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荡寇传(一)》(15) - 荡寇传 - 潘景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荡寇传 >

第二十一章《荡寇传(一)》(15)

众英雄集结石砬子议大计起来灭敌寇

险峻的大山,茂密的树林,像一把天然巨伞,苏坤逃出来的兄弟们掩护起来。在茫茫林海深处苏坤带着兄弟们停下来休息,望着满身是血面目惊慌的四十二位弟兄苏坤眼含热泪。他悔恨自己不该向颜德妥协,如果彻底听吉林的话怎么能有这样悲惨的结果。几代人经营的山寨没有了五百弟兄丧生了,这样巨大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苏坤心像刀绞一般,举目仰望大山迷茫惆怅。此时只有一条路,就是带着残余的队伍去石砬子。幸亏是听了吉林话,还有三百押运粮草的兄弟们尚在。苏坤强打精神,让熟悉山路兄弟前边带路,翻山越岭向石砬子前进。清水清绺子遭遇这场毁灭性灾难,吉林早已经料到,但是没有预想到来得这样快,这样残重。在吉林的想象中的凭苏坤的能力不会遭此大劫。就在鬼子炮击清水河山寨的同时,吉林派胡刚和赵黑塔帅百余战士,前去接应苏坤队伍。二位大队长一路人急马快,当他们赶到清水河的时候,看见的山寨被夷为平地只剩一片废墟,鬼子们已经撤去了。胡刚和赵黑塔商量后把战死几百人的尸体抬到陷坑里埋葬了。然后趁着月夜,急速返回石砬子向吉林报告。吉林听了二人报告后忙问遇难人里有没有苏坤的遗体,赵黑塔告诉他只看见颜德的尸体,死人堆里没有苏坤。

吉林喘了口粗气对大家说,苏坤没有死,一定是带着兄弟们突围出去了,然后派刘大队和赵黑搭各带一队战士去寻找苏坤。

洪九天带红雁、万才顺离开蘑菇岭后,直奔石砬子。四人路上晓行夜宿,行进中到了于家圩子于庆家中,于庆当然要好好的招待几位远来的客人,备了好酒好菜。谁知一夜后清晨起床红雁头疼不止,浑身发热突然病倒。于庆让家人从很远小镇上找来大夫,大夫诊断红雁患了伤寒病。于庆好言求大夫开个好方子,快快治好红雁的病。这位郎中很识人情,在于庆家坐诊三日。每天亲自给患者调理,红雁的病情果然大有好转。用大夫的话说这叫病来的急,治疗及时好得也快。三日后大夫给红雁留下几大包子草药,叮嘱于庆家人好好煎熬,按时给病人服用,等十日后定能病去如初。果真十日那天的红雁浑身有劲,行走自如和病前一样。十天可把洪九天、常山和万才顺急坏了。病人好了,他们三人嘴角边起了大泡。洪九天向于庆老人提出明天赶路,老人再三挽留也劝不了他们,只好准备菜饭送他们明天启程。临行前于老人家叮嘱洪九天向女儿、女婿、儿子、捎个口信,让他们好好的跟着抗日队伍打鬼子,等抗日胜利后回家来给自己生孙子,洪九天带着老人家的口信,一路直奔石砬子。

天过半晌洪九天四人又翻过一座大山,前边又是一片密林,常山对这里路熟,他告诉大家林中路窄再前往走就是清水河。大家都走累了,红雁建议坐下来歇一歇脚,几个人便就地坐下休息。突然从林子里钻出一个人,这个人看见前边坐着几个人,立刻又钻进林子,洪九天眼睁睁的看见出来的人又钻进林子,他吩咐常山等人不要动,自己冲来人的方向进林子追去。洪九天追了一会听听到前边传来对话的声音,“你看见那边坐着四个人,是什么样的打扮。”洪九天听此人声音十分耳熟,立刻原地不动只听另一个回答说:“他们穿的是便衣,带着狐狸皮帽子,其中还有一个女人”“怪了,这里怎么能会有女人,你是不是没看清楚。”又是那个熟悉的声音在说,洪九天猛然间想起说话的是苏坤。他是上次追野猪时见过苏坤和他交谈很久,一定没错。洪九天想迈步出现在苏坤面前,又怕他手快开枪击中自己。于是大声喊了一声:“那边的人可是苏坤大哥吧?我是洪九天,”苏坤当然记得洪九天的名字,听喊声也是洪九天的声音,心里很纳闷他到这里来干什么,难道是接自己的?立刻回话:“洪九天,我是你苏大哥,露面吧!洪九天哈哈笑着站在苏坤面前。

