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徐贵妃见红了
003、徐贵妃见红了
后宫的日子总是无聊又平淡的,如今的小皇帝刚刚亲政,正是要大展宏图的时候,后宫又没有孩子,大家都很闲。徐贵妃独占鳌头,小皇帝大半月是歇在蒹葭宫的,其余时间便歇在自己的皇极殿,其他人别说接驾,连皇帝的面都见不着,好在她们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莫过于凤仪宫那位,听说连新婚夜都没能把皇上留住。这人啊,总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每当这种时候,就喜欢从比不上自己的人身上找一点优越感,是以一时皇后的凤仪宫很吃香。当然心里想的是一回事,面上做出来的又是另一回事,对着皇后自然不敢露出旁的心思,可看着连姿容绝世的皇后都受冷落,无法否认,心里那口闷气确实舒了不少,倒有些同病相怜起来。“娘娘的凤仪宫倒是清净,不像我们,住在人家眼皮子底下,一到晚上,不是琴声歌声,便是箜篌竹笛,扰的人连个好觉都睡不成。也就娘娘菩萨心肠,由得那边恃宠生娇,一次两次的不来请安,谁还不知道她昨晚侍寝了?”孟古青撑着下巴,将底下人的表情一览无遗,笑着听完,避重就轻道:“既然没休息好,就都早些回去吧。再者,皇上白日繁忙,案牍劳累,下朝放松一下无可厚非,你们要没事,大可以学些技艺,悦人悦己,也不用白白羡慕别人。”孟古青上辈子因为身体不好,不能跑不能跳,日子过的很无聊,就是靠着各种折腾自己喜欢的事情才将日子过的有滋有味。深宫里的女子,眼睛都盯在那一处,又狼多肉少,长久下去可不得大起争端,她既然打定主意当这个吉祥物,总得起作用。后宫如今这几个嫔妃,家世都低,有些连认字都有限,别说其他用来消遣的爱好,宫里也有给宫女设定的学堂,不过多出些束修,挑一个德艺双馨的出来,另开一课,并不难。听闻皇后愿意叫她们学些东西,几个人都喜形于色,不管是打发时间,还是增加争宠的筹码,都是一件好事。将人都送走之后,采薇嘟着嘴巴回来,特别不乐意,这宫里谁又是傻子了,谁还看不出来,那些人来可没指望着皇后娘娘好,添油加醋挑拨离间,还不是希望皇后娘娘跟徐贵妃…
后宫的日子总是无聊又平淡的,如今的小皇帝刚刚亲政,正是要大展宏图的时候,后宫又没有孩子,大家都很闲。徐贵妃独占鳌头,小皇帝大半月是歇在蒹葭宫的,其余时间便歇在自己的皇极殿,其他人别说接驾,连皇帝的面都见不着,好在她们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莫过于凤仪宫那位,听说连新婚夜都没能把皇上留住。
这人啊,总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每当这种时候,就喜欢从比不上自己的人身上找一点优越感,是以一时皇后的凤仪宫很吃香。当然心里想的是一回事,面上做出来的又是另一回事,对着皇后自然不敢露出旁的心思,可看着连姿容绝世的皇后都受冷落,无法否认,心里那口闷气确实舒了不少,倒有些同病相怜起来。
“娘娘的凤仪宫倒是清净,不像我们,住在人家眼皮子底下,一到晚上,不是琴声歌声,便是箜篌竹笛,扰的人连个好觉都睡不成。也就娘娘菩萨心肠,由得那边恃宠生娇,一次两次的不来请安,谁还不知道她昨晚侍寝了?”
