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 七零躺不平的女配 - 朱大概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6章

◎高产种子◎

石秀玲把嘴一撇:“还不是小庄头有知青到我们生产队说的,说是你们小庄头已经有知青跟着做手工了,大队就应该一视同仁,不能单把女知青排除在外。”

其他妇女组长又跟着点头,表明自己生产队的知青,也是听小庄头生产队的知青说的。

竟然是有人到各生产队知青点串连,真长能耐了。

有现成的知情人,邓琳琅当然问问,她们知不知道去的知青姓是名谁。郑秀玉因与郑秀敏是堂姐妹,来小庄头的次数多些,能把小庄头的知青认个差不离:“好象是那个叫谢红玲的。”

这个名字与邓琳琅心里想的答案一样,令她嘴边浮出冷笑:“这活是我接的,我想让谁做,谁就能做。李主任,谁要是不服气,只管让她来找我。”陈春晓还是大队长的侄女呢,现在不是也做不成了吗。

“小邓,”李雪梅觉得邓琳琅没抓住源头:“小庄头做手工的知青是谁,是不是跟那个四处放风的人关系不好?”知青插队下乡十来年,一直老老实实服从生产队的安排,可没出现各生产队串连的情况,这股风一定得刹住!

过年期间正是走亲戚的时候,在这个娱乐极其匮乏的年代,哪怕知青办迟迟没处理男女主,邓琳琅并不觉得小庄头知青点发生的丑事,能瞒过在座各位消息灵通的妇女组长们。

所以她把自己为啥要让许丽荣一起跟着织手套,以及谢红玲与成静然之间、许丽荣与成静然之间的关系简单的跟大家说了一下。

妇女组长们都是一脸恍然大悟:“敢情是替那个不要脸的抱不平呢。不知道那个不要脸的给过她多少好处,人都关到知青办了还帮着她搞事。”

可不就是得了成静然不少好处。

邓琳琅只是奇怪谢红玲竟对女主是真爱,却不怪妇女组长们这么气愤。人都是自私的,日杂店的手工就这么多,多一个人加入就分薄了大家的定量,等于是从前进大队妇女们手里抢钱,她们不生气才是怪事。

李雪梅更是把桌子一拍:“不行,这事我得到公社说道说道。那个不要脸的已经关进知青办多少天了,咋还没处理结果呢。要是早处理了,谢红玲有啥理由作妖。小邓,你说谢红玲借着参与手工的事,想借机向知青卖好,然后鼓动他们一起向知青办给那个不要脸的求情?”

邓琳琅觉得谢红玲可能没李雪梅想的这么多,她就是单纯的维护成静针,顺便让自己和许丽荣不好过。可能也抱着借机把许丽荣孤立起来的心思,那么今年的工农兵大学生名额又能少一个竞争对手。

不过邓琳琅会纠正李雪梅的想法吗?肯定不会,她还严肃的点头:“李主任是大队妇女主任,去知青办问一下事情进展再合适不过。这事儿太影响风气建设了。知青们有一点说得没错,女知青也是前进大队的一员,应该得到李主任的教育帮助。”

李雪梅听的斗志昂扬,站起身就要往出走。妇女组长们却不想放人――说好的检查她们交的手工,李雪梅走了谁来检查?

邓琳琅直接叫郑秀敏给自己帮忙,为了让大家信服,她当着所有人的面,一个一个把小庄头的手工检查了一遍。见小庄头的手工标准的跟样品别无二致,妇女组长们自然无话可说,又有已经交完手工的李小花、张红云帮着整理检查好的手工,半天的时间便把各生产队的手工收完了。

“小邓,就差咱们生产队的二十双手套。”郑秀敏最后给邓琳琅报数,别的妇女组长跃跃欲试的从各自包袱皮里拿出毛衣针。

看着大家的动作,邓琳琅忍不住想笑:“那二十双是我让许丽荣织的,她应该也织的差不多了。郑婶子,建功在家没,让他去知青点问问许丽荣织好了没?”她自己才不会去知青点,郑秀敏自己去也不行,万一让张晓凤等人当面问起参加手工的事儿,郑秀敏怎么回答都不对。

妇女组长们失望的收起各自的毛衣针――刚才她们还以为又会跟上次一样,需要大家临时把二十双手套赶出来。多织一双手套就多收一份加工费,没想到小邓竟然已经安排人织了。

她们只是心里想想,没有一个人提出邓琳琅不该私下把活给许丽荣。

邓琳琅刚才带着些霸气的话还在耳边,她们又不是陈春晓那个没脑子的,不会跟小邓对着干。不过大家都没有回家的打算,一脸要等着许丽荣把手套送来才放心的表情。

其实你们是在等李雪梅与公社交涉的消息吧?