苏坤在这种险恶的境况下,见到洪九天格外高兴,他上前抱住洪九天,像见到久别亲人一样呜呜的哭起来。洪九天被他哭的莫名其妙忙问:“大哥,我们不是好好的,你哭什么呀”苏坤停止了哭声,慢慢的把山寨被鬼子炮击的经过简要的告诉洪九天。洪九天听后不由打了冷颤,他做梦也想不到清水河绺子的命运,同飞云寺一样的惨残,都遭到鬼子的血洗,洪九天一时不知道该怎样安慰苏坤。此时的苏坤是那样的激动浑身的血液上涨,脸热得发烧。半晌苏坤说:“悔不听吉林的话让颜德坏了大事,要是消灭了那些掉进陷坑里的鬼子之后就转移人马,也不至于遭到鬼子的炮击。”洪九天看苏坤难过的样子,不能多说瞒怨他的话,抬头望望太阳,说:“天已过午,和我们一同赶路去石砬子吧。”苏坤叫起的十二名弟兄,随着洪九天走到林子边上见到常山、红雁,由万才顺,众人一同起程。正在行走之间对面飞来一队人马,苏坤等人定眼一看来人是刘大队。大家赶上去相见。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刘大队把众人带回石砬子。

苏坤余部聚到石砬子,这是山里抗日武装又一次集结。经过同日寇几次战斗,虽然抗日力量伤亡较大,毕竟给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就抗日斗争的形式而言极大的鼓励了游击战士们的斗争情绪,同时争取了苏坤三百名壮志加入抗日游击总队。刘大队仅存不过百人胡刚也只有四五十人,赵黑塔也不过一百二十几人,不能称之为大队,安改制为中队,原来抗日总队名称改制为抗日游击大队。这样顺序刘大队为一中队;胡刚为二大队;赵黑塔为三中队;苏坤人马三百之多,他自己愿意编成四大队。吉林和洪九天更是赞同,双手欢迎苏坤从此成为抗日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苏坤人马改编为游击大队第四中队,要是庞刚政委还在,有关组织纪律方面的工作就不必吉林操心,可是政委牺牲了这个工作要由吉林来完成。他向苏坤讲了抗日队伍的纪律和章程,尤其要严格教育战士们去掉的恶劣习贯和不良风气。吉林向苏坤指出各中队的同志们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阶层,要加强团结,统一意志,听从大队部领导和指挥,尤其是在战斗中要绝对服从大队的指挥。苏坤对吉林的话认真听取,仔细琢磨。表示一定带兄弟听从大队的指挥,打出一个样来为死去的兄弟报仇血恨。

吉林同苏坤交谈之后洪九天派人请来刘大队、赵黑塔和胡刚,吉林等几位坐好之后开门见山的把队伍编制整顿的意见讲给三人,并征求各位意见,三位大队长一致同意吉林的意见,认为这样更有利于行动。吉林微笑着对刘大队说:“从现在起就不叫你刘大队了,就叫刘中队吧,等抗日胜利后给你起个好名字就让刘大脑袋这个名字告别吧!”吉林的话让大家哄堂大笑。紧接着吉林把苏坤被改编四中队的决定宣布给大家。多了一个中队,抗日力量就壮大了许多,又何况苏坤带来的人马最多。大家热情的欢迎苏坤队伍,洪九天补充说,项春雨去九龙沟后一直没有联系,如来和上级党组织联系上之后,他们队伍的编制安听组织的安排。吉林及四位中队长同意洪九天的意见。就中队长都在,吉林学习庞政委的做法,给四位中队长开个思想工作小会,从抗日救国的意义讲到改造士兵旧习作风,又讲到整个游击大队的纪律和团结问题,等等许多细小之事,大家没想到吉林会有这样突出的工作和领导能力,对自己的游击大队产生了凝信力。

