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中国好人传(2016年卷)(下)》(12)
◎高小茂高仁里夫妇高小茂,1933年生;高仁里,1938年生,夫妻俩是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人。夫妻俩为还清儿子的欠债,外出打工10多年,终于还清欠款。
致敬词
信者,行之基。他们在养老享福的年纪再次出发,用汗水偿还债务,践行诚信,折射出闪亮的人性光辉!
1989年,黄晋经开始担任西山村的党支部书记,在负责管理西山村大小事务的同时,也负责管理西山村的村办企业——量具三分厂。在那个年代,电风扇上的手动定时器是市场热销零部件,国内很多机械厂开始跟风生产。黄晋经也抓住这个机遇,带领量具三分厂工人加班加点生产定时器。
可是到了21世纪初,电风扇手动定时器的市场逐渐被电子定时器所取代。西山村量具三分厂生产的手动定时器一下子没有了市场,成了一堆废铁堆积在仓库。定时器销售不出,之前用来生产产品的原料和工人工资的60万元的贷款该怎么还?面对亲朋好友的规劝,黄晋经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也得还上这笔钱,不仅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更要对得起组织和村民的信任,如果不偿还这个债务,一辈子都过得不舒心。
为了这一句承诺,1996年,黄晋经承包了已经亏损的量具三分厂,改名为正工机密机件厂,承担起偿还村办企业欠款的责任。为促使企业尽快盈利,黄晋经带领机件厂为全国各地的量表厂生产配套零件,后又为广泰、北洋等企业加工零部件。黄晋经每天都早出晚归,天天和工人们一起同吃同住,有时候为了赶一批零件订单,甚至几天都不回家。经营策略的调整,为机件厂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黄晋经将这些钱除了用于发放工人工资、更新设备外,其余的钱全部用于偿还欠款,但从未想过自己用来好好享受。
2009年,黄晋经看着村办企业所欠债务所剩不多,再加上自己年事已高,便将机件厂交给儿子管理,并嘱咐儿子一定要还债。到了2016年,历经20年,终于偿还了村办企业60万元的债务,黄晋经也长舒了一口气。
“作为党员,我一定要替村里还清这笔贷款。”黄晋经牢记当年的一句承诺,主动承担起村集体的债务,用20年时间偿还了村集体欠款60万元,成为大家心目中的“诚信大叔”。
(山东省文明办供稿)
◎黄晋经
黄晋经,1949年生,山东省威海市人,威海高区双岛街道西山村村民。好党员一诺千金,20年埋头苦干偿还集体企业欠款60万元。
致敬词
20载还债路,老支书执守信义演绎诚比金坚;60万元血汗钱,好党员不忘初心铸就道德丰碑。
从事环卫工作的王洪海因为帮助了来烟台实习的西北大学学生小徐而成为“网络名人”,获得烟台、西安两地网民点赞。
一天清晨,王洪海在打扫卫生时发现一个崭新的钱包躺在一片垃圾中,捡起来拉开拉链后,里面整齐地放着身份证、银行卡和其他证件,看到身份证上显示的是外地信息,王洪海意识到可能是来烟台的外地人所丢,想到失主焦急的心情,他更加不敢走远,顶着烈日站在原地等候。
过了1个多小时,一位年轻的小伙走上来试探着问道有没有见到一个钱包,见状王洪海连忙询问钱包的信息,等到小伙子将钱包详细描述一遍后,王洪海确认了失主的身份,连忙将钱包还给失主小徐。据小徐描述,他是西北大学学生,此次是他第一次在老师的带领下来烟台实习,在乘坐公交车时,发现钱包和手机丢失,由于马上就要结束实习赶回学校,面对身份证、银行卡的丢失他非常着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来到丢失钱包的附近寻找。而此时,正好遇到了等待已久的王洪海。“大爷捡到钱包后一直等在那里。当时想给他买瓶水,他拒绝了。想请他吃饭,他也不愿意。看来是位低调的人。”为了感谢王洪海,小徐和同学就赶紧拍下照片,发到微博、微信上。仅仅2个小时后,微博阅读量已经超过7000次。随后,西安当地媒体也联系到他,将他们的经历转发到当地,迅速引发共鸣,仅仅点赞量就达到257次,评论和转发也有数十次。而在烟台本地的微博中,点赞量也有近千条。
面对着网民的盛赞,王洪海说,如果当时失主没来找,就准备去银行找联系方式,一定要把钱包还给他,别人丢了东西肯定着急,能帮帮就帮帮吧。而且老伴也是位环卫工人,三天两头能捡到东西,捡到后一定要还给失主已然成了他们家的习惯。
(山东省文明办供稿)
◎王洪海
王洪海,1945年生,烟台鸿易物业劳务有限公司保洁员。环卫大爷拾金不昧获烟台、西安两地盛赞。
致敬词
虽然置身七色迷目的市场经济,诚实守信却是他始终秉持的信条,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普通人的天性,他用宽广的心胸,显示了中华文明代代传承的善良天性!
1995年杨乃堂从军队转业到淄博市周村区检察院工作。1996年,杨乃堂接受组织安排到周村北方特种油厂工作,后被任命为厂长。1999年,杨乃堂辞去公职组建成立周村北方特种油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导热油。当时企业亏损几百万元,设备也十分破旧。没有启动资金,他就向战友亲戚筹措90万元;没有技术,他就带领员工一点点摸索、开发,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的汗水和泪水,无数的失败和挫折,终于换来产品质量稳步上升,靠着一诺千金的承诺和信用,杨乃堂的产品销量逐渐增长,客户的认可和好评接连不断,企业终于挺过难关,业绩也开始步步高升!
