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楚泽的学业 - 美食博主穿越后发家致富 - 好困睡不着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75章楚泽的学业

第75章楚泽的学业

楚泽的学堂是当初楚澜经过层层对比选定的,这个学堂夫子教得比较杂,除了诗词歌赋是科举考试的重要部分,还要学君子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由于萧逸的暂时离去,楚泽已经许久不习武,但还是每日复习师父萧逸教的武学常识,日日早起扎马步,耍棍棒拳脚功夫。

他在课余时间则带着秀秀跟着哥哥楚澜学算术知识,凭着对“数”的敏感和天赋,楚泽在这门功课学得特别好。

冬日清晨,学堂里炉火微微燃烧,驱散了些许寒意。

楚泽端坐在自己的席位上,手中拿着夫子刚布置的算术难题。

夫子满脸期待地站在前方,目光扫过学堂的众生,声音温和但威严地说:“今日这一题可不简单,谁能最快解出,便是本堂之首。”

同窗们低头抓耳挠腮,几人窃窃私语,一脸犯难。

就在大家犹豫不决时,楚泽忽然举起了手:“夫子,我已经算出来了。”

夫子抚须笑道:“好,那你来讲讲这题是怎么解的?”

楚泽起身走到堂前,拿起木炭在黑板上写下一串数字,随后侃侃而谈:“这道题的关键在于‘分拆’。如果将这部分拆分为几个简单的等式,再逐一计算,便可以得到答案……”

待他讲解完毕,夫子细细一看,果然毫无破绽。他满脸赞许地说道:“妙极!楚泽,这思路清晰又独到,老夫都忍不住要鼓掌了!”

学堂里顿时一片哗然,几个同窗连连点头:“楚泽真厉害,这么难的题他也能答出来!”

“是啊,我都没想到还能这么解!”

“他真是个小神童!”

楚泽被这么一夸,小脸顿时红了,连忙摆手道:“哪有那么厉害,都是哥哥教得好。”

夫子听了这话,点点头笑道:“你哥哥是个聪明的人,但你的勤奋与天资也是不可多得。楚泽啊,日后一定不要骄傲自满,继续努力,夫子看好你。”

很快楚泽的名声便在学堂传开了,甚至有学堂之外的乡贤都来观摩他的课业进展。

有人对夫子说道:“楚家小郎将来必定是个读书的好苗子,若能继续深造,未必不能成一番大业。”

夫子听了这话,也不禁感慨:“是啊,他年纪虽小,却稳重有礼,真是一块璞玉!”

楚澜从巡察归来后,趁着空闲去学堂探望楚泽。

学堂内书声朗朗,夫子看到楚澜到来,微微点头示意,随即让学生们暂且放下手中的课本。

他带着楚澜来到一旁,语气中带着欣赏:“楚泽确实是个天资卓绝的孩子,这些日子以来,他的表现让我刮目相看。”

“夫子过奖了,小泽这孩子年纪尚小,还得多加打磨。”楚澜谦逊地回应。

夫子却摇了摇头,认真说道:“楚泽的确聪明,但他的聪明不只是体现在勤奋上。许多难题,他往往能从不同角度去解,思维比同龄孩子活跃许多。若是日后能有机会,我希望你让他跟随更博学的先生学习,未必不能考取功名,出人头地。”

这番话让楚澜既感到欣慰,又深感压力。

他拱手道:“多谢夫子教导,小泽能有今日的进步,离不开您的用心栽培。至于更好的老师,我细细思虑,一定为他另做打算。”

夫子叹了口气,拍了拍楚澜的肩膀:“这孩子有这样的哥哥,是他的福分。”

回到家后,楚澜将夫子的建议思索了许久。

他看着桌上楚泽留下的作业本,那些工整的字迹和解题思路,处处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成熟。

“小泽确实有天赋,我也算是没辜负爹娘的期待……”楚澜轻轻叹道。

他为弟弟感到骄傲,但也担忧江宁城的教育水平是否足以承担起弟弟的未来,张夫子的学堂已是江宁城最好的学堂了,如果需要再找好一点的,是否要走出江宁呢。

晚饭时,楚澜特意把夫子的话告诉了楚泽:“小泽,你最近学业进步很大,夫子都说你聪明,将来一定能考取功名。”

楚泽听了,眼睛亮亮的:“哥哥,我一定会好好念书,不会让你失望!”

楚澜揉了揉他的头,语气里带着期许:“哥哥相信你。不过你要记住,不论你将来考得如何,哥哥都为你骄傲。”

说完,他看向坐在一旁的徐婶和刘叔,神色郑重地拜托道:“这段时间我也许还要常常外出,我想给小泽找个更好的师长。楚泽就拜托二位多照看了。”

徐婶爽快地答应:“小澜你放心,我们会照顾好小泽,他这孩子懂事得很!”

刘叔点点头:“你也别太累着自己,小泽有出息是好事,你这当哥哥的做得已经很好了。”

夜深人静,月光透过窗棂洒在楚家的小屋里。

楚澜躺在床上,看着身旁熟睡的楚泽,听着他均匀的呼吸声,心里既柔软又沉重。

楚泽的年纪虽小,却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夫子的称赞,以及李云霆偶尔的指导,都让楚澜深刻意识到,弟弟并非寻常孩童。楚泽的未来,绝不能因为自己的局限而被埋没。

然而,楚澜也清楚,自己虽曾是秀才,却因多年未能参加科举,知识体系早已与当前的考试内容脱节。再加上美食事业的繁忙,根本无法为楚泽提供系统的指导。

想到这里,楚澜叹了口气,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人——孟玄。

孟玄与李云霆同科进士,还是当年的探花郎,学识自然非同一般。虽然孟玄身处金陵,但若是请他帮忙,为楚泽推荐一位博学之士,或许可以为楚泽找到更适合的学院和老师。

想到这里,楚澜再也无法安心躺下。他轻手轻脚地起身披上衣服,点燃油灯,在书案前铺开纸张,拿起毛笔蘸上墨水,开始给孟玄写信。

“孟兄,展信安。近日家中一切如常,腊肠生意在兄长的帮助下,也已打入金陵城,发展顺利。只是家中小弟楚泽,年幼聪慧,学业上已有些超出我能力所及之处。蒙夫子厚爱,赞其为读书苗子,但我深知,若想不辜负此番天赋,需有更博学的名师指引。

金陵城乃人文荟萃之地,孟兄久居其间,必然门路广阔。若能为小弟推荐一位德才兼备的师长,澜必铭感五内。小弟的未来,不敢有丝毫懈怠,故斗胆请孟兄援手。”

写到最后,楚澜沉思片刻,又添上一句:

“兄长一向对澜关怀备至,澜知孟兄事务繁忙,倘若此事为难,请勿勉强,但无论如何,此情澜心中永记。”

写完信后,楚澜将信小心折好装入信封,封口滴上蜡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