吉林抗日游击大队,指战员共计七百余人。吉林命令队伍白天隐蔽休息,早晚进行操炼。同时对官兵分别进行思想和组织纪律,以及抗日救国重大意义的教育。同时派侦察员探听鬼子队伍的行踪等情况。整个游击大队处在养精蓄锐的状态中。

东少缺和野子两个团扎营在棉帐篷里,他们虽然获得一点便宜,但总伤亡也很惨重。东少缺把战况如实报告给司令部,司令部研究了他的报告后,就整个侵略东北的战局向东少缺和野子发号施令。命令东少缺、野子两个团对大山进行一次大规模搜查清剿,这次行动务必在十天之内完成。剿山任务完成后队伍撤回原部。司令部作出这样决定的重要依据是东北的时候将进入高寒阶段。鬼子士兵再住在帐蓬里会被冻死。尚未剿灭的抗日力量可以明春继续剿灭。

东少缺接到司令部的指示,高兴的狂跳起来,因为他早就害怕再无休止的住在帐篷里会被冻死,为了准时撤出山里,他加紧了搜山剿山的进程,争取更早地收兵回城。

随队为天皇盗取宝参的山野一夫和刘斗,知道队伍不久将撤回命令,更加惶惶不可终日,宝参没有寻到,归队将会受到上边的严历指责或者遭到惩罚。二人彻夜不眠思考着寻找宝参的办法。刘斗在床上辗转反侧,想起古观和九台道人,莫非宝参能藏在古观。还有十天就要随鬼子回城了,不防去古观弄个明白。刘斗把想法讲给山野一夫。山野一夫认为刘斗的想法切合实际。两人向东少缺要了十几鬼子兵,去古观寻宝。

东少缺行动很迅速把队伍编成十几支小队,分头向山里搜查清剿。鬼子的行动被我侦察兵及时发现,侦察战士向吉林报告鬼子搜山情况。针对鬼子的行动,吉林立即召开中队长会议,研究消灭搜山的鬼子。

会议讨论的很热烈,几位中队长提出了不同消灭鬼子的战斗方法。刘中队建议把自己的中队分成小队,隐蔽在林子和陡崖边上,等搜山敌人靠近将其歼灭。洪九天赞同刘中队的做法,想出把隐蔽的队伍分成犄角之势,一队出击,其他小队协同作战,集中力量短时间消灭鬼子后迅速撤离阵地。吉林集中了刘中队和洪九天的建议,做了最后部署。把四个中队七百人,分成二十个小队,每小队三十五人为一组,埋伏在陡峭和重要山口处,等鬼子进入伏击圈后集中火力全面歼灭,再速战速决撤出阵地,绕道回营地。吉林命令各小队战士守株待兔,不能寻找鬼子打仗,要突然袭击敌人。把敌人打惊了,打乱了,搜山时前进一步都让他感到心惊胆战。

吉林布置之后,洪九天又具体明确一下,二十个小队分为四个出击小组,刘中队为一组长,胡刚为二组长,三组长赵黑塔,四组长苏坤,洪九天强调指出苏坤的战士有很多被编入刘中队,胡中队和赵中队指挥的小组里,必须听从刘、胡、赵的指挥,如果乱来按军法从事,绝不姑息。苏坤当即表示一定能教育好自己的战士,服从大局,听从其他首长的指挥。

