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中国好人传(2016年卷)(上)》(11)
六月
june
从东北的小城走出来的刘成君,一路辗转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秦皇岛,在秦皇岛秦皇入海处景区里做着小生意勉强养家糊口。一次偶然的机会,2012年暑期冒着30多摄氏度的酷暑,44岁的刘成君穿上了兵马俑的服装,穿着四五层的棉衣、盔甲,抹着满脸的戏曲油彩,伴随着动感的音乐跳着舞蹈,流着止不住的汗水为景区游客进行兵马俑行为艺术表演,并且免费与游客合影留念。为提高自身表演水平,通过朋友拜师学艺,在非旅游季节进行集训,全天候吃在训练场地、睡在训练场地,在坚持不住的时候泼一盆凉水、打自己几个嘴巴继续坚持,这样做只是为了能给游客朋友们带来更精彩的节目,为了带给大家文化的传承、旅游的喜悦和满足。在此过程中他还积极参加公益组织的众多爱心活动,向全世界游客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形象。
4年来,刘成君在秦始皇求仙入海处为广大游客表演过上万场次,与全国以及世界各地游客合影留念超过百万人,一路走来有过汗水,有过泪水,有过家人的埋怨,有过朋友的劝告,有过众人的不理解,但是他仍然坚持着自己的公益路,用他自己的一句话说:“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传递正能量,我开心、我高兴!”
(河北省文明办供稿)
◎刘成君
刘成君,1968年生,黑龙江省北安市人,公益表演者。不惜冒着酷暑穿着兵马俑服装,用爱心为游客义务表演和免费合影留念。
致敬词
你用爱心写下辛苦的坚持,你用辛勤的付出传递着千年的中华文化瑰宝,换来的是游客的感动和敬仰。
547
白雨大学时加入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2014年大学毕业后,她义无反顾回到家乡,将大城市先进的志愿服务理念带回了家乡。回乡后,白雨自主创业开了家面包店,免费为环卫工提供早餐、热水、微波炉、热水器、小药箱、休息场所等,并结对帮扶了一户安徽外来务工人员。
从大学到步入社会,白雨曾做过许许多多救助群众、奉献社会的好事、善事、实事,但是她意识到,社会公益事业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她决心发动更多的人为社会、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好事。2016年年初,她牵头成立了“马兰花”志愿者协会,先后组织开展了关爱残疾人、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关爱留守儿童、走进敬老院、旧衣捐赠、助力春运、助力高考等大小几十次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给甘肃山区和鄂托克前旗境内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捐赠旧衣物上万余件;为贫困留守儿童捐赠学习用具1000多套;和同伴们一起植树近200棵;与同伴们拉手山区10名贫困儿童、4名老师,开展为期7天的“走出大山看世界”圆梦行动。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白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里来。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马兰花”志愿者协会先后获得“青年五四奖章”“优秀志愿组织奖”等荣誉。
(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办供稿)
◎白雨
白雨,1990年生,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人。自主创业开了家面包店,免费为环卫工提供早餐、热水、休息场所等。
致敬词
白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真善美”,展现了90后的精神风貌。她的故事感动了被帮助的人,更感动了一座城。
2003年,贾会云和爱人受四平市残联副理事长盲人藉亚芹助人为乐事迹的影响,一起创办了四平华正眼科医院。从此,她和她的团队开始了助人为乐的旅程。
在工作中,当她看到那些来医院就诊的下岗职工、特困户、五保户、受灾家庭的眼疾患者,因为家庭困难付不起医药费要放弃治疗的时候,她都为这些患者减免检查费、医疗费,有时还要为他们捐款捐物。
2009年,贾会云出资10万元,在全市开展评选“十大孝子”和“阳光老人”活动。在四平市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从2013年开始到2022年10年间,每年为贫困学生捐资10万元,现在已经进行了3年,为贫困学子圆梦大学提供帮助。
贾会云向社会承诺,凡是百岁老人患白内障,只要他们身体允许,一律免费救助。医院已经为长春105岁老人殿文、延吉103岁老人张富举实行了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
2011年,刚出生120天的婴儿闹闹,眼睛始终没有光感,经会诊为先天性白内障,治疗的唯一办法就是手术。但为这么小的孩子进行手术对主治大夫要求很高,于是贾会云立即联系北京同仁眼科总部专家来长春同仁为闹闹进行治疗。这个吉林省年龄最小的先天性白内障患者在长春同仁眼科医院成功实施全麻下双眼白内障吸除术。
