个秘方。”

魏忠贤忙道:“快,赶快说说。”霍维华便道:“厂公可还记得张景和,张仙道?”魏忠贤便道:“这如何不知,张道长可是让杂家吃了老大一个亏,怎的,这方子是他给的?”霍维华便道:“正是,这说来也巧,前几日下官偶遇张仙道,向他说起此事,张仙道便献了这个灵露饮的秘方,说是天上神仙炼体之方,可延年益寿。”魏忠贤知道张景和道法高深,还提前预知了努尔哈赤之死,便道:“既然是仙道赐方,那就赶快进献给皇上,只是杂家想着张仙道对俗事素来不喜,自然也不想受功,见了皇上只说是维华进献的就好了。”霍维华便忙道:“下官多谢厂公栽培。”

见了熹宗皇帝,熹宗皇帝躺在床上,懒洋洋的不愿睁眼,魏忠贤便过去轻轻叫道:“皇上,皇上,霍大人进献仙方了。”熹宗皇帝这才微微睁开眼说:“哦?是何仙方?速速说来。”

霍维华便道:“此方名灵露饮,先要把一只一尺口径的银锅安在灶上,然后在锅内放水,紧接着,再放一个桶状木甑,木甑的高度在一尺上下,口径恰好卡满银锅外沿。然后,再在甑底放置一个篦子,篦中央放一个长颈大口的空银瓶。这一切器具装置好后,再命人依次向锅内放入淘净的粳米、老米、小米。一定要每放进一种米,就等一会儿,直到火候上来,把米蒸透,然后再添一层。此外,瓶口上方不用锅盖,而是盖一只尖底银锅,底尖下垂正好对准银瓶的瓶口,只要在灶中用好炭生火,锅中蒸汽上升,遇到银锅底后凝结滴落到银瓶内,等最上面的尖底银锅里的水变热,就再换冷水,如此几次三番,等瓶内收集到的仙露满了后,就可以取出,趁热服用了,此谓米精也,久服便可医治百病、延年益寿。”

熹宗皇帝听后说:“听上去就颇为复杂,想来必定是好的,赶快去给朕弄来。”魏忠贤也忙吩咐去制作“灵露饮”,熹宗皇帝服了几天后,果然精神见好,眼皮也能睁开了,甚至也能勉强靠着枕头坐起来了,魏忠贤便高兴的说:“霍维华进献的仙方果然有效,看见皇上龙体日安,臣心里高兴啊。”熹宗皇帝也道:“好,朕也觉得这几日感觉不错,霍维华进方有功,要赏,重重的赏,传旨,进霍维华为兵部右侍郎,署部事。”

熹宗皇帝又道:“朕知道,你这几日忙前忙后的,也甚是辛苦,不替自己求个恩情?”魏忠贤跪倒在地,流着泪说:“老臣只求皇上龙体康健,其他的什么都不求。”熹宗皇帝也动容道:“行了,起来吧,朕一时半会且死不了,你不是还有个侄子嘛,叫,叫什么来着。”魏忠贤忙道:“叫魏良栋,只是个颇不省心的,还劳皇上记挂着呢。”熹宗皇帝便道:“朕就不给他什么具体的官职了,就赏他个东安侯当吧。”魏忠贤又忙谢恩不止。

于是,熹宗皇帝便日日饮用这灵露饮,起初还颇见效,但慢慢的,竟然浑身水肿,病势一下子就沉重了起来。

八月十三日,熹宗皇帝躺在床上,张皇后过来看望他,毕竟是结发夫妻,见熹宗皇帝面目浮肿,张皇后不禁眼泪婆娑道:“皇上,几天不见,怎的就变成这样了,必定是这些下人伺候不到,我必要罚他们。”熹宗皇帝摆摆手说:“皇后不要动怒,这都是天命啊,自从去年地动,朕就知道了,朕得罪上天了。”说着就拉过张皇后的手说:“皇后这些年受委屈了。”

张皇后便道:“皇上既然知道,怎的还由着他们胡来。”熹宗皇帝沉默半晌说:“朕何尝不知,或许客巴巴天憎人怨,但她是真的对朕好,从小护着朕,守着朕,朕不愿负她,但朕也想护着皇后,虽然如此,也还是让皇后受委屈了。”

张皇后便又哭道:“皇上,皇上”熹宗皇帝便道:“朕要不行了,朕希望以后皇后也能善待客巴巴.”张皇后打断熹宗皇帝说:“皇上不要说这样的话,皇上会好起来的。”熹宗皇帝笑道:“朕的身体,朕心里有数,朕想把天下托付给信王,皇后以为如何?”张皇后便试探道:“信王尚年幼,能行吗?”熹宗皇帝便道:“就是不行也没法了,魏忠贤、王体乾他们都是忠心耿耿之人,可以用来商议国家大事,皇后又素来贤惠,自然也可帮他一帮,那些大臣,唉,让皇弟务必要有自己的主意,且不可事事都听他们的。”说着又开始剧烈的咳嗽起来。

张皇后这才放下心来,为他抚背道:“皇上这话也对,信王毕竟是跟皇上一起长大的至亲,若托付给他,自然是好的,只怕这其中还有枝节,若皇上能召集大臣,面达此意,才是万全之法。”熹宗皇帝想了想说:“皇后说的很有道理,明天就把信王,还有内阁、科道诸臣都叫来吧。”

