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 七零之林老师只会教书 - 二十来岁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八十九章

陆杨和熊嘉过年也还留在这边,现在夫妻两个收了十几个学生,家里没那么大地方给学生上课,他们找金叔租了个两房的小院子,就租一个月留作寒假上课用。

宁秋和马行武也不回家,老家那边都没有他们的行李了,放假期间摊子的生意会少很多,但是也有不少赚头,于是给家里去了信,给父母寄了十块钱做养老钱,就不管了。

这两家人因为余酒林小北也走得近,宁秋把两个孩子送去陆杨他们那里和悠悠作伴一起玩,等到了饭点就让他们一家三口都过来一起吃。大家都能省心。

林小北他们家一天时间把要带回去的行李收拾好,又自己买了红纸回来写对联贴上,这才大包小包地踏上了回乡的列车。

过年的时候车站到处都是人,进站和上车都靠挤,没办法,不管什么时候,中国人对于春节的热情是不会磨灭的。一年到头赚多赚少,大部分人都想着要回到熟悉的家乡里,坐在村头大树下和人吹嘘这一年外面的所见所闻,和家里人好好吃上一顿年夜饭。短暂的幸福和温情之后,又背起沉重的行囊迈向远方。

一帆现在会爬会站了,对什么都好奇,不像他们八月份坐火车的时候,就只会软软地趴在爸爸妈妈的怀里卖萌。现在一不留神,他就从床头爬到了床尾,在车厢里看到有和他差不多大的小朋友,伸着小手就要和别人一起玩,但是别的小朋友想要他的玩具,他又不肯给出去。

碰到列车上的售货员推着小车子来卖零食,他就朝人家售货员伸小手,人家不理他他自己就气呼呼地背过身去,没一会儿转过身去看,发现售货员推着车走了,又赶紧拉着爸爸的手指着前面要过去。

林小北觉得他真的太闹腾了,剥了根香蕉,掰了一小截给他拿着啃。没想到他吃完香蕉又啃小饼干,啃完还喝了半瓶奶,依旧像个永动机一样叭叭个不停。

总之,余一帆小朋友自从上了火车就一直很兴奋,还得别人陪着他一起玩,得四个大人轮流着看他才行。

要带回家的冬□□服不算厚,毕竟南市的冬天也就那样,余酒和林小北还剩有些旧衣服留在家里,主要是带一帆的衣服。尽管如此,一家三口的衣服还是把一个大行李袋塞得鼓鼓囊囊的。

另外一个大手提行李箱里装的都是海市的特产,还有给亲戚朋友们准备的礼物。

高婶和余昌也都买了礼物回去。

好在不仅仅是只有他们夫妻俩带着孩子回去,多了高婶和余昌在,压力小了很多,一人分一点东西拿着不算多,一路上说说话聊聊天还能过得快一点。

林小北还打趣余昌怎么不让他对象跟着一起走,余昌挠了挠头,“她家有亲戚在海市,不回去过年。”

好吧,怪不得呢。

从海市这边坐车出发,也是一样乘坐一天半的时间,但是海市这边是早上坐车,回到南市那边就已经晚上七点了。如果不小心碰到火车晚点,那就只能在南市住一晚。

“要是火车不晚点,咱们就看看有没有车顺路到公社,实在没有,那就在市里的招待所住一晚,第二天再回去。”余酒早就把各种情况都给考虑进去了。最好是能早点回到南市,然后有车回公社,家里边已经提前给张卫国写了信让帮忙去打扫收拾一下,还有家里的棉被也要拿出来拆了洗洗晒晒,所以他们也不用担心回去了家里还到处是灰尘。

两个白天一个晚上比起两个晚上一个白天,总感觉时间更长一些。车厢里哪哪都是人,他们定的两个下铺还坐着睡在上铺的一家四口。转个身吃点东西什么都不是很方便。

而且车上人多,厕所离得又不远,总有股厕所的臭味飘过来。林小北都不敢多喝水,就是怕去上厕所。

好不容易终于到了南市,倒是没有晚点,甚至还提前五分钟进站了。

一下火车,就明显感受到了海市和南市的天气差距,有的行人就穿着件短袖配一件薄薄的长袖外套,路过穿着宽大的羽绒服的他们时,路人疑惑又带着嘲笑的眼神时不时递了过来,好像在说:看这帮傻子,大暖的天穿这么厚!

余酒在车站附近走了一圈,都没有顺路回公社的,他们到火车站旁边的汽车站,也没有车子过去。没办法,这个点了,大家又饿又累,一行人赶紧找了个最近的招待所安顿下来。

在车上待了那么长时间,身上都有些奇奇怪怪的味道了,林小北受不了,让余酒去打了热水回来擦洗一遍才觉得清爽了一点。为了方便,余酒直接去冲了凉水,然后又去打了一壶热水回来给一帆擦小身子。

一帆不想擦身子,一直扭来扭去的乱动,一双小手还去抢余酒手上的毛巾。但是被余酒轻而易举地制住,整个小身板被爸爸夹在咯吱窝下边,擦了一遍之后才给他穿上衣服,看他还气呼呼的小模样,余酒觉得好笑,“再不洗洗你就是个臭宝宝了,爸爸妈妈不要臭宝宝一起睡觉觉。”

这一番话讲得很有道理,所以“啪”的一声,脖子获得了一帆小朋友的一个小巴掌。打了还不解气,一帆揪住爸爸的两只耳朵,张着小嘴就要去咬。

小嘴刚碰上他爸爸的下巴,就被身后的妈妈一把抱了起来,轻轻地拍了下小屁股,威胁道:“不准欺负你爸爸。”

小人精还学会恶人先告状,一只小手指指着他爸爸,一顿叽里呱啦地控诉。反正就是爸爸先动的手,所以他才跟着动手的!

