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39章嫡公主的首饰&顾命大臣…… - 女帝 - 无法忘记的遗憾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女帝 >

第39章第39章嫡公主的首饰&顾命大臣……

第39章第39章嫡公主的首饰&顾命大臣……

扑卖就这样开始了。

因为扑卖的主角是嫡公主的心爱之物,所以扑卖放在太常寺的地盘上举行,为此,太常寺特别请动了李淳风卜算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

没办法,因为人太多了!太常寺毕竟是朝廷的衙门,各处的房舍都是有用的,就是有空余的屋子也太过狭小,根本就容纳不了这么多的人。最后的办法,就是划了一块地,建了座高台用来展示扑卖品,周围也是一圈高台,搭了棚子,却没有隔开,而是一座座胡床高几间隔着安放,其实就是雅座,专门给长孙无忌、褚遂良这种大人物们坐的。至于同样参加扑卖的大唐富商,还有那些归德之人,他们就是缴纳的入场费黄金六十两之后还只能站在台下。

没错,就是如此简单粗暴,是官员的上雅座,不是官员的,缴纳进场费每人黄金六十两,而且这六十两黄金,无论你有没有参与竞价、有没有买下商品都是不退的。

褚遂良来得算早的,可是他来的时候,台下熙熙攘攘已经挤满了人,而且泾渭分明——那些穿着葛色圆领袍戴着幞头的,自然是土生土长的唐人,而那些衣着华丽无论男女都是满头珠翠的家伙,不用说,都是归德之人!

怎么说呢?唐人的幞头,其实就是把头发盘在头顶,然后扣上一个发箍,多是铜的,样式呢,有点像拦腰切开的麦子,就是个头大了那么一点。然后再用黑色的布包起来。

这就是幞头。

幞头,其实就是布巾包头的意思。

无论是黎民百姓,还是文武百官,乃至是皇帝,他们的幞头都是黑色的。区别只是包头的布的材质不一,以及皇帝的幞头有专门的样式。

可是这些归德之人呢?

看着从自己的视野的正前方走过的那个郎君的簪子上坠下的四粒手指头那么大的祖母绿坠子,褚遂良就不想说话。

好吧,如果说今天之前他还以为这些归德郎君用珠宝首饰馈赠荥阳公主是行贿,是想买官的话,那么现在,他不这么想了。

若是只有一两个人是这么打扮的,那褚遂良还能说,这世上总有喜欢炫富的人。可是现在,举目望去,这种珠光宝气的家伙遍地都是,褚遂良还能说什么呢?

不独褚遂良,虞世南之子写经使虞昶也来了,而且比褚遂良来得更早一点,他在雅座第二排坐了有一会儿了,看见褚遂良在前排就坐,连忙过来行礼:

“下官见过褚大夫。”

“虞写经?”

虞昶,虞世南之子,字景明,号子艇,此时正担任写经使,也就是负责专监督唐朝宫廷佛经的录著抄写的官员。

“正是下官。”

褚遂良立刻就问了:“你怎么也来了?”

虞昶面带羞惭地道:“不瞒大人,日前王郎君来访,游说下官拿先父遗作扑卖。”

虞家的情况跟褚遂良又不一样。不管怎么说,虞世南已经死了,他不会有新作现世了。更别说虞世南很得太宗皇帝的推崇,因此,他的字打他过世之后就一直在走高。可是对于虞家人来说,虞世南留下的字是要传给子孙后代的。褚遂良自己写字赚润笔费,那是他自己的事儿,可虞昶却用父亲的遗物换钱,那性质就两样了。

褚遂良惊讶地道:“王郎君出价很高?”

虞昶道:“六千。”

“六,六千贯吗?”

褚遂良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要知道,平常他一幅字,外面的喊价也不过四十或者是五十贯上下,若是帛书,价格也不过是翻出一倍而已。不过虞世南已经死了十四年了,他的遗作存世也只会越来越少,因此,这个价格翻出个十倍,褚遂良一点都不奇怪。

但是!

六千贯?这也太多了!要知道,大唐的冶金业远远没有后世发达,也因此铜钱对于大唐来说,可是非常珍贵的,一般的百姓,绝对不会上街花铜钱买葱买蔬菜,基本上都是用麻布之类去换!也因此唐代的一文钱,听上去面值跟宋代的一文钱乃至是清代的一文钱差不多,但是实际购买力根本就是两回事!

六千贯!也就是六百万钱!

即便褚遂良是宰相,这样的一笔钱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在今天之前,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的字也能卖出这么高的价钱,他甚至以为,有着宰相和顾命大臣的头衔加持,他的字能卖到六百贯已经很了不得了。

巨大的震惊之后,他也只能干巴巴地道:“六千贯六幅字?的,的确很惊人。”

不想,虞昶竟然道:“不,不是六千贯,而是六千两黄金,十足真金。”

听到这个的时候褚遂良还以为自己的耳朵出问题了。

可是虞昶的话还在继续:“而,而且不是六幅,是一幅。王郎君说,若是卖不到这个价钱,他愿意自己花钱买下!”

不止如此。

回想起那天那位王承宗王郎君的拜访,虞昶都觉得自己在做梦。实在是对方太壕了!不但跟他保证说一幅字六千两黄金的底价不说,还跟他打赌,若是他父亲的一幅字卖不到黄金万两一幅,他王承宗就以黄金万两的价钱跟他虞昶买十幅他虞昶的字画!

如果不是因为这样的缘故,如果不是因为虞昶家中进来要嫁女娶妇需要用钱,虞昶也不会把父亲的遗作拿出来扑卖。

虽然只有一幅,他依旧愧对老父。

褚遂良最后只能道:“这,就当是为了长安城的百姓,也为了替公主殿下暖场。”

“是,王郎君也是这么说的。”

如果这个王承宗不是拿着这样的话,他根本就敲不开虞家的门!

雅座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褚遂良到底是顾命大臣,来跟他行礼问好的人也不少,虞昶如今不过是写经使,自然一点一点地被挤到旁边去了。

当雅座上坐了八分满的时候,时辰也差不多了,只听金锣锵地一声长响,却是扑卖会开始了。

负责扑卖的,是太常寺的官员。

这让褚遂良忍不住皱了皱眉头,想到今天不过是第一场,下一次的扑卖会才轮到那位王郎君主持,褚遂良没有开口。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的第一件拍卖品竟然是他的字!

没错,负责此番扑卖的官员很干脆,先是说了一下这次扑卖的目的,简单的说就是慈善扑卖,为了灞上百姓筹措钱粮,所以嫡公主拿出了自己心爱的首饰摆件,而诸位大人也出了自己的字画,希望大家量力而行之类的。

然后就说扑卖开始,第一件扑卖品是当朝宰辅·顾命大臣褚大夫的字。

当时褚遂良就听到身后有人在说:“此獠甚是有趣!竟然说量力而行!”

附和的不是一个两个。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