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荡寇传(二)》(10) - 荡寇传 - 潘景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荡寇传 >

第四十三章《荡寇传(二)》(10)

夺宝盗贼举兵进山盘龙洞撒天罗地网

从东京飞往新京的飞机上,坐着两个武功高超的日本武士。两个人是同胞兄弟,细瘦鹰眼弯钩鼻子留着一绺八字胡的是胞兄岗村一,另一个是岗村一的胞弟岗村五,两人除了兄比第高三寸之外,其余之处如同是一个模子的翻版。岗村一和弟弟岗村五受天皇的重托,飞往新京同山野一夫完成抢盗千年老参的重要任务。飞机在银浪铺平的白云上飞翔,平稳的程度要比奔跑在钢轨上的列车稳当许多,这也让岗村一弟兄俩人激荡的心情安静一些。飞机马上就要降落到异国的土地,距完成天皇授给使令的时间越来越逼近。更准确的说给堂兄岗村二、岗村三、岗村四报仇雪恨是指日可待。岗村一兄弟俩人从座位上立起身子,伸伸胳膊,挺挺腰,长长嘘了一口气,然后慢腾腾的坐下自己位置上边,岗村二、岗村三、岗村四惨死的情景跃进脑际。

那是民国十几年时候的事情,岗村一堂兄五人随祖父岗村大田生活在奉天城里,祖父岗村大田临街开设一个烟管,并在烟管的后院立个武堂。武堂的师傅是岗村大田从江湖上寻来的中国老道,传教岗村一弟兄五人武功。弟兄五人在老道的指教下个个武艺精通,尽管家中的烟管坑害许多人,有岗村一弟兄五人撑掌门面,没人敢来找骚扰。烟管越是害人坑人,生意越是兴隆,岗村大田在奉天城大发了洋财。几个孙也逐渐嚣张起来,时时抢占人妻,奸污妇女,殴打烟客,砸人家的饭馆。一时激起民愤天怒。

江湖道人九台道人见事不平,行侠仗义。一日深夜飞入岗村大田的武馆内,先除掉那个助纣为虐的老道士,然后横刀力劈岗村二、岗村三和岗村四三兄弟。亏得岗村一眼快,拉着同胞亲弟岗村五逃到密室里。岗村一兄弟俩从密室的洞口处瞧见师傅和堂兄三人倒在血泊里的惨状,记下这笔深仇大恨。躲过大劫的弟兄两人随即滚开奉天城,涉洋回国。

飞机降落了,山野一夫和刘斗受宪兵司令将军的托付,来机场迎接岗村一和岗村五弟兄二人。骄车把山野一夫接来的武士带到宾馆,司令将军为岗村一弟兄准备欢迎宴会。当日在司令将军的会客厅里,司令将军把进山夺宝、剿匪重大任务及部署传达给东少缺、山野一夫、刘斗、岗村一和岗村五。次日,也就是旧历三月初三东少缺率日兵三百,伪兵四百,由刘斗。山野一夫带路,岗村一、岗村五弟兄随队,可谓浩浩荡荡向陀岚山顶峰行进,企图一举歼灭山里抗日武装,并完成天皇交给的神圣任务,夺回千年宝参。

长白山抗日大队经过一个严冬的整训,整个队伍秣马厉兵。九台道人带着嘎巴回队后把刘斗和山野一夫没死的情况报告给吉林。针对九台道人提供的情况,吉林派小伙计和于花夫妻两人带三名士兵,去新京探取敌人的情况。

小伙计同于花去城里许多日子,没有回音,急得吉林如坐针毡。

吉林同九台道人研究,是否在敌人没到之前,把宝参从主峰顶端石洞里取回,重新珍藏在新的地方。待敌人进入陀岚山主峰之后,集中力量将他们彻底歼灭。几位讨论后吉林同意九台道人的意见,宝参不能转移地点,要继续珍藏在主峰的石洞中。其原因一是陀岚山是长白山区域最险峻的地方,主峰又是陀岚山最隐峭险要的巅峰。用仙逸老人的话说,当下武林英雄群里,无论鬼子拉拢任何一位高人,也非能攀到顶峰的石洞前,能攀到主峰石洞前的人非九台道人不可。仙逸老人的话绝非是对江湖群雄的藐视,更不是对九台道人的赞誉,而是一句实实在在的真话。因此吉林同意了九台道人的意见,宝参仍然放在石洞里边,用以牵制敌人进兵。待小伙计从新京带回准确情报后,再盘兵布阵,将胆敢来犯之敌,消灭在崇高峻岭之间,打一场漂亮战斗。

在东少缺率兵向山里进发的前五天,我地下党地下联络员从敌人内部,得来鬼子兵大队即将攻山夺宝参的准确情报。赵黑子将此情报及时送到潜入城内的小伙计、于花等人。小伙计连夜刻不容缓,飞马奔回盘龙洞。吉林得到小伙计带回的情报,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制一个歼灭敌人保护宝参的战斗方案,盘龙山抗日大队在短暂的时间里进入战斗区域,给敌人布下天罗地网。

