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荡寇传(一)》(28) - 荡寇传 - 潘景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荡寇传 >

第二十八章《荡寇传(一)》(28)

进山人不幸遇贼子真英雄雪恨蘑菇岭

深冬,冰封大地,雪覄峻岭,气温骤然直下,大山林海被抛进冰窖。密林中的群兽无法逃避寒冰的敲打,躲藏在洞巢里。太阳光射透密林时偶尔有飞禽钻出巢窝抖动着羽毛,晒晒瑟缩的身子,展展翅膀,不时发出嘎嘎的尖叫声。这种虽然很难听的音响,也仿佛给大山增添一点活气。响马沟的山寨已被轰炸成一片废墟,往常缕缕的炊烟不见了,绿林汉子们醉酒时划拳的声音已被群山吞没,留下的只是狂荡的记忆,和豪放远去的音容相貌。拐湾子和响马沟交叉处密林边上,那座低矮的茅草房,仍然在冰天雪地中拼命的挣扎,时尔有几只乌鸦在它的脊盖上蹦跳,显得苍茫和凄凉。小屋内临时的主人刘斗和山野一夫,在古观差点丧生,若不是九台道人施仁德发慈悲,他们早已弃尸野外被狼撕吞。刘斗的手被钉子穿个洞,又被嘎巴一场大火差点送上西天,能幸运的逃过两场灾难,俩人就已经庆幸不已,更加坚定了他们夺回宝参的决心。两个人像是熊蹲仓一样,守在风雪飘摇的草屋里,无时不在琢磨着用什么办法或什么样的手段弄回宝参。今天刘斗觉得手已经没有什么大问题了,又上来几分精神,唤山野一夫同他一起到附近林子转转,也好通通风透透气。山野一夫在屋子里憋得很难受,巴不得和刘斗出去吸口新鲜空气。两人穿好衣服一前一后向林子里移动脚步。

林子边上的雪更厚,走起路也很慢。俩人慢慢的把小屋甩在背后,走出大约又二三里路远,前边有二棵树桩露在雪的上边,树桩后边是密林又很挡风,阳光照来这里很温和。刘斗唤山野一夫一同坐在一个木桩上歇腿,也好晒晒阳光,在这寒冷的林子里也是很奢侈的事。

忽然从西边传来马踏雪发出的咔咔咔响声,刘斗对山野一夫说有人骑马过来,山野一夫点点头表示自己也听到了声音。是什么人大冷天到这雪狱里来干什么?刘斗心里想,不是胡子就是打猎的人。他低声对山野一夫说,这个季节能到此处来的人绝非等闲之辈,我们还是躲起来也少招惹是非。山野一夫当然听刘斗的话,自己以为也有道理。于是两人急忙钻进身后林子里隐蔽起来。

从西边走来四个骑马的人是护送雨先,找吉林的沈祥和他的两个师弟。他们四人出了城一路打马扬鞭,向长白山赶来。他们先到拐湾子,哪里的山寨成了废墟。四个人又奔响马沟的山寨,让他们看到的和拐湾子一样,他们失望了。响马沟不能停留,去什么地方呢?沈祥记起吉林的话,在盘龙洞有圣凤兄妹的家。于是四个人孤注一掷奔向盘龙洞。去盘龙洞的路线沈祥从吉林口里知道,他能隐隐约约的记得,万万没想到今天是他们唯一的去路。四个人离开响马沟,沈祥按照记忆中的路线向盘龙洞方向行去。

四个人催马走到刘斗刚才歇脚的树桩前,沈祥见此处背风又有阳光照来,对大家说马累了,该打尖了,这里地势很好,就此歇息一会。大家的感觉和沈祥一样,同时从马背上滚下来,坐在树桩上歇脚并交谈着。

雪地上留下刘斗和山野一夫的脚印,沈祥望着雪上的脚印对雨先说,这里有人来过。还没等雨先说话,施才说:“山里边猎人多,什么时候都有人走。”王全接过施才的话说:“不管那么多了,我们歇一会就离开。”听了施才和王全的话,大家谁也没有把这几个脚印放在心上。停了一会施才问沈祥去盘龙洞的路线,沈祥告诉他去盘龙洞该怎样走,并且说从古观的后边有一条抄道去盘龙洞,可以少走几十里路,但是那条道山高坡陡行走困难。王全同意走抄道,山再高坡再陡也能克服。大家的想法和王全一样,能少走几十里路可以节约很多时间。王全忽然很好奇的问沈祥,听说吉林有颗千年宝参珍藏在古观九台道人那里,不妨去观赏观赏,也饱饱眼福。听了王全的话施才也来了雅兴,劝沈祥带大家去古观看宝参。