邓琳琅再次确认鞋垫、手套都已经包好,只等许丽荣交上二十双手套就可以送到日杂店,才站起身来:“虽然过了正月十五,可咱们大家每次都是领定量交任务,一直没好好聚一聚。不如大家今天就在我这儿吃个便饭,一起说说话。”

郑秀敏头一个站出来反对:“不用不用,大家都吃两顿饭,又不饿。”其他人纷纷附和着说自己不饿,让邓琳琅不用麻烦。

邓琳琅是说出话就尽量做到的性子,她又不缺粮食,便不顾大家的反对,顾自到厨房和起玉米面来。大妮二妮因今天家里收手工,孙桂英怕两人添乱一大早给带走了,还说中午会带两人在自家吃,让邓琳琅自己对付一口。

因此邓琳琅决定中午就给妇女组长们吃玉米面饼子,菜则是白菜炖土豆,外加一个炒鸡蛋。不是她抠门,是不得不顺应这个时代的生活水平。

没等邓琳琅和好面,郑秀敏、郑秀玉两个已经找到厨房来帮忙。虽然只是白菜炖土豆,可是邓琳琅舍的放油,炝出锅来一样香喷喷。

等菜锅上了汽,郑秀敏挤开邓琳琅,熟练的绕锅贴了一圈玉米饼:“我听桂英说了,你贴的饼子老溜锅,其实就是贴的时候锅不热,下回烧热点再贴就成了。”边贴,边不忘给邓琳琅现场教学。

邓琳琅摸了摸鼻子,总有一种自己被嫌弃的感觉。主要是她习惯了做菜放肉、蒸饭用电饭煲的方式,穿进平行世界这么长时间,蒸饭技能倒是练的差不多,贴饼子却总是差点意思。

加之有了杨金环三人帮着找古董,邓琳琅已经不大看得起做菜得到的那点积分,现在家里除了做肉菜外,孙桂英已经不愿意让她动手了。

以前孙桂英做菜似乎比邓琳琅差,不过是不舍得用油和调料。现在邓琳琅油和调料都随便用,孙桂英多年的经验一下子盖过了邓琳琅这个菜鸟。

“邓姐姐,邓姐姐,许知青来了。”许建功的一声呼唤,把邓琳琅从尴尬中解救出来,她飞快的走出厨房,张嘴就要跟许丽荣打招呼。

可是看到跟在许丽荣身后的张晓凤、谢红玲,邓琳琅别说招呼,挂在脸上的笑都收的一干二净:“有事儿?”

张晓凤看出邓琳琅脸上的变化,没有开口。谢红玲却忍不住,冷笑一声:“当然有事儿。你凭什么让许丽荣织手套,不让我们织?”

当谁不会冷笑吗?邓琳琅鼻子里的冷哼声音更响:“我自己接到的活,愿意让谁做就让谁做,你有意见?”

如此简单粗暴的理由,让本就一肚子火的谢红玲竟然跳了起来:“胡说,这是全大队妇女的活,咋就成了你接到的,快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说完,眼睛暗暗瞟了张晓凤一下。

邓琳琅把她自以为隐晦的动作看个正着,嘴角的冷笑又加深了几分,没有反驳谢红玲的话。这让谢红玲觉得邓琳琅也不过如此,脸上的表情得意起来:“把全大队妇女的劳动成果占为己有,邓琳琅你这是剥削。”

又是这个词?邓琳琅突然有一种此情此景十分熟悉的感觉,静静的看着谢红玲继续表演,还是一句话不说。

她不说可不代表听到动静后,从客厅出来看发生啥事的妇女组长不说。张红云头一个上前,拦在谢红玲与邓琳琅之间,冲着谢红玲大声问:“你谁呀,跑到小邓家闹事。小邓说的没错,那手工活就是她替大家接到的,她就有权利分配谁做谁不做。”

郑秀敏也从厨房里出来了,声援张红云:“谢红玲,由谁做手工,生产队的妇女组长,都是凭大家自愿分配定量的,也说好了以后都按第一次的比例分配。知青头一次不参加,就失去了以后参加的资格。”

不得不说,郑秀敏的话,直接把邓琳琅从定量分配中摘的干干净净,让带着目的来的谢红玲与张晓凤都有措手不及的感觉。

谢红玲瞪着郑秀敏,气呼呼的说:“谁不知道你跟邓琳琅关系好,你当然向着她说话。人家别的生产队肯定不是这样的。”

别的生产队妇女组长就在边上站着呢,谢红玲竟然好意思当面说瞎话,张晓凤听不下去了,终于说了进院后的第一句话:“郑婶子,刚才那位婶子不是说,活是邓琳琅接的,她有权利分配谁做谁不做吗?你咋又说是妇女组长凭大家自愿分的定量,那妇女组长们的定量又是谁分配的呢?”

邓琳琅平静的看着张晓凤的嘴一张一合间,便把自己重新拉回事件当中,网的密不透风。她就说嘛,以谢红玲的智商,想不到李雪梅怀疑的那么远。

换成张晓凤就很有可能想到。

毕竟现在农民的最大的职能就是把种地,身份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这种接手工挣加工费完全是打擦边球。

既然是擦边球,就有可以解释的余地。张晓凤编的这张网是挺密,可邓琳琅手里不是没拿剪刀:“妇女组长的定量,当然是我跟李主任一起分配的。怎么,我已经到大队部协助李主任工作两个多月了,知青点的人竟一点不知道吗?”

张晓凤竟还能看着邓琳琅笑得出来:“琳琅,你还小不懂,不知道农产品只能交到供销社,不能随意自己收加工费。”

邓琳琅若无其事的点头:“我知道呀。不过大家是出力气做手工,不是农产品。再说我们做出来的鞋垫和手套,也没交到别处去,就是帮着县城的日杂店完成各工厂做劳保的任务。我们是支援工人老大哥建设,促进工农联合,感谢他们帮我们大队提供了质量优良的农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