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 七零躺不平的女配 - 朱大概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3章

◎跟姥姥找她去◎

邓林胜竟然跟李卫东有联系,邓琳琅是真没想到,要联系也是跟石爱党联系才说的过去吧。一问邓林胜才知道,第二次捎米的时候,李卫东让捎东西的师傅给捎了个电话号码,邓林胜以为是石爱党的,被邓晋生提醒之后就按号码打了过去。

电话刚接通后,邓林胜直接要找石爱党,李卫东便问他是谁,听他姓邓,直接把自己与邓琳琅、石爱党与杨金环之间的关系说的清楚明白,同时表明了自己日杂店经理的身份。

相互关系说得如此清楚,连石爱党与邓琳琅表兄妹是由何而来都说明白了,邓林胜便相信了李卫东,把自己这边想改变接货地址的想法说了。从那以后,再捎大米就直接送到曹研究员家废弃的老房子。

那座老房子是兽研所分房后废弃的,地点偏的出了市区,周边没有啥邻居,加上每次从永安过来车,李卫东都会提前给邓林胜打电话,让他做好准备。晚上车一到,邓林胜当晚就给早订好的人家送去,再没经过邓琳琳的眼。

“那你也得小心点,要是有人发现你老出现在一座废弃房子旁边,怀疑你咋办。”邓琳琅觉得自己这一次娘家是回对了,否则邓林胜不会在信里告诉她,家里竟然出了隐患,而她还会天真的把邓晋生夫妻与邓林胜对自己的态度,等同于邓家所有人。

邓林胜点了下头:“那边偏,送货的师傅挺有经验的,到了那边连车灯都不开。我给人送米的时候,也都戴着口罩呢,穿的也是破衣裳。”

听得出邓林胜竭力想让自己放心,邓琳琅反而更不放心了:“曹研究员那边不会被人盯上吧?”

“没事。”邓林胜对曹研究员似乎比自己更有信心:“老曹那人咋说呢,有点一根筋。他一直认为自己把我能找到大米的事儿说漏嘴,是对不起我,对谁都说自己是偶然遇到我的,不知道咋跟我联系。”

太天真了。邓琳琅觉得只要别人有心,跟踪一下曹研究员或是邓林胜就行――既然不知道咋跟邓林胜联系,后来需要的人又咋收到大米的?

听了邓琳琅的疑问,邓林胜扑哧笑了:“这也多亏了你捎米来的时间不固定,那些人要了米之后,自己都不知道啥时候能收到米――反正我跟他们是一手钱一手交米,别人想打埋伏都耗不起。再说我跟老曹总共没见几次面,每次的需要他会写到邮局的留言板上。”

邓琳琅听了也止不住笑起来,卖个大米搞的跟接头似的,亏的这两人想出这个主意:这个时期的邮局有留言板,给那些急于留信却没通电话,或是等不及却想相互通消息的人使用。每天下班后,工作人员会把留言板清理干净,供留言的人下一天张贴、留言。

邓琳琅没再追问,邓林胜与曹研究员咋保证每次都能顺利收到信息,看他们的效果说明这个办法是行的通的。

“是不是家里没咋吃大米?”邓琳琅想起昨天在家里吃了两顿饭,都没有大米的踪迹,此时全想通了。

邓林胜点头:“家里还敢有大米的影儿?一粒都没有了。以后就好了,以后她嫁人不在家吃,我们还能解解馋。”

在自己家里吃点东西,竟然还得防着自家人,邓琳琅光想想就觉得憋屈:“大哥,你是见过我和两孩子伙食的,回头再帮我劝劝爹娘吧,我真不想现在带孩子回城,光吃东西就习惯不了。”

听听这是人话吗,要是别人听到一个插队知青竟然嫌城里的饭不习惯,肯定得吐邓琳琅一脸唾沫。

可邓林胜知道邓琳琅说的是实话,她在小庄头吃的用的真比家里强多了,真找不出反驳的理由。不过还是闷闷的说:“你过年都十八了,又有袁劲松的事儿摆在眼不前,娘当然不放心你。要不也不能给你捎那些钱去,还让琳琳看到一回。”否则大姐也不会觉得爹娘偏心,收琳琅的东西收的那么心安理得。

是了,昨天孙姨说家里没钱的时候,邓琳琅还以为她只是推己及人,原来是有本而来。邓琳琅便问:“你挣的钱,没给娘点儿?”

“你不要我的工资,我就一个月留五块零花钱,剩下的都给娘了。”邓林胜看看四周,小声说:“大米的钱我都给你存着呢,没给娘。”

“我是想改善一下家里的条件,才给家里捎米。给了家里就由家里处理,吃也好换钱也好都跟我没关系。钱你该花花,存着干啥。”

邓琳琅不得不感叹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同样是邓家的孩子,有原身那种作天作地长期中二的,就有邓林胜这么一心为妹妹着想的。有邓林强那么周到开朗的,就有邓林壮那么跟女孩子一样腼腆的,还出了一个邓琳琳那么精致利己的。

邓晋生同志的教育,是成功还是失败呢?想到邓晋生,邓琳琅便想到一个问题:“你刚才说是爹提醒的你?”

