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1627年:我该干什么? - 与崇祯皇帝的那些日子 - 贺耀耀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8章1627年:我该干什么?

八月二十二日下午,信王在府中喂鱼,只见有几只喜鹊不知从哪里飞了过来,冲着信王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王承恩笑道:“喜鹊当头,看来今天有什么大喜事呢。”信王便道:“本王这一日日的,还能有什么喜事。”话音刚落,只见张彝宪急匆匆的跑来,跑到信王跟前,低声说:“殿下,皇上,皇上驾崩了!如今宫里乱了套,张皇后已下令,让内阁诸位阁老,还有殿下赶快进宫。”

信王一时竟愣住了,张彝宪小声道:“殿下,殿下。”信王才回过神来说:“你刚才说什么?”张彝宪这才稍微放慢语速道:“皇上驾崩了,皇后有旨,命殿下速速进宫!”

信王便道:“那,那赶快进宫吧,王承恩!赶快备轿!”说着就要往外走,张彝宪忙道:“殿下,先换丧服啊!”信王这才忙又进屋,换好丧服,这才带着王承恩和张彝宪匆匆进宫。

此时宫里各处都已经挂满了白绫,宫女太监也都着素服,信王一路从太和门进宫,沿途的宫女太监见了信王,知道这就是未来的新皇帝了,也都忙不迭磕头,信王并不理会,带着两人径直进了乾清门,魏忠贤已经等在乾清门,见信王到了,忙跪下磕头道:“臣见过皇太弟,千岁千岁千千岁。”

信王便道:“起来吧,给本王系上吧。”魏忠贤忙掏出白布条,替信王系在头上和腰间,这才领着信王进了乾清宫,张皇后已经跪在最前头哭泣,内阁诸位阁臣也分别跪在两侧,熹宗皇帝的遗体就摆放在正中间,最上边有一个大牌子写着“大行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皇帝牌位”,信王跪倒在地,痛哭道:“皇兄,臣弟来迟了.”眼泪如同开了闸的河水。

张皇后这才起身,将信王扶起说:“大行皇帝如今去了,皇弟且不要悲伤,大行皇帝有遗诏。”魏忠贤忙走过来,从怀里掏出一份圣旨道:“大行皇帝遗诏。”包括信王在内的众人忙纷纷跪倒,魏忠贤接着说:“皇太弟朱由检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素有才干,当善辅弼之;皇后张氏温良敦厚,望善待之。”

信王听了直皱眉头,朱由检便说:“这都是写的什么不伦不类的遗诏啊,后边的一看就是有人特意加上去的。”陆遥便道:“人家也是怕你过河拆桥,翻脸不认人啊,先别管这个了,先办正事要紧。”信王便又叩首道:“臣接旨。”魏忠贤便忙过去将遗诏交给信王,然后双手将信王搀起,信王接过诏书揣进怀里,紧接着,魏忠贤与其他人忙跪倒在信王面前高声道:“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魏忠贤便道:“皇上,臣已将偏殿打扫出来,皇上可暂居,待大行皇帝大殓。”信王便道:“甚好,今夜朕就在乾清宫为大行皇帝守灵,内阁依例将"大行皇帝丧礼仪注"速速拟来。”黄立极等忙领旨。

夜间,信王便在乾清宫偏殿休息,顺便为熹宗皇帝守灵,张彝宪伺候在旁,魏忠贤非常识趣的退下了,信王便说:“你去将殿内的烛火都点亮了。”张彝宪便道:“皇上不休息一下?”信王便道:“这宫里只怕还不太平,朕何敢安睡?”张彝宪便道:“按常例,明日为大行皇帝大殓,挪到仁智殿去。想来明日内阁就要拿出"大行皇帝丧礼仪注"和登基流程来了,皇上还担心什么?”

信王看了看他说:“这里里外外都还是魏忠贤的人,朕不得不防。”张彝宪笑道:“皇上原是为此事忧心,臣在宫里这多年,私下倒是认识不少同心同德的,况且,方正化如今不是还管着西苑禁军嘛,皇上怎的倒忘了。”信王这才想起来说:“朕忧思过度,倒是忘了,亏得你提起,不过今夜既已晚了,倒也不急于这一时,说到真正贴心的,唯有你跟承恩了。”

张彝宪忙道:“嗳哦,皇上如此厚爱,折煞臣了,还有一人,皇上倒又忘了?”信王想了很想道:“还有何人?”张彝宪便道:“当年在王府伺候皇上的曹化淳,皇上可还记得?”信王这才恍然大悟道:“你不说朕倒差点忘了,朕记得当年魏忠贤得宠弄权,害死王安,曹化淳也受牵连被发配到南京待罪。”

张彝宪便道:“皇上圣明,曹化淳又是潜邸旧人,自然对皇上忠心耿耿,况且又深恨魏忠贤,若招他入宫,必有雷霆手段,何愁宫中不平。”信王便道:“妙哉,你一会儿便悄悄派人去南京,速速召他回京面圣。”

第二日,魏忠贤便指挥内监为大行皇帝沐浴容颜、括发、更换寿衣,信王便依例行礼,直到午间,便小殓完毕,用过午膳后,黄立极等阁臣便将"大行皇帝丧礼仪注"和新皇登基礼仪面呈上来,信王看后点头道:“几位阁老辛苦了,那就依例照准去办吧。”黄立极等便忙连连称是。