孟古青撑着下巴,将底下人的表情一览无遗,笑着听完,避重就轻道:“既然没休息好,就都早些回去吧。再者,皇上白日繁忙,案牍劳累,下朝放松一下无可厚非,你们要没事,大可以学些技艺,悦人悦己,也不用白白羡慕别人。”
孟古青上辈子因为身体不好,不能跑不能跳,日子过的很无聊,就是靠着各种折腾自己喜欢的事情才将日子过的有滋有味。深宫里的女子,眼睛都盯在那一处,又狼多肉少,长久下去可不得大起争端,她既然打定主意当这个吉祥物,总得起作用。
后宫如今这几个嫔妃,家世都低,有些连认字都有限,别说其他用来消遣的爱好,宫里也有给宫女设定的学堂,不过多出些束修,挑一个德艺双馨的出来,另开一课,并不难。
听闻皇后愿意叫她们学些东西,几个人都喜形于色,不管是打发时间,还是增加争宠的筹码,都是一件好事。将人都送走之后,采薇嘟着嘴巴回来,特别不乐意,这宫里谁又是傻子了,谁还看不出来,那些人来可没指望着皇后娘娘好,添油加醋挑拨离间,还不是希望皇后娘娘跟徐贵妃对上,她们好坐收渔翁之利,娘娘还反过来出钱出力。
听完小丫头喋喋不休的抱怨,孟古青知道她们都是为她好,替她委屈,笑道:“花点小钱就能换宫里的安宁平静,对我这个皇后娘娘可是好事,而且你以为那女学是谁办起来的,不管是读书还是乐理,总归是学习,顺着太后的意思总没错。”
而且宫妃们往她宫里走动勤快,也算是给她带来了一些有用的消息,投桃报李嘛,才能常来常往。
小皇帝跟摄政王之间那些恩怨矛盾,了解清楚对她可是很有好处。
据说自从太皇太后去世,摄政王便以皇帝不可长于后宫妇人之手,将他迁了出来,当时他只有十二岁,虽年纪还小,好歹是皇帝,却被摄政王安排住在东宫,常年跟太后见不上一面。在他十五岁时,朝中开始有人上书要求摄政王归政,摄政王表面不动声色,有一次却冒雨将小皇帝带去打猎,结果在林中迷路,小皇帝的一个亲近伴读为了带着小皇帝走出来,踩上捕兽夹,自此残了一条腿。这位伴读便是徐婉的哥哥徐旦。
最最惊险奇怪的一次,小皇帝出宫去祝贺一位老王叔七十大寿,回宫的途中遭遇意外,被一个持刀的屠户发疯砍伤,幸而他平常对于练武不敢松懈,身边跟随的一个侍卫又拼死相护。之所以说奇怪,是因为那一日恰巧他就带了一个人,而砍伤他的那位屠户当地人都知道他有疯病,说话做事时有颠倒,却是第一次持刀伤人,官府审了许久也没审出个结果来。
当时事情闹的很大,隐隐有风声将矛头指向摄政王,因为摄政王家某个门房的女婿跟这位持刀伤人的屠户是邻居,到底因没有确凿证据而不能轻易攀扯,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类似的惊险事件还有不少,孟古青听的越多,心情越沉重,就算是一个普通人,在八岁到十八岁这样重要的十年间被人这么折磨,很大可能也得神经衰弱,疑神疑鬼,愤世嫉俗,至少掌权之后也得将自己受到的伤害统统报复回去。
可小皇帝赵东临没有,不但不追究,还沿寻着摄政王所设定的大方向国策管理着大武,足可见心性坚韧,有成长为一代明君的潜质,对比之下,他对她的这点冷落,倒显的微不足道。孟古青不但不怨怼,由衷希望这种状态能一直维持下去,她会尽皇后的义务,尽量不给他添乱,也希望他能容下她在后宫过三年安生日子。
幸而小皇帝眼里心里只有徐贵妃一个,其他人统统没戏唱,大家也知道自己争不过徐贵妃,眼看唯一有一争之力的皇后也退避三舍,就更没话说了,除过在皇后跟前持续不断地给徐贵妃上点眼药,也只好将精力都放在自己身上。皇后说话算话,应大家的请求,向太后求情,请了古太妃教习大家琴艺,要知道古太妃就是因弹得一手出神入化的好琴,才被先帝从民间迎进宫的。
