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第179章在长安的各国各族使节…… - 女帝 - 无法忘记的遗憾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女帝 >

第179章第179章在长安的各国各族使节……

第179章第179章在长安的各国各族使节……

在长安的各国各族使节众多,倭国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又是战败国,本不受重视,可是因为三位皇子之故,他们的地位立刻两样了。

毕竟,对于太原王氏和清河崔氏而言,这是他们的皇子第一次接触政治,又是跟外夷有关,绝对不容有失。

遣唐使那边立刻就感觉到了。

不得不说,战败之后,倭国充分地展现了他们顺从强者的特性,当年他们如何崇拜百济现在就如何崇拜大唐。别的不说,这次的遣唐使就是倭国国主天智大王从全国选出来的最优秀最有学问的人。

可即便如此,正副使节在从明州登陆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陷入了疯狂之中。

倭国的学者以前接触的是百济文化,正使苏我博麻曾经还去过百济王宫觐见过百济的义慈王。也就是说,他见过百济的都城有多大、城墙有多高宫墙又有多高。

鉴于半岛上的资源限制,百济的城墙也好、宫墙也罢,都不高!尤其是宫墙,才一人高,下面略略垫点东西,就能够看到百济王从墙的另一边经过。

可是大唐呢?

这一路上,他惊诧过已经不止一次了,都麻木了,可是他还是被洛阳和长安这两座城池给惊呆了。

尤其的长安!

坊街制的长安,每一座坊街就是一座军事堡垒,高墙、深巷,那是遣唐使们以前根本想都不敢想的!

跟百济一样,倭国也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小国,哪里来的那么多资源去修这么高这么大的城墙?以前倭国学百济,也没有想过建这么大的城墙的想法。

可是看到长安的那一刻,苏我博麻就有一种冲动,那就是回去之后一定要建议大王仿造大唐长安来修建他们倭国的都城。

不过,要见到大唐皇帝并不容易,首先,他们要先去太学预科班,学习语言和礼仪。

换了一千多年后的英国人,他们绝对不会愿意以别的国家、别的民族的礼节参拜别人的君主,可是对于这个时候的倭国人来说,完全没有问题。

因为他们早就下定了决心,要全盘学习大国。

负责跟他们沟通的译官原本以为需要费些唇舌,却没有想到这些倭国人竟然如此顺从,不觉有些惊讶。

他如实地上报——这也是他的工作之一。

也因为遣唐使的顺从,让太学预科班的先生们对他们的态度还不错,也因此,倭国遣唐使倒成了长安城里各族使节中第一个接触到照片的使节。

这也是苏我博麻再一次听到这位公主殿下的名号。

苏我博麻,出身苏我氏一族,虽然是旁支,可终究还是倭国的大贵族,而且他的妹妹们还是天智的妃子。也因此,他对过去的那段历史非常熟悉。

越是接触大国,越是了解大国的历史和现状,苏我博麻就越发觉得,大国的公主跟他们倭国的圣德太子非常想象,也跟他们的国主天智大王非常酷似。

国内都有大族掣肘王权。

君主都不主动跟大族针锋相对,而是让王子、公主顶在前头。

举例完两国政治历史上的相似点之后,苏我博麻就开始思索大国的强大之处,然后,他理所当然地注意到了大国公主手下的无数产业,庄园、工坊,还有学堂。

他在自己的手劄上写到:

——跟我们的部民制不同,大唐承认土地私有,却认为人民不是奴隶。虽然大国也有从大漠购买奴隶,但是这些奴隶只要工作几年,他们就能进入军队,成为大唐的军人,然后建功立业,成为大唐的一员!

——这才是大国气象啊!

也不说这里面有多少是因为缺少信息导致的误读,可是大唐的包容却深深地烙印在了苏我博麻的心里。

他很想去参观一下公主的工坊和庄园,却遭到了阻拦。因为这是公主的私产,守卫拒绝他的进入。

这让他对庄园制升起了很大的兴趣。

虽然不是很懂,加上太学也没有这方面的课程,可是苏我博麻却开始对庄园经济有了很大的兴趣,他很想知道大唐强大的秘密。

而他的所作所为自然被有心人留意,然后传到了宫中,传到了李徽跟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