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于平凡的勇气
甘于平凡的勇气
年轻人:可是、可是事实上,不可能所有人都能成为“特别好”的那一群,不是吗?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或不擅长的东西,就算是天才,也不过是少数人,怎么可能大家都是资优生。照您这样说,这些失败者全部都是“特别差”咯。
哲学家:是,这就像苏格拉底的悖论一样,“没有人自愿为恶”。对这些行为脱序的孩子们来说,就连暴力或窃盗,都是为了完成它所认定的“善”行。
年轻人:太扯了!这根本就说不通嘛!
哲学家:所以阿德勒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甘于平凡的勇气”。
年轻人:为什么需要变得“特别”?是因为无法接受“平凡的自己”吧?正因为这样,一旦在想变得“特别好”的过程中遇上了挫折,就会跳入极端的“特别差”。
可是平凡、普通,真的不好吗?真的就会低人一等吗?事实上,我们不是都很平凡吗?这一点,必须彻彻底底想清楚。
年轻人:……老师您是要我当“平凡”人?
哲学家:这是接纳自我的重要关键。如果你能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这世界看起来一定大为不同。
年轻人:虽、虽然是……
哲学家:拒绝接受平凡的你,恐怕是把"平凡"和“无能”画上了等号吧?平凡并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我们没有必要刻意夸耀自己的优越性。
年轻人:请等一等,我承认想变得“特别“这件事是有危险性的。可是我们有必要刻意去选择”平凡“吗?过着平凡的一生,什么痕迹也没留下,更不曾留在他人的记忆里,然后还要求自己必须满足于这种毫无意义的人生,这简直就是开玩笑!这样的人生,我宁可现在就抛弃!
哲学家:不管怎样,都希望自己是“特别”的吗?
年轻人:不是这样!老师您知道吗?您所说的接受“平凡”,根本就是肯定自甘堕落的态度!“反正我就是这样啦”“做到这里就可以了”……像这样堕落的生活方式我无法接受!
例如拿破仑、亚历山大大帝、爱因斯坦、马丁路德、还有老师您最爱的苏格拉底或柏拉图,您认为他们都接受“平凡”吗?他们活着的时候,应该都有过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如果按照老师的理论,我们的世界上连一个拿破仑都不可能出现。您这是在把天才赶尽杀绝!
哲学家:所以你是说,人生必须要有远大的目标咯?
年轻人:那还用说吗?!
甘于平凡的勇气。这是多可怕的一句话。难道阿德勒,还有这个哲学家都要我选择这条路吗?要我和其他大多数人一样,过着平淡无奇的一生?虽然我并不是天才,或许只有选择“平凡”的命也说不定,只能接受自己的平凡,也过着庸碌的日子。可是我要赌一把。不论结果如何,我都要跟他对战到底。恐怕现在已经谈论到问题的核心了。年轻人的心脏高声鼓励,尽管是现在这个季节,紧握的手心却也微微冒出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