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大嘴巴(1)
第63章大嘴巴(1)
传播谣言的始作俑者
俗话说得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坏事的传播过程中,大嘴巴可以说起到了直接的作用。大嘴巴往往见风就是雨,东扯西拉,不着边际。不管是加油添醋,还是扬沙子泼凉水,都是对人际关系的一种亵渎,一种践踏。
§§§第一节他是“记者”,也是“广播员”
谣言始于“传声筒”
社交圈中有一群人,他们喝着自己的茶酒,扯着别人的闲篇儿,或透露一些别人的隐私,或影射一下别人的人格,不管是直接散布,还是委婉传播。
然而,经常说人是非给别人听的人,不知哪一天连听的人也会成了他们的批评对象,因此慢慢地大家都会对他们敬而远之。
有些人一听到些杂琐的、无关痛痒的话,就会一传再传,慢慢地,加油添醋使整个事件严重起来,或许这个谣言传到当事者耳中时,已成了天大的笑话。
有一家人准备在家中打一口井,便请邻居帮忙。无聊之人,在闲话传来传去中,将有人帮他家打井变成了他从井中挖出了一个人。
爱谈论别人私事的人,大多有点不成熟,并且有点心理上的畸形。
他们的生活是无聊空虚、无所事事的,却偏偏要无中生有,惹出事端。
他们四处收罗信息,广集材料,以作为茶余饭后相互交流的谈资,并乐于传播扩散,我们称他们为“大嘴巴”。
偷窥之欲,人皆有之,有人明显,有人隐蔽。隐私,是传闲话的一大重头戏。尤其男女之事,总是让“有心者”倍加关注。
月华与清俊由于某个项目的合作交往频繁,传闲话的人就故弄玄虚地传出他们之间有了什么不能公开的秘密,甚至有板有眼,有枝有叶,形象生动。
有些人原本没有“红杏出墙”,在“热心人”的指引下倒是走上了伊甸园之路。大嘴巴往往会神秘兮兮地对你说:“这事我就告诉你,千万不能对别人说……”他对每个人都“视为知己”地传播他的新发现,并且,擅自想象并将想象当做铁的事实。
“小喇叭”“传声筒”是讨厌的,因为这些人可能会引起家庭、恋人或领导和同事之间的矛盾、猜疑……你偶尔开玩笑说一句什么话,他们“听者有心”,将它制造成特别新闻,以至于给你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恼怒、误会和痛苦。
大嘴巴在你所处的社交圈中绝不会漏过一个人,不管你说什么、做什么,他们都能自成一体地创造一些情节和事端。对这样的人,人们是不敢轻易与之密切交往的。
大嘴巴正是摸准了人的一些心理,得以暗施奸计。一方面他们设法取悦领导,一方面对异己加以打击。他们深知,要扳倒、搞臭一个人,如果用正当手段达不到目的,就在一般人想不到的地方下手。
有的时候,越是离奇的传闻越是有人相信。一个正人君子做了谁也没想到的龌龊之事,人们能不对他失望吗?大嘴巴利用此心理,其险恶用心常可得逞。
大嘴巴大多喜欢说些“趣闻”。有时,他们不是原创者,而是传着别有用心的人所制造的谣言。他们大多是极不负责任地说说而已,从不考虑事情的来龙去脉,也不会进行理性的判断和分析。
谣言的起始端就是口。上帝给了每个人一张嘴,有些人三缄其口,金口难开。有些人却大用特用,造出一堆又一堆的传说、小道消息、秘密报告,接连不断地砸向他人,直到把人砸倒了,这些话才收进语言的垃圾堆里,这些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大嘴巴。
大嘴巴究竟为哪般
大嘴巴视收集、传播消息为职业,乐此不疲,那他们又是怎样获得这些“第一手”资料的呢?一般有以下四种:
一是从内泄露。有些传言所传之事是真实的,但一时还不宜公之于众。而内部有些嘴巴不严的人或有意或无意地透露出来,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便形成了传言,越传越神奇、越离谱。
二是权威猜测成定论。某件事情正在筹划和酝酿之中,人们议论纷纷。当某些有权威的人也加入到议论中,有些人就会把权威者的猜测之辞当成事情的定论,这样传扬开去,就形成了关于某一事件的传言。
三是联想加渲染。一般说来,大多数传言被人渲染得有鼻子有眼,很像是真的。因为传言总是与某些人关于某一事件的口风有关系。而一些好事者善于联想,于是听风即雨,把一些可能会出现的东西说得有枝有叶,另外一些人则以讹传讹,传得多了,也就三人成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