沈祥思考片刻微笑着对大家说:“我们还是抓紧赶路吧,那株宝参不也就是一株人参么,说是有千年,就是万年我们看它几眼,又能怎样,九台道人年纪也大了,我们就别去打扰他了。再说宝参已经被送到蘑菇岭,是常山和红雁送去的,那是飞云寺被烧以后的事。”

这正应了“屋里说话墙外有人听”这句话,沈祥四人的交谈被躲在林子里面的刘斗俩人听的清清楚楚。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刘斗听了四个人的话,得到了他做梦都想得到的准确情报,真是如获至宝一样高兴,他把屁股紧紧的贴在地上,恐怕弄出一点动静被外面人听见。

沈祥四个人休息大约又二十几分钟,然后骑马继续赶路。沈祥走开几百米以后,刘斗的主意想好了,他对山野一夫说:“刚才四人的交谈告诉我们,宝参在陀山蘑菇岭棒槌老头那里。现在九台老道和老和尚还在古观,正是天赐我们的良机。速去蘑菇岭寻回宝参,待拿到宝参后即刻回城交给总部,这是首功一件,其二吉林这伙抗日分子都聚在盘龙洞,去盘龙洞的路线也听到了,再带皇军去剿灭他们,又立了功,还愁去不了东京享受富贵。”山野一夫听了刘斗的话,更是喜出望外,俩人当即起程去蘑菇岭。

崇山峻岭竖冰悬挂崖间,皑雪掩映群峰,卧虎滩上长白山抗日游击大队的战士们,冒着凛冽刺骨的寒风,在操练刺杀鬼子的硬功夫。但见刀光剑影喊杀声声,震动山谷,回荡林间。吉林一副威严不可侵犯的姿式,在严格的巡查各中队操练情况。他从胡刚中队走过,看见胡刚正在指挥战士们认真的样练枪法,很满意的向胡刚点点头。几步跨到刘中队身边,刘中队正在给战士们表演刺杀的动作,他双臂伸直钢枪握在紧,猛力的刺向前方,随着他一声铿锵的喊杀声,把前边的脚跺在地上,真是威武之极,若是对立面看一个鬼子早已胸口溅血。吉林望看刘中队教练战士认真严谨的劲儿,很是敬佩,一个绿林汉子能走出山寨,投身于抗日洪流中实在可贵。

吉林在刘中队前停下脚步,刘中队急忙喊了声大队长迈上去,两人热烈的交谈。吉林怕分散战士们操练的精神,把刘中队叫到一旁刚要说什么,小伙计跑来报告,蘑菇岭捎来信,九台道人有事让吉林速去见面。吉林愣了一下忙问小伙计:“是什么人捎来的信。”小伙计说是飞石崖的人去蘑菇岭打猎,见到了九台老人特带回口信。

吉林急忙带小伙计赶回大队部,圣凤把小伙计的报告向他重复一遍。既然是师傅要见自己,只能从师命去蘑菇岭拜见老人家。吉林看看天色离中午还早着呢,他算计一下去蘑菇岭的里程,估计天黑之前肯定能赶到。立即让小伙计备三匹马,让他和圣凤同自己一起上路。

小伙计很快从马棚牵来三匹马,告辞大队部里的同志,带着两只大黄狗驰跨林海雪原,向蘑菇岭奔去。

三人在马上只见:林海后退影绰绰,崇山峻岭斜身过。

两只黄犬踏雪溅,六匹马蹄雾腾云。

马飞风卷林涛吼,犬蹿山崖壁峭寒。

英雄跃出盘龙洞,蘑菇峰岭斩凶顽。

三人一路马不停蹄,在太阳遁去大山的时候来到群峰叠岚,峭崖陡壁的陀岚山蘑菇岭。九台道人坐在热炕上拈手算着时间,他望着窗外对仙逸长老说这个时候吉林快到了。棒槌老人陡坐在他的对面,含笑说:“亲人乃心心相通,弟子是师傅的心肝宝贝,牵肠挂肚,你这一天也没放下吉林。”九台道人噗嗤的一声笑了,向仙逸长老微微点头。这时窗外传来马蹄踏雪的声音,俩人不约而同说:“他来了!”

吉林三人到了小院甩鞍下马,把马栓在木栏上,两条大黄狗也累了趴在马的身旁。小伙计上前轻轻叩门,屋里即刻传来棒槌老人的声音:“一定是吉林,进来吧。”吉林迎声推门而入,小伙计和圣凤紧随其后。

