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52章看到这样的结果,李治就……
第52章第52章看到这样的结果,李治就……
看到这样的结果,李治就只剩下了狂喜!
赢了!
竟然赢了!
本来,他会在今天被逼着立下太子,然后把自己的小命也挂在那条线上!他哪里想过他的女儿一出手,竟然直接挖了长孙无忌和王皇后的墙角,拉起了太原王氏的嫡系和世家门阀中的另外几家,压制住了长孙无忌和王皇后立储的行动。
李治强压着几乎冲口而出的喜悦,用非常平静地口气道:
“如意,关于征讨高句丽……”
“父皇,是收复汉四郡。”
“好吧,是收复汉四郡。”李治也没有生气,而是道:“大致的方向,朕听明白了。不过,既然是要吞并整个朝鲜半岛的灭国之战,那你估计,要预备上几年?”
“启禀父皇,女儿希望准备上三个四年。”
三个四年?
所有的大臣都忍不住开始交头接耳。
这时间也未免太过久了一点吧?
李治道:“三个四年?荥阳,你不觉得这个时间准备得久了一点吗?”
李如意答道:“父皇,若是跟当年隋炀帝一样,预备等着他们降而复叛,那么现在就开始征兵,以我大唐将士的勇猛,就是打到朝鲜半岛的南端,也不是办不到。可是这样的结果,很可能是让朝鲜半岛上的每一个人都深恨我大唐,以及我大唐一旦退兵,朝鲜半岛立刻兵变。最后的结果就是,将士们三年苦战,大唐耗费财帛无数,换来的,却是一个劲敌。因为很难说到了那个时候,新罗、百济会不会因为仇恨我大唐而走到了一起。”
程知节在下面连连点头。
作为当世名将,他知道这种可能性很大。
程知节道:“公主殿下所言甚是。那么请问公主殿下,您打算如何实施您的计划?”
“打铁需要身子硬,用在这里也是适用的。既然要想彻底征服朝鲜半岛,我们就应该弄清楚新罗和百济都有哪些敌人和盟友,我们大唐又有哪些敌人和盟友。”李如意指着那张地图,斩钉截铁地道:“大唐若是对朝鲜半岛发动战争,最怕的,一个是朝鲜半岛的平民,若是他们心中存了对我大唐的仇恨,那么日后,我们大唐的军队就很有可能面临来自朝鲜半岛的每一个普通人组织起来的骚扰战。另外一个,那就是若是我们大唐跨海作战,而吐蕃、突厥、回鹘忽然发难,又当如何应对。”
程知节击股大叫:“说得好!怪不得公主殿下不愿意用现行的府兵,而是打算用兵募!”
“不止如此。”李如意站起来,在那张地图上画了一条横线,道:“本宫还打算将大唐的北面边疆往北推五百里。”
看着那条线,程知节都傻眼了。
这,这位公主殿下的野心,是不是大了一点?
又想着吞并海对面的新罗和百济,又想着从回鹘嘴边啃下一块肉!
这,
这,
这怎么她娘的就这么合老夫的胃口呢?!
程知节,不,应该说,程咬金敢肯定,当年他们瓦岗寨出来的老兄弟们若是听到了这话,肯定也会喜欢这位嫡公主!
老子的!老子的!都是老子的!
就是这样!
而上面,李如意的话还在继续:
“所以,本宫预备了三个四年计划。第一个四年,主要是经营灞上,让灞上获得足够的人口,也准备上足够的财帛。要打仗,没有足够的财帛可不行。第二个四年,就是消化掉,长城往北五百里的土地。”
这里原本属于突厥,突厥被唐太宗打得西迁之后,现在被回鹘掌握。这也是华夏跟大漠上千年来来的怪圈。华夏把大漠的一个霸主打到西边去了,结果不是华夏掌握这片土地,而是大漠上又崛起一个民族,成为大漠上的霸主。
而李如意要做的,就是不止打败回鹘,还包括彻底消化掉这片土地。
“第三个四年才是为收复汉四郡、吞并朝鲜半岛做准备。当然,这第三个四年到底要如何进行,要看前面两个四年的成果。但是,在这十二年间,对于汉阳到北海的航运必须不断地被优化,汉阳平原的建设必须更加细致彻底。”
其实不止是汉阳平原,还有洞庭湖平原,都在李如意的考虑范围之内。
唐高宗初年的华夏文明,还主要集中在关中、蜀国以及华北华南平原,至于长江流域,也许下游的江南还能说是繁华,可中上游根本就是蛮荒地带了。这个时期,官员被流放是去交州、崖州,也就是珠江口和海南,可若是被贬斥,就是去长江中游。
也就是这些地方,因为是蛮荒之地,很多世家是看不上的,李如意把目标定在这些地方,也不会触及大家族的利益,受到的抵触也会更少。
事实也是。
崔太玄立刻就意识到了这里面的好处。无论是从回鹘手里再度抢回五百里土地,还是经营汉阳地区,反正都是皇家的工作,至于他们这些大家族,只要抓紧机会捞好处就好。
当然,也不能跟王皇后及其背后的柳家和部分太原王氏旁系一样,对皇家不管不顾地薅羊毛。怎么说,自家抢了肉吃也要给皇家留点汤。要不然,皇家后续无力,他们也就吃了一顿没下顿啦。
崔太玄就道:“妙妙妙!这灞上若是经营得好,也可以往长城外迁徙人口。臣相信,有灞上的先例在,以公主之能,四年之后我大唐将又添五百里膏腴之地!”
不管怎么说,先拍了马屁再说。
诸位官员又再拜。
李治也不再含糊,当即就道:“既然如此,自今日起,荥阳公主监国。如意,回头你就搬入立正殿。”
立正殿位于东宫,当年李世民被封为太子还没有登基的时候,就住在这里。让女儿搬入立正殿,其实就是让女儿占据了东宫。
“是,父皇。”李如意抢在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之前道,“不过,在那之前,女儿恳请父皇组建枢密院。设左右枢密使、左右枢密使相以及参知军事若干,舍人若干。女儿恳请父皇以大将军李𪟝为左枢密使,以诸位老将为参知军事。参知军事平时为父皇提供军事意见,战事出兵打仗。至于各地将士,则按照各自的卫府在折冲校尉的率领之下统一训练!”
“准奏!”
李治更加高兴,一叠声地吩咐宫人给女儿设坐。
他甚至忍不住看了一眼长孙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