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夜世界的中心在哪里? - 被讨厌的勇气 - 岸见一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被讨厌的勇气 >

第四夜世界的中心在哪里?

第四夜世界的中心在哪里?

好险,差点被骗了!隔周,年轻人一脸愤慨地来敲门。虽然课题分离的方式的确有用,上一次自己也完全接纳了这个想法。只不过这种生活方式未免也太孤独了吧?分离了课题、减轻人际关系上的重担,不就表示失去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吗?到最后竟然还说要被人讨厌?如果这样就叫做自由的话,我宁可选择不自由。

个体心理学与整体论

哲学家:咦,今天看起来有点严肃喔。

年轻人:上次回去后,自己一个人冷静地把课题的分离还有关于自由的部分都仔细想过了。我是等到情绪沉淀下来后,再用理性去思考的,结果在课题的分离上,还是有些地方想不通。

哲学家:喔,说说看吧。

年轻人:您说的课题里,就好象拉起一条分割线,最后变成“我是我,你是你”。这么做可以减少人际关系上的烦恼没错,不过那种生活方式真的是对的吗?我总觉得那是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错误的个人主张。记得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您说过阿德勒心理学的正式名称是“个体心理学”吧?我一直对这个名称耿耿于怀,现在算是可以接受了。不过想一想,阿德勒心理学,也就是“个体心理学”,是一种把人变得孤立的个人主张吧?

哲学家:的确,阿德勒所取的“个体心理学”这个名称很容易引起误会,所以让我先简单说明一下。首先,个体心理学的英文是“individualpsychology”,其中的个体(individual)以字源上的意义来说,是“无法分割”的意思。

年轻人:无法分割?

哲学家:是无法再分割的最小单位。具体上是哪些东西无法分割呢?阿德勒对于将精神与肉体分割,理性与情感分割、还有意识域与无意识分割来思考的二元论价值观,是持反对态度的。

年轻人:这是什么意思?

哲学家:例如:你先回想一下那个因为脸红恐惧症来寻求协助的女学生。她为什么会罹患脸红恐惧症呢?阿德勒心理学是不会把身体的症状与心理(精神)切割开来思考的。身体与心理是一体的,是无法再分割的一个“整体”。就像心理紧张的时候手脚会发抖,脸红潮红,或者因为恐怖害怕脸色发青等等。

年轻人:嗯,身体和心理是有相连的部分。

哲学家:理性与情感、意识与无意识也都一样。一个平常冷静的人,是不会因为情绪激动而高声怒吼的。我们是一个统合的整体,并不受单独存在的情感而驱动。

年轻人:不,这不对。要将身体与心理、理性与情感,还有意识与无意识清清楚楚地分开来思考,才能对人类有正确的了解。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哲学家:当然,身体和心理是两个不同的事物,理性与情感也有所不同,还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存在,这些都是事实。

可是当我们生气、对别人大声怒吼的时候,是选择用“整体的我”来做这件事,绝不是凭着单独的情感,也就是与个人的意志无干的方式来拉高分贝发脾气。如果把“我”和“情感”切割开来,认为“是情感让我这么做,我受了情绪的驱使”,就很容易陷入人生的谎言。

年轻人:您在说我对服务生发脾气大叫的那件事吧?

哲学家:是的。像这样认定人类是无法再分割的“整体的我”,就是“整体论”。

年轻人:好吧,就算是这样好了。可是老师,关于“个人”的定义,我并不想听您说这些学术上空泛的分析。您知道吗,只要仔细想想阿德勒心理学,它最后的导向就是让人进入一种“我是我,你是你”的孤立状态;我不会干涉你,你也不要来管我,我们各自随自己喜好过日子。关于这部分,请您说明白一点。

哲学家:好,我知道了。关于阿德勒的心理学的基本思想,也就是“所有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这一点,你应该已经了解了吧?

年轻人:嗯,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所以在人际关系上必须不干涉他人,也就是课题分地的想法,对吧?

哲学家:上一次我应该对你说过:“要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太过亲密的话,无法正面沟通,但是太远也不行。”你要知道,课题的分离并不是要拒人于千里之外,而是为了把人际关系中错综复杂的结打开。

年轻人:把结打开?

哲学家:是的。现在的你,是在一种与别人纠缠不清的状态下观看这个世界,认为把红、黄、绿……所有颜色全都混在一起就是“联结”。可是那并不是“联结”。

年轻人:那么老师对于“联结”的想法是什么?

哲学家:上一次,针对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提到过课题的分离这张处方签。

但是人际关系并不是做到了课题的分离就好。倒不如说,课题的分离只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今天我们就针对阿德勒心理学在人际关系上有什么看法,以及应该与他人缔结什么样的关系做更深入的探讨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