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51章听说是考校的题目是高句……
第51章第51章听说是考校的题目是高句……
听说是考校的题目是高句丽,李忠心中大定。因为柳奭给他讲过。
跟李如意谦让了一番,李忠开口了:
“高句丽,本,本是箕子朝鲜,是商纣王的叔父逃到朝鲜半岛之后建立的国家,到了汉初,被卫氏取而代之,汉武帝时,卫氏朝鲜对朝廷不敬,汉武帝起兵伐之,灭国,设立四郡。后来濊貊和扶余人崛起,吸收了一部分朝鲜遗民和三韩人,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一个国家,这就是如今的高句丽。”
李治有些不耐烦地道:“不是要你讲高句丽的来历,而是要你讲如何平定高句丽。”
李忠结结巴巴地道:“儿,儿臣以为,皇祖父的策略,实为上策。”
“废话。”
长孙无忌就道:“陛下,陈王殿下年轻,陛下何必如此苛责?陈王殿下,请继续吧。”
“是,是。”
李忠对长孙无忌唯命是从的模样,让李治更加不满。
只听李忠继续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高句丽是我大唐之敌,因此,可,可联合新罗和百济夹攻高句丽……”
李治更加不耐烦,转头问女儿:“如意,你以为呢?”
“父皇,儿臣以为,若是视百济和新罗为友,那么,汉四郡就只会降而复叛,就跟隋炀帝第三次远征高句丽的结果那样,朝廷大军压境的时候,他们能打就打,不能打就降,等朝廷一撤兵,他们就会继续自立为王拒绝向朝廷进贡并且一再祸害我大唐东北破坏我大唐对大漠的军事部署。因此,女儿以为,汉四郡不但要打,还要从中原迁徙人口过去。只有那片土地上的人牢牢地记着自己是华夏的一份子,他们才会消停。另外,这片土地本是我华夏的汉四郡,那么,新罗和百济多年来的行径就是觊觎我汉四郡领土。他们比叛而复降降而复叛的汉四郡更加可恶。方才大哥也说了,如今的汉四郡以濊貊和扶余人为主,还吸收了一部分朝鲜遗民和三韩人,而三韩人就是新罗人、百济人和已经亡国的伽倻人。中原的强大,无论是百济还是新罗都很清楚,出于对中原的恐惧,他们绝对不会愿意直接跟中原毗邻,因此,即便没有濊貊人和扶余人,他们也会暗中资助其他人窃取我华夏的汉四郡另外成立一个国家作为跟我华夏之间的缓冲。所以,若是想一劳永逸彻底解决汉四郡问题,新罗和百济也不能留!若是不能将百济和新罗一并翦除,只怕未来的子孙后代还会为半岛问题头疼。”
所有的人都傻眼了。
隋炀帝杨广四征高句丽,两次大败,一次惨胜,最后一次征兵还没有完成,大隋就灭亡了,因此,不但民间还在传唱《无向辽东浪死歌》,就连大臣和世家们都觉得没有必要远征高句丽的时候,大唐的嫡公主竟然有如此胃口,想要把朝鲜半岛全部吞下!
哪个不傻眼!
程知节当即就击股大笑,道:“好!好!好!有志气!”
褚遂良道:“有志气是好事!就怕好高骛远!”
文官集团中同样在军事上颇有造诣的裴行俭就道:“请问殿下,关于高句丽,不,朝鲜半岛之事,殿下可有方略?”
唐人重军功,虽然现在是文官,但是裴行俭更喜欢打仗。更别说,灭国之功,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好不好?
“本宫的方略就是水陆并行、驱狼吞虎,等他们三方力竭的时候,便是我大唐将朝鲜半岛一口吞下的时机。这里面,还可以利用新罗。”
利用新罗?
当长孙无忌还在思索的时候,程知节已经喊了起来:“取舆图来。”
内侍连忙擡了一架屏风过来。上面已经挂上了朝鲜半岛的地图。
程知节道:“殿下请说。”
李如意分别用靛蓝和朱砂,在这张地图上画上了百年前的朝鲜半岛局势图和新罗最强盛时期的局势图,然后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句话不假。如今的朝鲜半岛,新罗跟我大唐亲近,而百济则跟倭人亲近。这种关系正是这句话最好的写照。百年前百济才是朝鲜南半岛上的霸主,可是隋炀帝远征高句丽之后,新罗就成了南半岛上的霸主,原因就在于,大隋的军队在北面收复汉四郡的时候,新罗在背后窃取大隋军队的胜利果实。他们乘着扶余人全力在北方戒备的时候,乘机占据了汉江上游。等大隋撤军了,他们又回头,从百济的手中夺取了汉江的下游,加上之前步步侵蚀、吞并的伽倻,方才成就了善德女王登基初期的朝鲜南半岛第一大国。”
长孙无忌道:“这个我们都知道。”
毕竟,善德女王刚登基的时候,新罗被百济和高句丽联合吊打,连失四十余城。善德女王的使者是如何在唐太宗面前哭诉的,作为过来人,长孙无忌可是清清楚楚的。
“那么,请问太尉可知道新罗国内的两股势力,以及要如何利用这两股势力吗?”