吉林迈进门槛,急忙双手抱拳跪地施拜师傅。圣凤、小伙计也随拜二老,二位老人接礼后,急忙把三人让到座位上。还没等吉林问师傅有何指教,九台道人向吉林表白说:“现在国家有难,外强入侵,就连这隔绝世外的深山老林和飞云寺也遭到豹狼的洗劫,东阳鬼子烧了飞云寺,仙逸老人也怒火满胸,要云游天下,再去嵩山少林寺招收门徒,以效忠于国家,驱逐外寇。古观又遭刘斗带领的鬼子踏践,因不忍鬼子的凌辱杀了他们十多人,古观日后定遭洋人报复,所以也离开大山同仙逸老人一同去少林寺,不遗余力教练弟子,以图报孝国家。”老人喘了一口气接着说:“今天把你叫来只为宝参一事,为了捍卫这株国家的宝参,历经艰险磨难。现在我们即将离去,已由你棒槌大叔把宝参珍藏存放在陀岚山蘑菇岭险峰一处石洞中。叫你来同你棒槌大叔一起见证一下宝参尚在。并非是不相信你棒槌大叔,而因他年岁已高,若百年之后你不知宝参珍藏在什么地方,岂不是又遗之,怎么能还于国家。”九台道人话到此停下来,看了看棒槌老人,棒槌老人望着吉林说:“你师父言之甚是,待我带你到峰上的石洞瞧看,你一定要牢记藏参的位置。”吉林听了频频点头答应。

傍晚,九台道人、仙逸老人同棒槌老人带着吉林、小伙计、圣凤去陀岚山顶峰的是洞中见证宝参。

陀岚顶峰巍峨耸立,在一处石崖下有一个天然的见方石洞,石洞宽窄就像给装着宝参的石匣量体裁衣一样,石匣放在里边风刮不着,雨淋不着,真乃鬼斧神工之杰作。更重要的是寻常人没有攀援上去的本领,也只有像九台道人、仙逸老人和吉林这样的武功高超的人才能飞到洞口处。棒槌老人的任务就是牢牢记住洞口位置,这也就是他神圣的责任。

棒槌老人站在顶峰脚下,用手指着顶峰石崖边的洞窟,告诉吉林石匣就存放在石窟里。吉林举目凝望着顶峰的石窟处,心里赞叹不已,九台道人真是世上绝双的高人,竟然把保参送到巅峰的石窟洞里。

天渐渐黑下来,夜幕垂下,蘑菇老人小屋的灯光是整个大山中最亮堂的地方。此时吉林坐在灯前劝说师傅和仙逸老人留下来帮助游击队训练战士们,教给战士们武功用在战场杀日寇。

二位老人终于被吉林抗日救国之举感动,答应吉林的请求决议留下来。吉林为二位老人能留在队伍里十分高兴,把队伍现在天天操练习武的情况讲给二老。这一夜只有小伙计和圣凤各自睡在梦乡之中,吉林同三位老人通宵达旦一夜未眠。

冬日里的阳光十分昏黄,寂静的大山格外空荡。严寒天气咄咄逼人,天地之间冰川雪罩恰似童话中的仙境一般。小伙计放下饭碗后习惯马上去大便,他蹲了一会儿屁股被冻得贼疼。急忙提起裤子扎腰上。他扎好腰抬头望去,忽然看见两个全身挂满白霜的人向小屋走来。小伙计急忙把身子隐藏在墙角一边,仔细瞧看来的是什么人。两个人走近了,小伙记不由吃了一惊。刘斗和山野一夫怎么摸到蘑菇岭来了!小伙计急忙钻进屋子里,冲着屋子里的人惊讶地说:“刘斗和山野一夫摸上山来,已经到了屋子跟前。”

刘斗和山野一夫来了,大家都很惊讶。九台道人沉着的对大家说:“刘斗来了,这是天数。前几天在古观我饶了他一条狗命,今天找上门来,真是自投罗网。此人贪婪之心不改,还要继续作恶,死心塌地的想把保参弄到日本人手里。吉林,把他交给你吧,你为父兄报仇的时候到了,就送两个贼子上西天吧!”

吉林早已经咬牙切齿,仇人送上门来岂能放过他们。他系了系腰带正要跨出门槛。仙逸师长向吉林挥挥手说:“且慢,报仇已经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但是不要大意,小心山野一夫手里的暗器,不能让他们死在这小屋前边,把他们弄到石峰下面去死,也好给我们看守宝参。”吉林明白老人的用意,点头答应着跑出去。

刘斗、山野一夫已经到了小屋的房檐下,被吉林厉声喝住:“两个贼子休走。”刘斗抬头一看是吉林立在对面,吓得倒退几步毛骨悚然。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吉林会在这里,心里叫苦,这回可糟了。在古观九台老头放了自己一马,吉林是不会放过自己。此时吉兴、吉旺的脸立刻出现在脑海里,真是冤家路窄,刘斗处于绝望的状态中。山野一夫也被眼前这个怒发冲冠的小伙子吓得胆战心惊,向后退了几步。

刘斗看看身后,似乎在寻找逃路。这旷荡的大山向何处逃,想跑掉是万不可能的事,绝望中刘斗多出一丝念头,反正都是死,凭自己的三招五下还有山野一夫在,两个人打一下或许还能转危为安。刘都打打精神,对山野一夫说:“上。”两个人一同扑向吉林。

