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图书馆
第二十九章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是一座雄浑宏大、深沉蕴藉、气度不凡的建筑,位于北大燕园中心区,是东校门中心线的主体建筑,也是未名湖区与南校门区新旧建筑群中轴线过渡的核心。总建筑面积达52878平方米,藏书600万册,阅览座位4800个,是一座资源丰富、现代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研究型图书馆。
历史沿革
北京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是中国近现代第一座国立综合性大学图书馆。1912年改为现名。1918年,李大钊同志出任图书馆主任,奠基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1975年,规模宏大、布局先进的图书馆大楼在校园中心落成。1998年,庄重典雅、古朴雄伟的图书馆新楼建成,与1975年落成的馆舍平层对接,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建设同步起航。
馆舍布局
北京大学图书馆现由总馆与医学图书馆、学院(系)图书馆等众多分馆组成,馆员总人数达400多名,馆舍总面积10余万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总量1000余万册(件),数字资源总量3pb以上,总馆全年楼内服务350多天、每周开馆112小时、线上运行365x24小时。
特色资源
北京大学图书馆不仅馆藏丰富,而且群星璀璨。馆藏中以150万册中文古籍为世界瞩目,其中20万件5至18世纪的珍贵书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外文善本、金石拓片、晚清民国时期出版物的收藏均名列国内图书馆前茅。
精神内涵
北京大学图书馆不仅是建筑地标和阅读书屋,更是北大人不离不弃、雷打不散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无数学子和大师们共同追求知识,传承学术命脉。图书馆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学术的氛围和知识的力量。
服务与设施
北京大学图书馆坚持“用户导向、服务至上”的办馆理念,提供信息查询、书刊借阅、信息与课题咨询、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用户培训、教学参考资料、多媒体资源、学科馆员、软件应用支持等服务,成为北京大学教学科研中最重要的公共服务体系之一。
国际交流
北京大学图书馆是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iaru)图书馆组和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等国际组织的成员,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为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北京大学图书馆以其博大精深的丰富馆藏、深厚绵长的精神魅力,吸引着无数知识的追求者,成为北大人心中的知识圣殿。
这个图书馆有着相爱的两个人的著名故事,这里见证了他们两个人的爱情。
在这充满知识气息的图书馆里,有两位年轻人的爱情正在悄然萌芽。林萧是古典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每日都会泡在图书馆钻研古籍。苏瑶则是新来的图书管理员助理,负责整理书架。一次偶然,林萧找一本极为罕见的线装书,遍寻无果后向苏瑶求助。苏瑶带着他在古籍库的角落里找到了那本书,两人相视一笑,那一刻仿佛时间静止。此后,林萧总是故意制造一些关于书籍的小麻烦来找苏瑶帮忙,而苏瑶也乐意解答。渐渐地,他们开始一起吃午饭,分享彼此的生活与梦想。他们的感情就像图书馆中的书香一样,淡淡地却持久地弥漫开来。然而,他们知道这份感情必须要面对学业与工作的压力,可他们并不害怕,因为这座图书馆见证了太多的坚持与成长,他们相信只要有爱,就能如同图书馆一直承载知识那样,承载起他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