张皇后走后,忙派杜勋到信王府上传信,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八月十四日,信王奉旨在乾清宫偏殿觐见,进了大殿,只见熹宗皇帝面色蜡黄,手脚浮肿,连坐都坐不起来了,奉圣夫人坐在床尾暗自哭泣,魏忠贤跪在床头靠近熹宗皇帝的一边,王体乾、李永贞等跪在魏忠贤身后,内阁首辅黄立极,阁臣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普跪在另一侧,另有各部尚书、锦衣卫都指挥使田尔耕等也跪在一边。

熹宗皇帝见了信王,不等他跪拜,忙动动嘴唇,招了招手,魏忠贤忙道:“殿下,陛下让您不必多礼,到前边来。”信王跪爬着来到床前,熹宗皇帝仿佛是用尽了最后的力气似的说道:“只怕朕时日无多了!你我兄弟当为尧舜,朕的后事,还要皇弟多费心了。”

信王此时也颇为悲伤,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边哭边说:“皇兄莫说丧气话,皇弟愿用自己的阳寿换皇兄康复.”熹宗皇帝止住信王继续说:“皇弟不必如此,且听朕说,人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忠贤为人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弟可善而用之。”然后又指着奉圣夫人说:“望皇弟好生对待,务使朕地下不安。”

魏忠贤和奉圣夫人等哭跪在地上,连连喊着:“皇上!皇上”熹宗皇帝摆了摆手,直看着信王,信王便道:“皇兄请放心,臣弟记住皇兄的话了。”熹宗皇帝这才点点头,把黄立极叫过来说:“黄阁老,传旨,封信王为皇太弟,你且去拟旨来。”

黄立极忍着悲恸,退到一旁拟旨,不一会便拟出了圣旨,交其他阁臣看后,又交魏忠贤用印,熹宗皇帝这才放下心来,对其他挥挥手说:“你们都退下吧,朕要休息,让奉圣夫人留下陪朕就可以了。”众人等信王退出后,才鱼贯而出。

奉圣夫人只是暗自抹泪,熹宗皇帝便道:“其实朕都知道,朕也恨你,也想罚你,但朕就是老念着你的好,记不住你的恶。”客氏不由得悲从中来,强忍着嚎啕,抽泣道:“我,你,皇上,你是我从小奶起来的,看着长起来的,我是真的心疼啊,心如刀绞啊!”说着便趴在床上放声痛哭,熹宗皇帝慢慢闭上眼睛,喃喃道:“朕知道,朕都知道,朕什么都明白”

熹宗皇帝从此陷入了昏迷当中,信王便在府里焦急等待,只是熹宗皇帝等待死亡,信王在等着他死亡,而张彝宪、王承恩等则暗暗布置,只等着皇帝驾崩的那天到来。

八月二十二日,熹宗皇帝突然清醒了过来,看着一旁伺候的奉圣夫人说:“朕饿了。”奉圣夫人忙道:“赶快,赶快拿粥来!”奉圣夫人伺候着熹宗皇帝喝了小半碗米粥,觉得精神好了很多,熹宗皇帝便说:“客巴巴,现在几月了,朕觉得冷的慌。”奉圣夫人泪水横流道:“乖,皇上乖,现在是八月呢,外边热着呢,皇上是不是想去看看。”熹宗皇帝便道:“客巴巴,你扶着朕去看看吧。”

客氏便小心的扶着熹宗皇帝一步步的挪到窗口,熹宗皇帝笑道:“朕又想到了小时候,客巴巴就是这样扶着朕,慢慢的,一步一步的挪。”客氏也笑道:“那就是了,我还记得,皇上三岁了,还不太会走路,他们都说皇上不行,我就偏不信,就扶着皇上慢慢走,慢慢挪,这不,皇上都长这么大了,健健康康的这么大了.”

两人到了窗口,熹宗皇帝伸出手去推开窗,一道剧烈的阳光射了进来,熹宗皇帝侧过头,用手遮住眼,说道:“客巴巴,外边果然阳光好刺眼啊,客巴巴,客巴巴.”客氏忙搂住熹宗皇帝说:“在呢,客巴巴在呢,客巴巴在”熹宗皇帝便笑着说:“真好,小时候,朕就是这样让客巴巴搂着,真好,真好”客氏搂着熹宗皇帝,眼泪狂流,但是她没有哭出声,仿佛怕吵醒怀里的孩子,她只是轻轻拍着熹宗皇帝说:“乖乖的,小乖乖,要睡睡,快睡睡”

天启七年八月乙卯(公元1627年8月22日),熹宗皇帝朱由校驾崩于乾清宫,终年二十三岁。熹宗皇帝乃是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生母选侍王氏,十六岁即位,在位七年。谥号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庙号熹宗。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明史》载:“明自世宗而后,纲纪日以陵夷,神宗末年,废坏极矣。虽有刚明英武之君,已难复振。而重以帝之庸懦,妇寺窃柄,滥赏淫刑。忠良惨祸,亿兆离心。虽欲不亡,何可得哉。”

但据陆遥看来,熹宗皇帝朱由校是一个好人,是一个聪明的好人,他对时局洞若观火,用魏忠贤等抗衡文臣势力,保持了朝政的基本稳定,在位期间不曾丢失一寸土地,虽有天灾人祸,但因为熹宗皇帝开征矿税和商税,并没有加重农民负担,所以各地基本没发生什么大规模叛乱。所以陆遥说:“他基本算是个合格的皇帝,如果他能多活几十年,历史会怎样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