当刘斗俩人离吉林仅有几步远时候,仙逸长老高喝一声:“慢,先停一下再斗。刘斗,你死已成定局,有几句话告诉你,让你死个明白。”老人捻动胡须走近刘斗说:“你可曾认识我吗,我就是飞云寺的仙逸。你为了盗取宝参勾结日本鬼子,烧了我的庙宇,今天又撵到蘑菇岭,真是可恶透顶的贼子汉奸。我告诉你宝参就在陀岚山顶峰的石窟洞里,你可以看看宝参。在你临死之前满足一下你的贪欲。”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这时九台道人已经站在刘斗的对面,对着苍天大笑两声,冲着呆如木鸡的刘斗、山野一夫说:“两个贼子强盗听着,让你们临死之前光顾宝参一眼,也算上天对你们的恩赐。”然后转过身对棒槌老人说:“劳驾你带上两个狼豹去顶峰吧。”

棒槌老人蔑视的看了看刘斗,用叽弄的语气对着刘斗说:“刘大兄弟,你对宝参情有独钟,一追就是二十多年,今天就让你看上最后一样吧。”

棒槌老人走在前边,刘斗、山野一夫紧随其后。吉林、九台道人、仙逸长老、小伙计和圣凤也随之而来,众人来到陀岚山顶峰脚下,只见:

层层叠叠不弱雄伟之势,恰似蘑菇形状又陡峭不弱。

群岭之首百峰之巅,巍峨突兀耸插云端。

百鸟绕峰盘飞,唯恐触头断翅折膀。

险峻之势不减五岳之威,凌云之魂磅礴苍天。

众人立在陡峰之下显得渺小甚微,其影如同斑点绰动,九台道人望着陡峭耸立的主峰,手指影绰不清的石洞对刘斗说:“你要的那株千年老参就藏在石壁洞里,你若有长翅之功方可得到它,否则都是徒有虚劳。如果想看它一眼本道人可以一揽云天给你取来。”刘斗站在高耸云天的峰下,早已胆战心惊,他的奢望已化为泡影,别说企盼得到宝参,就连看宝参一眼的勇气也已经荡然无存,若知现在这样体无完肤,何必当初兴师动众舍命寻宝。

九台道人不见刘斗和山野一夫答话,哈哈大笑两声,只见他纵身飞起,步履空中如同平地,身轻似燕,敏捷如鹰,仅几个盘旋就攀援石壁墙边。轻落足履,双臂伸向石洞轻轻取出石匣,然后将石匣夹在腋下,俯身悬岩峭石,足踏云空,翩翩身姿,飘然落地,将石匣放在众人面前。

石匣落地,吸去众人目光,一股清香之气顿时扑面入鼻。刘斗、山野一夫见到石匣四目呆滞,恨不得抱起石匣腾云驾雾离开此地,可惜他们二人没有九台道人的本领,望着石匣不敢妄动。

九台到人手指石匣,口里谴责刘斗和山野一夫的卑劣行径,和丧心病狂出卖国宝人参的罪恶。刘斗听着九台道人的谴责,脑海里出现自己幕幕的罪过,杀死吉兴、吉旺父子,害死红杏,炮轰响马沟,火烧飞云寺他终于在强大的威慑下崩溃了,瘫坐在主峰下,面如土色坐以待毙。山野一夫望着石匣,看着眼前寻乎不凡的几位高人,他绝望中本性难移更加疯狂,伸手掏出手枪,枪口直接指向吉林,就在这一瞬间,仙逸人二指一动。飞镖射中山野一夫。刘斗见山野一夫倒在地上,心在想山野一夫一命呜呼了。出于最后的挣扎,猛的甩出袖口里的暗器飞刀,吉林见他甩动胳膊一步跨出踢在他的肩上,用力一踩,刘斗趴在地上口里喷出血。

山野一夫和刘斗趴在地上,一动不动,样子是死去了,吉林和仙逸老人、九台道人望着地上强盗,都会意微笑着。吉林长出一口气,父兄之仇总算有了了结。仙逸问吉林,宝参应该放在那里最为安全,吉林瞧了瞧趴在地上纹丝不动的山野一夫和刘斗,对九台道人说:“师傅决定。”九台道人思索片刻,凝望顶峰,对吉林说:“暂且国事为主,眼下强盗尚在,还是把宝参存放珍藏在顶峰的石洞里吧。”吉林听后回师傅说:“那就有劳师傅再攀援飞跃顶峰了。”九台道人含笑点头,只见他把石匣端在怀里,如猿攀杆,轻盈似箭飞上顶峰,把石匣轻轻的放在石洞里,然后倒立躯干,时而双手帖在石壁上,时而径直滚动,刹那间身子飘然立在吉林和仙逸老人面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