13年来,贾会云从一名医生,成长为国内民营大型医疗集团的总院长,她关心和帮助贫困患者的行动,也从一个人的行为变成了集团的慈善事业。在全国性的“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彭年光明行动”,吉林省“慈善光明行”等系列活动中,累计奉献2000余万元免费为2万多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
这样的事,贾会云带领她的团队做了许多,他们走进养老院,关爱孤寡老人;走进大学,关爱失明大学生;走进农村,关爱留守儿童。这样的事,她将带领她的团队越做越多。
(吉林省文明办供稿)
◎贾会云
贾会云,1971年生,吉林省梨树县人,华正医疗集团总院长。医者仁心,扶危济困13载,播撒光明到万家。
致敬词
她把帮贫扶困当成自己的责任,默默坚守了十几个春秋,给患者带去了光明,给家庭增添了希望,给社会注入了正能量。
549
初夏,哈尔滨市育民小学校正开展一堂生动的科普大讲堂暨“好心态好方法好父母”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主讲人是“春晓农民工家长学校”
校长赵晓春。他运用专业的家庭教育理念,诙谐幽默、细腻真挚的演讲,温暖着在场的每一位农民工家长。
赵晓春类似的演讲已经有300多堂,8年多来给30余所中小学校、社区、基建工地的2.1万余名家长义务授课,免费赠送《弟子规》2.5万余册,为学校捐赠图书4000多册,为困难家庭学生捐赠学习课桌700套。2008年,他创办了一个人的农民工家长学校。用马加爵、药家鑫等社会新闻热点案例,警醒家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推心置腹地和家长们谈如何与孩子沟通,他的“了解孩子”“欣赏孩子”等教育法,让家长们茅塞顿开。2011年9月,他的“春晓农民工家长学校”被黑龙江省妇联、省教育厅、省文明办授予“省示范家长学校”荣誉称号。赵晓春撰写的《不让农民工子女输在家庭教育上》,被评为“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优秀案例。
辖区的一场火灾,引发他深刻思考,设计制作带有“防火逃生口诀”——“浸湿折叠捂嘴爬行”
字样的毛巾。在“走千户、访千人,创先争优促和谐”活动中,坚持做到与居民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地交流。辖区老上访户王明子多次上访告状,是办事处的难题。赵晓春多次去他家走访,一直进展不大,当他注意到老人的孙子趴在饭桌上学习,就特意买了一张学习桌,亲自送到老人家中,并与他促膝长谈,感动了老人,化解了矛盾。
2014年,赵晓春创建了“舍得屋”。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把闲置物品捐到“舍得屋”,以帮助有需要的低保户、特困家庭、空巢老人、残疾人士等群体。作为“舍得屋”的延伸,“舍得墙”
应运而生。赵晓春请人专门设计了一面温馨的“墙”,把闲置的应季衣物挂在“舍得墙”上,只要有人需要,可以随时取走。赵晓春说:“捐出不需要的给需要的人,一舍一得之间,中华传统美德得以充分体现。”
(黑龙江省文明办供稿)
◎赵晓春
赵晓春,1966年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民政局局长。2008年创建“春晓农民工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课300余堂,捐赠课桌700余套;创建“舍得屋”“舍得墙”关注弱势群体。
致敬词
他是人民的公仆,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会俯下身来为人民服务。
凌万兵每天凌晨3点起床做粢饭,早上卖完粢饭后,就把剩下的时间全部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去。11年来,扬州每个社区和敬老院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凌万兵志愿服务过的老人数以千计,定期到养老院为老人理发、修脚、拍照片,免费组织老人看电影、体检等,几乎成了他的“主业”。
每年他还组织200名左右全国各地的残疾人来扬州进行文化交流,他全程参与接待,并安排义工“一对一”搀扶陪护。为帮助身边更多的困难群众,凌万兵举办多次义卖活动。广陵沙头的颜妈妈为挽救儿子生命每日锻炼,打算将自己的一个肾换给儿子,但高额的医药费一直没有着落。凌万兵听闻后,3天义卖1000多份粢饭,为颜妈妈捐款11765元。在他的感召和努力下,最终募集到50万元手术款,帮助颜妈妈母子成功完成手术。他还曾为13岁罹患脑癌的女孩义卖募集善款4万元,为高邮残疾人沈某义卖募集善款2万多元……11年来,他牵头募集善款累计近百万元,帮助过的困难群众和残疾人近百人。
为帮助老人们留下晚年生活的最美记忆,他筹备为孤寡老人们出一本画册,发起了“留住最美夕阳”计划,耗时6年,免费为孤寡老人们拍摄笑脸照片,累计已拍摄5000多人次。在他的电脑里,存储的笑脸照片都一一标注了老人们的姓名、住址、生日等信息,他要为他们编辑出版一本名为《记录人生,定格最美夕阳》的画册。
(江苏省文明办供稿)
◎凌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