这边正说着,张彝宪进来道:“陛下,康太妃娘娘求见。”黄立极等便忙道:“臣等告退。”信王点点头,几人这才退下,信王便道:“她来可有什么事?”张彝宪便道:“臣悄悄问了刘若愚一声,似乎是为了尊号而来。”信王冷笑道:“以她的德行,大行皇帝都不给她上尊号,她竟以为朕会给她尊号?真是痴心妄想,去跟她说,朕且不得闲,若有事,也等大行皇帝丧仪之后再说吧。”

张彝宪便将信王的意思跟李康太妃说了,李康太妃本来兴致勃勃、意气风发,一听张彝宪所说便如同霜打的茄子,只有低声喃喃道:“白养了,我白养了那些年了,白养了.”

到了下午,便要行大殓仪式,几个太监将熹宗皇帝遗体装入棺材,又在棺前设“几筵”、安神帛、立铭旌上书“大行皇帝梓宫”几个大字,信王、张皇后及诸位太妃、太嫔在棺前致奠,信王等再三祭拜,魏忠贤便道:“起棺!”几个太监便抬着棺材离了乾清宫,往仁智殿而去,信王等便跟在后边随行。

在京文武员及文武三品以上命妇,早已身着丧衣,在仁智殿外的思善门等候,远远的见棺椁来了,便纷纷跪倒,刹那间,哭声响成一片。

太监将棺材放到仁智殿内,信王等又再三祭拜,等祭拜完毕后,黄立极等便上前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请殿下以国事为重,且置悲恸,继皇帝位。”信王便道:“孤何德何能,还请诸公另择良主。”黄立极等又道:“殿下奉天承运,仁孝无双,可堪大宝。”信王如是推辞几次,黄立极等只是一味劝进,最后,信王才道:“既然诸公不以孤浅薄,孤便奉大行皇帝遗旨,继承大宝。”黄立极等这才跪下道:“皇上圣明,钦天监已选定,明日为黄道吉日,正是登基的良辰吉日。”

魏忠贤便又上前道:“请皇上移驾中和殿。”信王便上了轿撵,众臣跟随在后往中和殿而去,信王到了中和殿,接受百官叩拜,信王便道:“诸位爱卿这几日辛苦了,望诸位爱卿与朕勠力同心,一体为公。”众人这才又叩首,待此礼结束,才跪安散去。

唯独留下魏忠贤和黄立极,黄立极便道:“皇上,内阁为大行皇帝上谥号为悊,庙号为熹宗,还请皇上示下。”信王便道:“依内阁所奏,另外,加刘康太妃为宣懿太妃,居慈宁宫,掌太后印玺;加张皇后为懿安皇后,居寿安宫;正妻周氏册立为皇后,居坤宁宫;妾田氏封为贵妃,赐居翊坤宫;妾袁氏封为贵妃,赐居承乾宫。”

信王说完后,魏忠贤和黄立极面面相觑,魏忠贤便道:“皇上,奉圣夫人今现居永寿宫,不知皇上如何处置?”信王便道:“那魏公公以为如何?”魏忠贤忙道:“臣不敢,只是大行皇帝在时,对奉圣夫人甚为尊敬.”信王便打断他说:“祖宗之法,可有乳母久居宫中的祖制?”魏忠贤一时语塞,便道:“这,这,这倒是没有”信王便道:“那就依例挪出宫去。”魏忠贤无法,出了一身冷汗,只得遵旨。

当天夜里,京城下了一夜雨,第二天,天气格外凉爽,整个皇宫被清洗的甚是明亮,众臣跪倒在太和殿广场,信王一步步走向太和殿,走向高大的龙椅,走向帝国权力的巅峰。

信王坐在龙椅上,太和殿广场上乌泱泱的群臣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魏忠贤便拿着圣旨出列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先皇骤崩,归于五行,朕承皇天之眷命,列圣之洪休,奉大行皇帝之遗命,属以伦序,入奉宗祧。内外文武群臣及耆老军民,合词劝进,至于再三,辞拒弗获,谨于今时祗告天地,即皇帝位。深思付托之重,实切兢业之怀,运抚盈成,业承熙洽。兹欲兴适致治,必当革故鼎新。事皆率由乎旧章,亦以敬承夫先志。自惟凉德,尚赖亲贤,共图新治。其以明年为崇祯元年。大赦天下,与民更始。钦此!”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诏书宣读完毕,众臣又三跪九叩,齐声颂圣,魏忠贤又接着展开另一份诏书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朕登基,加康太妃尊号为宣懿太妃,居慈宁宫,掌太后印玺;加张皇后尊号为懿安皇后,居寿安宫;正妻周氏册立为皇后,居坤宁宫;妾田氏封为贵妃,赐居翊坤宫;妾袁氏封为贵妃,赐居承乾宫。余者仍居寿康宫,以承孝道。钦此!”

这一天,正是天启七年八月二十四日,大明王朝的崭新一页正徐徐展开,朱由检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问道:“先生,我,我该先干点什么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