邓林胜没否认:“头两回不都是直接捎到轧钢厂嘛,爹就让我告诉你别再往家里捎米了。从那以后,爹没再提过米的事儿。”

虽然没提,却做了不少。邓琳琅心里对邓晋生有点佩服,难怪可以当上后勤处的小干部,看事、处事都有自己的本事与底线,在这个时代很难得。

对邓琳琳,邓琳琅也谈不上失望。谁也没规定血亲就一定该扒心扒肝的对自己好,产生错觉还是自己的原因居多,及时止损就行了。

邓琳琅便问起印象好的人:“林强又是咋回事?”

“他想当兵,现在兵是那么好当的?”邓林胜说起弟弟也有些无奈:“爹虽然在后勤处,可只是个小干部,有好事儿轮不上他,受累的活都是他干。”

邓琳琅知道这时城市里当兵的难度,想了想说:“不行就让他到小庄头插队吧,知青也能当兵。”农村兵的名额比城市兵多,说不定钱副主任还能帮得上忙――邓林强当兵的愿望那么强烈,昨天竟然看不出一点情绪,还随时准备着为自己解围,邓琳琅觉得他比邓琳琳懂事太多,当然更愿意向他伸把手。

邓林胜猜出邓琳琅的想法:“不为难吗?”

“你忘了咱们还有一位表哥在永安县呢,那位表嫂才是能耐人。”邓琳琅回答的很轻松。

邓林胜听了没再说啥,估计要回去与邓晋生商量。邓琳琅也不是非得现在就要答案,见前面出现一排占地不小的建筑,便问邓林胜:“前头是兽研所了吧?”

邓林胜点了点头,邓琳琅突然有些紧张起来,自己一会儿见了曹研究员,应该向人家请教点什么,又该如何不动声色的让曹研究员注意自己,同意自己以后有问题可以电话请教,都该好好想想。

看到头发乱糟糟、黑眼圈十分明显的曹研究员,邓琳琅所有的紧张突然就消失了――眼前的人跟现代所有搞研究的人一样,整个人看起来不修边幅,眼神里却有不容人忽略的坚定执着,邓琳琅很难不觉得亲切。

说起话来自然也没有初见的紧张,随意的跟曹研究员打了招呼,便说明自己的来意,以及以后想向他请教的意图。

曹研究员不解的看着邓琳琅问:“你不是插队的知青吗,生产队的牲口归你管?”他还从来没见过对牲口这么感兴趣的知青呢。

邓琳琅摇头:“不归我管。不过我跟一位老同志学过一年的兽医,也治好了两个生产队的牛,大队信任我,平时牲口有点啥问题都愿意让我帮忙看看。”

曹研究员有些不信:“你就学了一年兽医,就敢治牛?来,你跟我说说,那牛都是啥症状,你是咋治的,用的啥药效果咋样。”

一连串的问题,令邓林胜脸色十分紧张,哪怕他早知道邓琳琅治好了牛,还是担心的看着妹妹,听她细细讲牛生病的症状,自己的判断,开的是啥药,牛吃药后的效果。

与邓林胜越听越觉得是天书相比,曹研究员越听眼里越震惊:“你说你就学了一年兽医,咋就敢改了治腹胀的药量,你不怕……”

邓琳琅还吃惊呢:“改了药量?我还以为是我们公社兽医水平不行,所以给牛用药剂量太小起不到效果。曹研究员,你为啥说我改了剂量呢?”

曹研究员叹了一口气:“赤脚医生有手册,兽医同样有医疗手册,教你的老同志没给你看过吗?”

邓琳琅四下看看,才小声说:“曹研究员,既然今天我来向你请教,就不瞒着你了。那位教我的老同志,是被打倒下放到我们生产队的,我也是偷偷跟他学的,没见过啥手册。”

曹研究员的眼睛瞪的老大:“那位老同志姓什么,因为啥下放的?”他想起了一个名字,却不敢说出口。

邓琳琅向他摇了下头,声音还是低低的:“对不起曹研究员,老同志已经去世了,他生前说不想让人知道他的名字,所以我不能告诉你。”

“这就对了,肯定是他。”曹研究员眼圈有些发红,向邓琳琅兄妹摆了摆手:“你的要求我知道了,我的电话小邓有,你跟他要吧。以后有啥问题你可以给我打电话,也谈不上请教,如果我没想错的话,咱们还是……”说完,转身便往回兽研所,连邓林胜叫他想把礼物送出去都没给机会。

“以前老曹也不这样呀。”邓林胜觉得自己好不容易搭上的线不靠谱,有些对不住妹子:“下回我再问问别人,肯定有比老曹更合适的人。”

邓琳琅却从曹研究员的话里听出,那位她临时拉出来挡枪的老教授,可能与曹研究员有些关系,而他的水平是得到曹研究员认可并尊重的。

于是她对邓林胜说:“不用了哥,我觉得曹研究员就挺合适。我们大队现在养的牲口,情况都不错,一般也遇不到啥向曹研究员请教的问题。”

邓林胜这才想到,自己要跟兽研所搭上关系的初衷,也不再纠结,要带邓琳琅回家。他今天是下午班,吃过午饭还得接班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