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调查(中) - 舌尖上的诡案 - 孙铭苑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舌尖上的诡案 >

第一百章调查(中)

于是谢凯开着车往藤越古镇走。当汽车一进入街道,他就升腾起一种奇妙的感觉。大概是记忆错觉吧?他总觉得似曾相识的景色从车窗两侧向后闪过去。这边的街道民居保存完好,都是很复古的地方,以此为拍照的背景倒是挺有趣的。

这边的镇立图书馆是一座很奇异的建筑。外观高低不平错落有致,呈拱形建造的三座建筑物,包围了一个网球场大小的方形广场,在其左侧正在修缮的不知是银行还是其他的什么。图书馆的风格也很古朴风韵。墙壁是清一色的纯白,屋顶是用厚而结实的青瓦铺成。也许时间还早,这里还没有什么人来,图书馆显得异常清冷。靠近入口处的借书柜台前没有看到管理员的身影。谢凯环顾四周,也没有找到那个叫贺兰的女孩。因为没有想看的书,谢凯只好在书架之间溜达。对于一个小镇的图书馆来说,这里的藏书似乎相当多了。正因为这里是很有历史的古镇,所以才有如此完善的文化设施吧。

谢凯围绕馆内转了一圈后,又回到了入口处,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在柜台前坐着一位女子。清秀的瓜子脸,穿着淡紫色毛衣。女性的年龄难以判断,看起来大概和自己差不多吧。

“请问贺兰小姐在吗?”谢凯走过去问道。

话音刚落,对方就回答:“我就是!”

“你是贺兰小姐?”谢凯有些惊讶:“祝贺的贺,兰花的兰么?”

“嗯,没错,我就是贺兰。”女子皱着眉头,神情有些奇怪地盯着谢凯。

谢凯马上意识到可能是同姓同名了,或者,那个女孩没说实话。

“那么,这里还有别的人叫贺兰吗?”

“没有,就我一人。”女子断然否认,“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这么问?”

“是这样的,昨天在地藏寺五百罗汉的地方,我遇到了一名叫贺兰的小姐。”谢凯掏出名片自报家门之后,简单地介绍了来到此地的原委。当然,他的理由还是采访,而不是调查案子。谢凯也特别强调了那位贺兰小姐曾对他说“在藤越图书馆工作”。

听了他的介绍,女子的表情发生了变化,好像想起什么似的,微笑说:“我明白了,我知道谁冒名顶替我了。”说着,她拿起办公桌上的相框相片,问道:“是这个女孩吧?”

谢凯凑过去一看,只见照片上两位女孩肩并肩,一位是贺兰,另一位分明是自己遇到的女孩子。

“是,是她,那么她是谁?”

“是我妹妹!”贺兰含笑说道。谢凯将目光落到荷兰身上,仔细打量她的脸,好像在哪里见过,瓜子脸,但有点病态的样子。相反,妹妹却长得脸盘饱满,五官大气。

“别介意,她总是这么捉弄人。那么,谢先生看起来很想见我妹妹了?”贺兰笑道。

“不,我来的目的是采访。”谢凯说道。

贺兰听说要采访,便拿出了三份旅游宣传册:“我也没有什么好推荐的,如果你喜欢古街民居,那就去欣赏吧!还有一会儿就到午间休息时间,我们一起去吃午饭吧。”她看了看手表说道。

“谢谢!务必请你带路。吃饭之前我在这里翻翻资料。”谢凯倒是希望她不要改变主意,然后进了图书馆里面。

这里有关附近风土人情的出版物相当多。县志不说,人物传记等历史书籍在书架上有几十本在排列着。谢凯特别感兴趣的是关于历史上这边的治水书籍。谢凯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洪水泛滥造成这边村镇遭灾的历史。当然,是在古代。在第一章最后一页写了某种假设:“如果遇到一百年才遭遇一次的洪水,那么周围会均遭水淹,所有村落将夷为平地。”

谢凯看着这个,想起夏天嘉兴那附近的洪水,不由有些不寒而栗。就算是在发达的如今,由于乡下地势特别,外加防洪工作没做到位,一有洪水,还是有很多人会因此丧命。

读到这儿,谢凯突然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政府要出版发行这本书?意欲宣传治水的目的不难理解,如果仅限于此,以前曾看到在全国到处散发各色各样的宣传册子。对一条河流,如此彻底地叙述治水的重要性,确实弥足珍贵。然而,不是以全国为对象,而是仅仅把藤越古镇附近的香河作为对象。在财政出现赤字的时候,想要尽量减少支出的政府机关,为了—个地区的宣传效应,出版如此精致的图书,总觉得可疑。可是,细看地图,却发现在香河的北边,有一条河叫云河,在它的上游叫“旧香河”,旧香河一分为二,向南迂回的一段叫云河。作为“旧香河”,这细小的河流,如今流淌着昔日的遗迹。

似乎藤越古镇曾经对这条河开始过改造工程,为了防洪。紧接着,由于被认为是工程原因,两次引起洪灾,造成很大损失。为此愤怒的居民蜂拥前往县政府,引起了骚动。由于这次骚乱,政府决定停止改造工程,屈服于居民的压力,改造工程就半途而废了。之后,每年都会爆发洪灾。在当地居民中间,对中止改造工程后悔之声不绝于耳,但是也没办法了。

那以后,经过了不少曲折,提案历经二十多年终于又开工了。河面逐渐增宽,于是香河就演变成现在的样子。谢凯觉得,这书想说的是,若实施改造工程,后面的灾害就可以防止。谢凯看完有些无语,这本书想说什么?如果说出于政府的宣传,那么大篇幅提到这灾难发生的经过结果,感觉有些没必要。

就在这时,附近的钟鼓楼响起了午间的钟声。谢凯将书放回到书架上,走向借书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