被偏袒的余酒仰起头去亲了亲自己媳妇儿,一低下头就看到媳妇儿怀里的儿子睁着大眼睛看他们亲亲,本着“见者有份”的针对性原则,余酒也低下头去和儿子贴了贴脸。

“好了,快点铺床,太困了。”林小北催促余酒干活,刚刚的爱意不到三分钟就散成了烟。

余酒只好认命地赶紧铺好床单,又翻出一帆的专属小床单放在中间,等他们母子俩躺下盖好被子后,他才关了灯也钻进被窝。一帆小朋友习惯性地蜷缩在他妈妈的胳肢窝下边贴着她睡,余酒一只手臂横过去搭在林小北的腰上把母子俩揽住。

早上睡到了自然醒,已经是九点多了。

林小北起来的时候房间里只有她自己一个人,窗帘拉了起来,外边的阳光依然能透进来。看到一旁桌上打好了热水,她起来去看了,桌上的餐盒里还装着冒着丝丝热气的包子。快速地洗漱好,吃了两个包子,才换上衣服。

出门去敲了隔壁高婶住的房子,等了两三分钟都没有人应,又去敲了隔壁余昌的房间,也是没人应。那就是大清早的都出门去逛了。

她回房把打开的行李都给收拾好,又把房间里的床铺和桌子都给复原得七七八八。

近乡情怯,余昌和高婶一晚上没怎么睡好,早上也是很早就醒了。

至于余酒,完全就是被一帆给拍醒的。可能是因为突然换了个环境,招待所的床给一家三口睡也比较挤,早上起来的时候看到房子哪里都不太对,他就没继续睡。抬头看到自己妈妈还睡得正香,小奶音喊了几声:“麻麻~”,妈妈还是继续睡觉不理他。他又转个身去看爸爸,“巴巴~”,爸爸也没有理他,所以他就爬到了爸爸的怀里,两只小手去扯爸爸的耳朵、头发,还拍了拍爸爸的手臂。

余酒大手掌一揽,就把一帆放到自己怀里抱住。软软的一团抱着,这感觉就和一帆自己抱熊猫玩偶差不多。

醒也醒了,余酒干脆就把娃带出去吃早餐,给余昌和高婶都带了一份。吃完之后大家都想去逛逛看南市的早晨,就都出门了。

短短半年,南市也有了不少变化。早上摆摊吆喝的人多了,清冷的街道也添上了热闹的烟火气。

最最惊喜的,是他们走到喜乐点心铺的时候发现这边又恢复了以前的热闹,长长的队伍足足排了三列,铺子的店面扩大了差不多一倍,里边七、八个售货员都还有些应付不来,时不时的有售货员拿着喇叭出来喊:“桂花糕没有了,其他的点心都有。”又过了一会儿,又来喊:“马蹄糕也没有了,大家明天赶早哈。”

高婶惊讶道:“这点心铺生意这么好?”

“这家铺子的点心好吃,以前我小姨来我家都带这家的点心,是南市的招牌。听说后来换了个经理,生意就不行了,没想到这么快又把生意做起来了,不愧是老字号。”余昌感叹道。

旁边排队的人看了他一眼,说道:“之前换了个经理,难吃得要死,还卖得贵,都没什么人来买了。这不,后来坚持不下去了,把以前的经理请回来了,生意才好起来。”

排队的人无聊,说到八卦,也跟着凑了过来,“是啊,我听说是有人眼红喜乐点心铺生意好,看以前的经理年纪小又没有背景,这才把人换走。哼,没有金刚钻还想揽瓷器活,最后还不是要把人请回来。”

路人的话算是给大家做了个解答。

余昌想了想,提议道:“要不,咱们也去买一些吧,带点回家给家里人吃,这家的点心不算贵,用料很实在。”

就算他不提,余酒也是要去买的。于是一行人就排到了队伍后边,还好早一步排上去了,下一脚后边又来了十几个人,再多等一会儿,还不知道要多多人呢。

排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才轮到他们,余酒看了看还剩有的糕点,要了几样之前没吃过的糕点,都是一式三份,分开包装。刚点完,一帆就指着柜台里边的萝卜糕,“吃~”,余酒又多要了一份萝卜糕。

他这么大手笔,后边排队的人都有些担忧:“买这么多,待会到我就没有了。”

余昌买的不多,所以就被充当苦力帮着拎两份,还剩下一份余酒递给高婶,“这一份,高婶您带回去给家里人吃。之前也没给您准备带回家的礼物,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