第二天黎明之前,吉林命令四个行动小组二十个小队的战士进入阵地,埋伏在敌人要出现的山口及陡崖边下。给搜山剿林的鬼子布下了天罗地网。

鬼子一连搜山三天,没有进入游击队的伏击地。吉林叮嘱各中队一定要蹲住点,不可焦躁,鬼子很快就会钻进我们的网里。就在第四天中午,东少缺搬动手指对小野说,我们一连三日搜山,没有看见一个马胡子的影子。如果今天再没有发现胡子,这说明他们已经被我们给打散了,躲到旮旯胡洞去猫冬了。我们就可以班师回朝,离开这鬼地方。野子早就盼望着东少缺说这句话,更恨不得一下子离开这座鬼门关。虽然同是团长,东少缺受令领导野子。刚才东少缺的话让野子十分兴奋,对东少缺说:“尊重的阁下你受司令部的重托,领导某人打漂亮仗,给我们大日本建立了卓越的贡献,班师回营后司令部将会大大酬劳和提拔你。”东少缺听了高兴的狂笑起来。他走进野子身边,拍着野子的肩膀头兴致勃勃的说老弟,你团在这次战斗中同样功不可灭,我一定向上级请求给你记功。二个人正在相互吹捧着,远远传来激烈的枪声。东少缺狂妄的笑起来对野子团长说:“老弟,消灭马胡子的枪打响了,这次可大功告成,鞭打金凳,凯旋而归。”他的话音落下不到二十分钟,一个鬼子侦察跑来报告,前边突然钻出三支队伍把我们一个连队吃掉了,这三支队伍打赢后已经无影无踪。东少缺忙问侦察兵马胡子去向何方?侦察鬼子低头说不清楚。

刚才是刘中队的第一组三个小队战士,在响马河岔道口上消灭了一支一百二十人的搜山鬼子。刘中队打得漂亮,一百二十个鬼子全被歼灭。胜利后刘大队率战士们从鬼子身上搞下武器弹药,抄道赶回石砬子向大队部交令。就在东少缺急忙通知各小队撤回的时候,又分别从不同的两个方向传来更猛烈的枪声。苏坤和胡刚率两组战士向进了伏击圈的鬼子展开猛烈的射击,鬼子遭到突然袭击顿时惊慌失措,企图组织反击,可是战士们的火力太猛烈,都是百发百中的神枪手,鬼子的死尸倾刻间都拌脚了,这时鬼子被打的懵头转向,抱头鼠蹿。战士们凭借有利的地势和密林作掩体,如虎添翼,仅仅几分钟内,两组战士共击毙鬼子一百多个,按照战前吉林的指令,两组战士搞到鬼子的武器弹药,迅速撤离阵地回营交令。当东少缺派来的援兵赶到的时候,看到的只是百条死尸。援兵回报东少缺阵地没有一具马胡子的尸体,气得东少缺大发雷霆。仅仅是一会的功夫鬼子就伤亡三百多人,东少缺望着丛山峻岭和密密的林仰天长叹,然后率队赶回营地。

赵黑塔率三个小队埋伏在陡崖边上、形成一个口袋阵。敌人一旦走进来是有进无出。他们从黎明一直等到过午,听到的是兄弟队伍战斗的枪声。战士等得心里直痒痒,可鬼子不上钩有什么办法。就在战士们急不可待的时候,一队奉命撤回的鬼子再离赵黑塔不足二百米的地方路过。鬼子踏雪声和乱七八糟的说话声,传到赵黑塔和战士们的耳朵里。赵黑塔再也不能等待了,在没有弄清敌情的情况下,冒然下令向鬼子发起进攻。战士们早就等级急了,听到命令立刻从隐蔽地冲出来,向鬼子射击进攻。

鬼子听见突然传来的枪声和呼喊声,立刻停止前进向战士们还击,这支鬼子大约有二百多人,他们又有精良的装备,使赵黑塔小组不能靠近,双方展开了对击。尽管战士们枪射的准,可是寡不敌众,在鬼子火力的强压下有十多名战士牺牲,赵黑塔一时攻下敌人,又处在波动的战斗中,悔恨自己不听吉林的话,不该跳出隐蔽地主动寻找鬼子打仗。目前只有一条路就是保存自己立即撤出战场。赵黑塔果断的指挥三个小队立即撤出战斗。鬼子见赵黑塔撤下去,立即组织追击。在撤退中赵黑塔十分被动,冲上去的鬼子击中的十几名战士,在十分危急之时,赵黑塔命令一小队断后阻击。

一小队长王兴在阻击鬼子的战斗中同二十几名战士壮烈牺牲,幸存的战士钻进密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