为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杨乃堂将传统诚德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中,培育弘扬淄特感恩文化:对外感恩客户,诚信为本,持续不断地提供最优秀的产品,最快捷的服务,最全面的技术支持;对内感恩各部门、各成员彼此的协作、支持和付出。推行的“德者委以任,功者授以禄”的企业文化,良性的竞争环境和诚信待人的经营理念让员工充满干劲和热情,增强了职工的满足感、成就感和归属感。
企业积累了财富不忘回馈社会。杨乃堂郑重承诺要为困难群体提供帮助,履行社会责任。
2014年,为四川阿坝州的贫困儿童募集捐赠1.4万件冬衣;2015年,设立“北方淄特”助学金,为山东理工大学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子提供学费、生活费;在汶川地震当中,他不仅缴纳特殊党费,还数次向各慈善总会捐款。2008年,他被山东省经济学会评为“山东省改革开放30周年十大特别经济贡献者”;2011年,被评为“齐鲁好当家人”;2012年被评为“山东省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十大代表”。
(山东省文明办供稿)
◎杨乃堂
杨乃堂,1963年生,山东省滕州市人,山东北方淄特特种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白手起家,他用诚信把一个负债累累、濒临倒闭的小油厂做强做精,成就了诚信经营的品牌口碑。
致敬词
血与汗的洗礼,铁与火的磨砺,他实现了从军人到商人的华丽转身,“做好的产品,做好的服务,关键是做个好人”,这就是赤诚杨乃堂的真实写照!
“请组织相信我,在我的带领下我要让光辉村变个样。”这是吉洛衣罗在2007年村委会主任任职时的承诺。2010年她当选为村支部书记。
如今走进光辉村,以前的茅草房早已不在,这里有着焕然一新的彝家新寨,有着走上去再也不深一脚浅一脚的水泥入村路,有着正在修建的新学校,猪满圈、羊满坡……
吉洛衣罗1992年初中毕业后,憧憬着迈入高中的多彩生活,可由于家境贫困而与高中、大学无缘。时任村支书罗玉林想让她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光辉村的孩子,她想着自己对于读书的渴望,她深知这些孩子和她是一样的。而光辉村会说汉语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为了能让更多的人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她同意了村支书的提议。当年9月1日,光辉村第一所小学开班了,村民们欢天喜地把15名小学生送到临时搭建的一个竹棚教室里,15名学生终于在家门口上学了。吉洛衣罗正式成为一名代课教师。这一代就是20余年,一个女人把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光辉村,让这里的孩子汲取知识的营养。
吉洛衣罗是村支书、是老师、是学生们的炊事员,甚至是接生员、急救员。额其补巫、立者喜尔两家的孩子出生,都是她接生或送往医院的。这个基层干部的身份太多了,然而只有脱贫致富,才是她全部工作的意义。
光辉村坐落在四面环山的山顶上,只有一条3.5米宽的山路通向外界,是一个纯彝族贫困村。全村共有157户,其中41户贫困户。
要致富,先修路。2008年,吉洛衣罗带领村民修通了4.5公里硬化路。随着脱贫攻坚号角的吹响,吉洛衣罗深感身上的担子更重了。结合光辉村实际,她决定带动村民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脱贫致富。光辉村现有羊400多只,牛有70多头,已栽下核桃464亩,还准备嫁接核桃2300株……
“衣罗书记干得好,大家的日子才越来越好了。”村民吉尔佐石说。
(四川省文明办供稿)
◎吉洛衣罗
吉洛衣罗,1973年生,彝族,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人,雷波县西宁镇罗山溪乡光辉村党支部书记。一个柔弱的女人,用“宽阔”的双肩一头挑起村民,一头挑起学生。
致敬词
为实现让村庄变样的承诺,女支书用羸弱的肩膀挑起致富重担,成为光辉村的“扁担”。扶贫先扶智,吉洛衣罗把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孩子和村民。
2015年11月16日晚上,正载着妻子往风景丽都小区方向驶去的出租车司机刘波,发现后座上有1个手提包,打开一看,里面装着1万元现金、几张银行卡、1块贵重手表等重要物品。猜想可能是上一个乘客遗失的,刘波立刻往失主下车的方向开去,在目的地附近转了几圈后,他一无所获,考虑到失主一定会很着急,刘波便叫妻子将包保管好,自己立即打电话联系七星关综合广播的工作人员,询问是否有乘客遗落手提包?
在与工作人员认真核对后,他得知,有一位姓罗的乘客丢失手提包,对包的描述和自己拾到的差不多。随后综合广播的工作人员联系上罗先生,经过核实,手提包确定是罗先生遗失,失主将及时来领取。
当罗先生赶到七星关广播电视台时,才知道是贵fu1758的夜班司机刘波拾到手提包并连夜送来的。打开一看,现金分文不少,物品一样没落,罗先生紧紧握住刘波的手,连连道谢。
(贵州省文明办供稿)
◎刘波
刘波,1985年生,贵州省毕节市人,七星关区出租车司机。他主动将遗落在出租车上装有1万元现金、1块贵重手表等重要物品的手提包,归还失主,被称为“最美司机”。
致敬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