东少缺的大队人马,一路旌旗浩荡,直抵拐湾子仅有几千米的时候,连一个抵抗的人也没遇见,可谓是长驱直入。东少缺为此极为兴奋,自认为抗日武装被他们赶的望风披靡。他询问身边马背上的山野一夫说:“以往进山征剿的时候,队伍一进山口就遭伏击。今天怎么这样平静顺畅,连一个野猪都没有碰到。是不是都被我们的天兵天将吓跑了。”还没等山野一夫开口讲话,刘斗按耐不住。他扫了山野一夫几眼,意思是不能没有根据的胡说,以免惹恼东少缺。于是凑到东少缺的马前,提醒东少缺说:“队伍只是刚刚进山,只有到了拐湾子才有马胡子的武装。前边不远处就是拐湾子,那里有胡刚、胡豹兄弟盘踞,队伍要警惕起来。”听到胡刚兄弟的名字,东少缺立刻觉得背后直冒冷风,虽然已经是阳春三月的天气,刹时间使东少缺心都冷的直哆嗦。于是东少缺命令队伍停止前进,派小股人马前边侦探,弄清虚实之后队伍再继续上路。

东少缺的队伍像笨猪一样,躺在林边休息,疲惫的士兵们趴在地上打起呼噜。光线透过树枝射在鬼子的屁股上,暖烘烘的,他们越睡越觉得舒服,东少缺也住在马背上打盹。大约个把小时的功夫,探子小队回报,拐湾子处没有搜到胡刚的一兵一卒,胡刚的泥草房已经成了一堆堆的土包。东少缺听侦探报告之后又精神十足几倍,举手扬鞭命令队伍前进。

为了不影响队伍前进的速度,又少浪费时间,东少缺接纳刘斗的建议,派出十几匹骑马的士兵,在队伍前边快马速去响马河侦察。

在太阳将要跳下大山的时候,侦察士兵回来报告,响马河两岸平静如水,他们搜遍响马河五里范围内的林子,没有发现一个马胡子。响马河刘大脑袋的山寨,已经成了一片平地,到处杂草丛生十分荒凉。听了士兵的报告东少缺仰天大笑,似乎像胜利者一样自豪和狂妄自大,向身边马背上的军官们宣耀,要不是他本人以往时候进山剿匪立下功劳,山里边怎么会这样安静无事。带着十二分的得意神态,望着即被大山吞掉的太阳,东少缺骄横的下令七百多人的队伍去响马河安营下寨。

东少缺的队伍一路长驱直入,甚嚣尘土,恨不得一步跨到陀岚山的主峰下,完成神圣的使命。

然而,上天发怒了。在队伍刚刚跨到距古观不远的地方,刚才还是艳阳高照的大山,瞬间风起云涌,黑汹汹的云沉沉从天上压下来,几乎吞没整座大山。东少缺的队伍行进在几乎是黑一样的夜里。黑沉沉的大山板着面孔,耸立在鬼子队伍面前,这才使东少缺和每一个鬼子士兵感到自己是多么渺小,小得就像一只只没脑袋的蚂蚁。只见云海闪出一道干练的闪电之后,一声巨大的霹雳彻底将漆黑的云山爆炸,倾刻间大雨带着冰雹像用马桶从天上倒下来一样汹涌澎湃。冰雹借着风势,像一把把尖利的刀子划在鬼子和伪兵的脸上身上,疼的整个队伍哇哇乱叫,聪明的东洋人还算有办法,他们把头插在裤裆里边,让风雨摧打着光滑的屁股蛋。东少缺、刘斗、山野一夫等人被马从背上甩下来,摔在地上落在水中,如同下锅的饺子,仰面朝天被暴雨敲打袭击。这正是:

千山万仞不愁足,千军万马不惧威。

可卑人怨激天怒,苍天有眼惩顽贼。

大块冰雹倾天泻,大雨倾盆灌瘟神。

长白山中多宝藏,洋人欲夺枉云烟。

又有诗曰:

青云碧岭千岚障,陡林深谷隐神兵。

钢刀难削利剑刃,虾兵蟹将休逞顽。

东洋破岛千层浪,还是老死在荒年。

蚂蚁欲撼千古树,中华大地起狂澜。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正是一声惊天动地的霹雳,炸开波浪云天现出一片蓝天。雨后天晴,山间泉水鸣咽。千山尽洗尘埃,不胜洁晶。万树披绿,幻彩异人。撒东海桑墨,抒不尽耸山屹岭之瑰丽。然而这群如狼虫虎豹之徒,谁还能欣赏大自然的千姿百态。东少缺举着沾满泥土的黑手,又滚了一身稀泥,浑身上下只有口是紫的,眼珠是红的,格外狰狞狼狈。他望望自己身边的随从军官,又瞧了瞧被雨水灌懵的士兵们,不由沮丧落泪。

东少缺队伍被狂风大雨挟带的冰雹袭击的怪态百出,东少缺镇定之后打量周围许久,问刘斗此处是什么地方。刘斗辩了辩方向,眺望群山很久才告诉东少缺,此处不远就是古观。东少缺对中国的庙啊、寺啊,早就厌恶之极,更提不上什么兴趣了。刘斗怎么知道东少缺心里在想什么,不断向东少缺介绍古观。东少缺一肚子气没处撒,挥手命令刘斗放火把古观烧掉。刘斗只好领命,带十几个鬼子兵奔向古观,要拾柴放火烧毁古观。这时候山野一夫走到东少缺面前,他同东少缺必定能语言相通,对东少缺说:“长官千万不要烧了古观,烧了古观今晚就要住露天地。古观虽然陈陋,但也是避风的好地方。”东少缺认为山野一夫言之有理,急忙喝叫住刘斗等人暂时不烧毁古观。并把队伍带到古观,在古观外面搭起帐篷过夜。东少缺同手下的军官等人,被刘斗带到观内安歇。

就在东少缺整个队伍睡入梦乡的时候,几声清脆的枪响使鬼子的整个营盘顿时骚动起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