一入宫便荣宠不衰,继太后之后生育了十皇子,若不是十皇子身体羸弱,当初可也算得上皇位的热门候选人,不过十皇子福薄无寿,锦衣玉食地堆着养,到底没撑过十五岁。唯一的儿子死后,古太妃心如死灰,只管深居简出,吃斋念佛。太后皇帝应先帝善待古太妃的遗旨,将古太妃放在宫中荣养,也希望她早日走出丧子之痛,听她愿意收学生,太后自无异议。
同意了皇后代后宫诸妃嫔的请求,太后靠坐在软榻上,一时默默无语,繁春一看就知道太后在想什么,不是她们东胡人就夸自己人,实在是皇后确实无可挑剔。入宫以来,自从将宫务接手过去,便打理的井井有条,后宫诸人,哪怕是表面上,至少相安无事,以前大家都是跑到太后跟前来哭诉的,如今好容易落个清净,太后自然明白是谁把担子接过去了。
宫里都说徐贵妃是个宽仁贤淑的性子,宽仁便罢了,贤淑在哪里是一点没看出来,用太后曾经私底下的话说,要真贤淑就不该一个人霸着皇上,殊不知恩宠一身便嫉恨一身的道理?以前有她压着不许众人生事,现在有皇后在前面挡着,哪怕是看在皇后如此维护她的份上,也该劝皇帝多去凤仪宫走动,这么长时间,倒是心安理得得很。
太后原本就对徐贵妃颇有微词,如今越发看清了她,徐贵妃越是得宠,她越是不待见,后宫那么多人,独独不叫徐贵妃去请安,这下倒弄得徐婉忡忡不安起来。都走到寿成殿门口了,却被拦下,她今天要就这么回去,原本那些巴结上来的人就都该换成奚落的嘴脸了。
主仆一行人总有十来个,傻兮兮地立在寿成殿外,面面相觑,来往的宫娥内侍尽皆侧目。孟古青得知这个消息,已经是小半个时辰之后。她正在凤仪宫锄地呢,凤仪宫占地大,宫殿楼阁多,土地也多,她就想将前世种花的爱好拾起来,春天一到,满园芬芳,姹紫嫣红,铁定好看。
为了种花,专门叫外头陪嫁的人弄了一套齐整的锄地工具,各色的花种子总也有十来包,今儿就打算做这一件事,是以穿了一身半旧不新的衣裳,不打算出门,劳动正欢。采薇兴冲冲进来,悄悄在她耳边嘀嘀咕咕,孟古青的心情也跟着她上下起伏,听完之后,唯余叹气,小皇帝年纪还小,那一套帝王的平衡之术玩的还不太溜,对于后宫更是忽略,招的太后老人家出手帮忙平衡了。
太后此举,多少也有点为后宫诸人主持公道的意思,孟古青作为‘安抚’的重点对象,值此关键时刻,有两个选项让她选,一是去帮徐贵妃求情,在小皇帝与众人面前博个贤惠大度的名声;二是顺着太后的意思,狠狠削一次徐贵妃的面子,起个杀鸡儆猴的作用,一扫前些时候颜面尽失的局面,扳回一局。
想清楚明白了,孟古青直起腰,换了个地方继续挖,随口道:“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请皇上。”这个点,就快要晚膳了,小皇帝应该回后宫了。
采薇懵了,“娘娘不去吗?”
孟古青头也不回,“我去做什么,太后这样做自有道理,咱们又素来跟徐贵妃毫无交情,去了不是左右为难,快去请皇上吧,皇上知道怎么做。”
或许这是太后给她立威或者施恩的机会吧,孟古青受之有愧,而且就算一定要有人夹在太后跟徐贵妃中间,也轮不到她,一个不小心还会被迁怒,她如今的处境也没见多好。
采薇喊不动自家娘娘,纠结了一会儿只好去了,不想很快又赶了回来,带来一个颇为震惊的消息,徐贵妃在太后门前罚站,累的见红了。
作者的话
青灯
作者02-18
第一版本的开头不大满意,从婚后开始写吧,连接不上重新看看喔,依旧先隔日更,求推荐票,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