长孙无忌哑巴了。
崔太玄追问道:“两股势力?哪两股?”
作为清河崔氏出身的文官,崔太玄其实并不怎么在意这些军方的事情,更别说,高句丽远,新罗距离中原更远。不过,既然已经选择了跟李如意合作,那么,他就会配合李如意,把这出戏唱下去。
“新罗境内有两股势力,分别叫做大元神统和真骨正统。”
“大元神统和真骨正统?这是什么?”
“其实就是基于有限的粮食供给之下发展出来的两种制度。隋末乱世过去不过二十余年,在座的又多是长者,想来对此印象深刻。男人和女人的食量是不同的。在粮食供给有限的情况下,男人也许才吃了个半饱,女人吃饱了也许还有剩。朝鲜半岛就是如此情况,因为地域狭小,所以粮食产量相差不大。人口相当的两个部落,男人较多的那个部落还在为口粮内斗不休整个部落在忍饥挨饿的情况下,女人更多的那个部落,也许不但女人们已经吃饱了,还能剩下一点粮食,养几个精兵。”
李如意这么一说,在座的人基本上都听明白了。
“如果是这样的两个部落相斗,前面的一个部落,战斗力根本就无法发挥出来,而后面的一个部落,不但女人们能上战场进行辅助,那些吃饱喝足经过特殊训练的精兵还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没错,这就是大元神统。元,就是根本。他们认为,女人就是部族的根源所在。女人多的部族能养得起精兵,女人多的部族,人口发展也快,实力增长也快。”
“老夫明白了。这大元神统以女子为尊,而真骨正统则以男子为尊。因为朝鲜半岛地域狭小,粮食出产有限,因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都是大元神统占据了上风。”
“不错。五胡乱华的时候,中原百姓也有逃到三韩的,因此带去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包括更加优秀的造船技术,让新罗人能够获得更多的食物。而食物的增加,也让真骨正统的实力大大增加。大元神统自然就受到的威胁,曾经大元神统甚至一度失去了她们的兵团,花郎道。”
“花郎道?”
“大元神统的儿子兵团本没有名字,而且过去的首领代代都是女人,这些女性首领被叫做源花,她们也是新罗实际上的主人。不过,伴随着真骨正统的崛起,有一个叫做魏花郎的男人成为了第一位男性领袖,为了纪念他,花郎这个名词才传扬开。善德女王的高祖父真兴王就曾经是一位花郎。”
柳奭没好气地道:“公主殿下,我们没有心情听您讲古!”
崔太玄立刻道:“胡说什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关于新罗的情报,就是再多也不嫌多!公主殿下,请继续。”
“为了夺回花郎道,大元神统的最后一位女首领委身,不,不应该说委身。按照新罗人的说法,那就是在那段时间里面,这位叫做美室的末代女王跟真兴王成了情人,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她也只有真兴王一个情人。这种违反了大元神统传统的做法让真兴王很高兴,也降低了警惕。所以,美室成功地夺回了花郎道,花郎道这支军队时隔多年之后再度迎来了女性首领。真兴王暴毙之后,美室立刻推举了真兴王的儿子登上王位,这就是真智王。但是很快,她发现真智王并不听话,所以她又联合新罗的贵族会议和白会议和自己掌握的花郎道废掉了真智王,另立真兴王另一个儿子的儿子,也就是真智王的孙子上位。这位,就是善德女王的父亲真平王。真平王登基之初,新罗的国家大权掌握在代表着大元神统的女首领美室的手中,他便认为新罗人早已经习惯了女人的统治,要夺回国家,就必须让女人登基。所以,他先后剥夺了很多男性继承人的圣骨身份,最终成功地让女儿善德女王登基。”
“原来那位美室夫人是一位女王!怪不得她那么厉害!”
李治惊讶地道:“崔大夫,您知道她?”
“知道知道。毕竟,能吞并伽倻之后有把周围的邻居百济、高句丽和倭人都吊打一通,还是一个女人,臣怎么可能会不注意呢?臣之前还百思不得其解,这位美室夫人不过是真兴王的妾侍,就是聪慧好学又得了真兴王的指点又如何!如今方才明白,她原来是大元神统的末代女王!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怪不得!怪不得!”
政治手腕这种东西,真以为天生就会的?又不是生而知之,投胎的时候就带着上辈子的记忆!
这种东西,从来都是耳濡目染外加自小训练的。要不然,就是在名利场中以命相搏跟滚刀肉一样滚过来,用自己的血和泪为代价换来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