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第178章不得不说,有的人真的…… - 女帝 - 无法忘记的遗憾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女帝 >

第178章第178章不得不说,有的人真的……

第178章第178章不得不说,有的人真的……

不得不说,有的人真的很会见缝插针,李如意这里一答应下来,李弘和李徽两个就开始了天天来紫宸殿报道的日子。

打李治风眩症爆发的那一日起,每日的例行朝议就放到了紫宸殿,李晟作为正式获得听政资格的皇子,他当然能坐在紫宸殿里面听,可李弘李徽兄弟俩就没有这个特权了。即便是皇子,他们每日也必须在紫宸殿外等候,而且一等就是大半天。

李治到底不可能让这两个儿子在外面站那么久,因此,这两个小家伙就变成了天天出入紫宸殿。

其中李徽最是跳脱,仗着年纪小,只要李如意稍稍得了空闲,他必然会问东问西的。

这不,这天李治在李如意照例为他读了几位行军大总管的奏折并且口述了处理意见让李如意笔录之后,李徽就这样问道:

“皇姐,你为何这样重视西域?”

李弘就低声轻叱道:“八弟,我们是来向父皇请安的,不应该多嘴。”

李晟咳嗽了两声,道:“多年前,皇姐曾经说过,西域稳则河西走廊稳,河西走廊稳则长安稳。这是山河地理决定的。”

李徽道:“五皇兄,这个我也听说过。可是我就是觉得这个理由太过单薄了。毕竟,当年大汉就没有这么重视西域,不也国祚四百年?”

这后面一句却是说得极轻。

李治状似不舒服地开始揉按太阳xue,道:“荥阳,你来告诉他。”

“是,父皇。”李如意应了,“正如八弟疑惑的一般,的确不仅仅是因为地理限制一个因素。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因为府兵。”

“府兵?”

“对。”

“请问皇姐,能否详细解说一二,也解弟弟心头之惑。”

虽然有冒着让李治不高兴的危险,但是李徽始终都认为,不在李治面前好好表现,很容易被李治忽略最后沦为棋子。当然,好好表现也有可能沦为棋子,但是,终究是努力过才会没有遗憾不是?

即便他是世家派系的皇子,他也是有上进心的。都走到这一步了,不努力他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

“有道是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一般,军队就好似陌刀必须经常地磨一磨才能保证足够的锋锐。昔年秦王朝之所以会灭亡,未尝没有秦王朝停下了扩张的脚步这一原因。当然,我李唐的情况又跟秦王朝不同,最明显的一点,那就是,我们实施的府兵制。你们知道,我们的府兵最起码的要求是什么吗?”

“骑射娴熟。”

“没错。就是骑射,骑,就是骑马,射就是射箭,而且是以在马背上来去如风攻击如雨的弓骑兵为主,这跟秦王朝多弓|弩|的情况全然不同。弩,在我大唐多是女人、老人和孩子在使用,正式的府兵若是携带弓|弩|入伍而不是携带弓箭,绝对会被同袍笑话。请设想一下,一般情况下,自幼生长在大江流域的汉人在骑射上,能生活打会走路就会骑马的突厥人吗?”

“这……自然是比不过的。”

虽然死世家派系的皇子,虽然被灌输很多倾向于世家的思想,可是李弘也好李徽也罢,都不是笨蛋,他们当然知道,在平均骑射水平和总体骑射水平上,大江沿岸的汉人终究是比不过突厥人的。

这是客观事实。

“这也是我大唐府兵的现状。越来越多的突厥人通过奴隶买卖的方式被输送到中原输送到大江流域。短时间内让他们做农活还行,可这并不能让他们迅速地对大唐产生归属感,也不能让他们真正融入大唐之中。要让他们对大唐产生归属感就必须先让他们为大唐抛头颅洒热血。只有真正为大唐付出过,只有用自己的血汗乃至是生命换来的东西,才会珍惜。这是人的天性。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的大唐府兵之中有超过三分之一都是突厥人的原因。当然,我说的突厥人也包括了鲜卑人。”

鲜卑人,本来就是由突厥铁勒部落而来的。

李徽惊叹道:“竟然有这么多!”

“对!大唐需要足够的兵力,优质的兵力,突厥人、鲜卑人都是优质的兵员,他们会在西域为大唐开疆拓土,大唐也需要通过不停的开疆拓土来稳固在西域的利益,用赏功罚过来建立武功以提升大唐的威望,震慑吐蕃、昭武九姓乃至是更西面的黑衣大食。”

李弘道:“竟然是这样!”

虽然太原王氏花费了大量的资源和心力来培养他,可是他终究是受世家的影响多,因此很不能理解姐姐的主战思想。

毕竟,隋炀帝杨广也是个主战派,可是他的结果,世人皆知。

前车之鉴犹在眼前,叫他怎能欣赏主战派。

“没错。记住,当年长孙太尉执掌朝政多年,位高权重,又联合了世家,可谓是权倾朝野,可是真正立于不败之地的,却是父皇。这是因为父皇手握兵权。所以,你们要记着,兵权,才是我李唐的立国之本,绝对不能放手,哪怕是身边伺候的宦官也不行!”

“是!”

李晟、李弘、李徽都是浑身一震,连忙应了。

李治这才慢悠悠地道:“好了,你们的年纪都还小,又是刚刚接触这些,西域情况错综复杂,你们多听多看便是。至于上手,以后再说吧。倭国虽然弱小,却同样要紧,正好让你们练手,你们就跟着荥阳多学学。”

“是,父皇。”

这话根本就是废话。

接待遣唐使对于如今的大唐帝国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重要任务。固然这些遣唐使们如实地展现出了对大唐的疯狂崇拜,一如他们当初对百济那样,可是对于大唐帝国来说,几乎每一个高级官员都知道倭国的现状,也清楚大唐跟倭国的对比。

只有浮船为水军主力的倭国在大唐水师面前只能是砧板上的鱼肉。

大唐眼下的精力主要被放在了西域,至于倭国,无论是在李治还是李如意眼中,都不过是给李晟李弘李徽兄弟几个练手的。从皇家与世家豪族的矛盾来说,这个弹丸小国不过是他们用来互相试探的一个道具而已,根本就不值得花费多少心思。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