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待续
未完待续
#第九章未完待续
##9.1决赛舞台
《音乐创时代》决赛之夜,演播厅内座无虚席。沈未唏站在后台候场区,指尖轻轻敲打着大腿外侧,无声地数着节拍。三个月前那场舆论风暴早已平息,如今他站在这里,纯粹是因为音乐——没有炒作,没有剧本,只有他和他的歌。
"紧张吗?"陈默递来一瓶水。
沈未唏摇摇头,目光扫过观众席前排的某个位置——许既明穿着简单的黑色高领毛衣,正在和评委低声交谈。自从沈未唏从伯克利归来,两人的关系已经公开,但今晚许既明是以专业评委的身份出席,而非家属。
"接下来有请决赛选手沈未唏,带来原创歌曲《重逢之前》!"
掌声如潮水般涌来。沈未唏深吸一口气,走上舞台。聚光灯当头罩下,刺得他眯起眼。七年前那个在校园歌唱比赛上紧张到忘词的少年,如今已能从容面对数千观众。
前奏响起,沈未唏闭上眼睛,让自己沉浸在音乐中。这首歌写的是他与许既明分离的七年,那些独自成长的日日夜夜,那些想说却未能说出口的思念。
"在每一个没有你的清晨,
我练习着告白的语气。
在每一个失去你的梦里,
我复习着相遇的场景..."
唱到副歌部分时,音响突然发出一声刺耳的啸叫,随后彻底安静——设备故障了。现场一片哗然,导演在台下焦急地打手势示意暂停。
沈未唏站在原地,心跳如擂鼓。这是他最重要的舞台,却遭遇最糟糕的技术事故。就在他不知所措时,一道修长的身影从评委席站起,径直走向舞台角落的三角钢琴。
许既明什么也没说,只是坐在钢琴前,手指落在琴键上——正是《重逢之前》的钢琴伴奏版。他的眼神坚定而温柔,仿佛在说:"有我在。"
沈未唏的眼眶瞬间湿润。他走到钢琴边,在许既明鼓励的目光中继续演唱。没有麦克风,没有混响,只有最纯净的人声与钢琴的对话。观众席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息聆听着这意外却美妙的即兴表演。
"在重逢之前的漫长岁月里,
我早已在心中与你重逢千次万次..."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现场寂静了一秒,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沈未唏鞠躬时,许既明在钢琴后对他悄悄比了个心——这个动作被大屏幕捕捉到,引发一阵善意的哄笑。
"这就是音乐最本真的样子!"评委席上的老艺术家激动地说,"没有修饰,没有技巧,只有真挚的情感!"
沈未唏看向许既明,后者正对他微笑,眼里满是骄傲。那一刻,他忽然明白:无论比赛结果如何,他都已经赢了——赢回了那个十五岁时与他并肩追梦的少年,赢得了继续与他同行的权利。
##9.2公开告白
评分环节,许既明作为评委最后发言。他没有立刻点评,而是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泛黄的纸。
"这是我十四岁时写的第一首歌。"他对着话筒说,声音有些颤抖,"歌词很幼稚,旋律也很简单,但它有一个特别之处——"他展开那张纸,镜头推近,上面是两种不同的笔迹,"这是我和未唏共同创作的。当时我们约定,等站上大舞台的那天,要一起演唱这首歌。"
观众席传来一阵惊叹。沈未唏站在舞台中央,完全没料到这个发展。那张纸他以为早就遗失了,没想到许既明保存至今。
"这些年,我写过很多歌,拿过很多奖。"许既明继续道,目光直视沈未唏,"但最让我骄傲的,永远是那些与未唏共同创作的旋律。因为音乐对我们而言,从来不只是音符的组合,而是..."他停顿了一下,"而是思念的载体,是跨越时空的对话。"
现场安静得能听见针落的声音。许既明站起身,走向舞台中央的沈未唏:"所以今天,我想完成十四岁时的那个约定。"
他在沈未唏面前站定,从西装内袋取出一枚与手上同款的银戒:"沈未唏,你愿意和我一起,写完下半生的歌吗?"
这不是求婚,却比任何求婚都动人。沈未唏看着眼前这个为他挡过风雨、守过秘密、等过七年的男人,眼泪终于决堤。他伸出左手,无名指上的银戒在灯光下闪闪发亮:"早就是你的了。"
许既明将新戒指戴在他右手中指,然后当众吻了他。现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连一向严肃的导演都在台下抹眼泪。
"这算不算作弊?"回到评委席前,许既明小声问,"评委当众向选手表白..."
沈未晞笑着擦掉眼泪:"反正我已经唱完了,零分也无所谓。"
最终评分出来,沈未唏以微弱差距获得亚军。当主持人问及感想时,他看向评委席:"对我来说,今晚最大的收获不是名次,而是找回了音乐最初的快乐——与重要的人分享。"
##9.3星唏工作室
三个月后,星唏音乐工作室开幕仪式选在了六月二十日——沈未唏的生日。工作室位于798艺术区的一栋老厂房内,门口悬挂着简约的金属logo:两颗交叠的星星,下方是"星唏音乐"四个字。
"为什么是两颗星星?"前来祝贺的陈默好奇地问。
许既明正调试着音响设备,闻言擡头:"我名字里的'既明'取自《诗经》'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意为黎明之光。而未唏的名字..."
"出自'唏'是晨光微亮的意思。"沈未唏接过话头,手里端着香槟,"所以我们俩合起来,就是黎明与晨光的交替。"
"酸死了。"陈默做了个鬼脸,"那logo下面那个小湖是怎么回事?"
许既明和沈未唏相视一笑。那是他们家乡的小湖,少年时代常在那里写歌。logo设计时,他们特意加上了这个细节,作为对初心的致敬。
开幕演出安排在露天庭院。许既明弹钢琴,沈未唏弹吉他,两人合唱了《星星听得见》和《归途》,还首唱了为工作室写的新歌《未完待续》。到场的都是圈内好友和音乐人,没有媒体,没有闪光灯,只有真挚的祝福。
"接下来这首歌,"演唱间隙,许既明对着话筒说,"是我们十二岁时的第一次合作,《蜗牛赛跑》。"
观众席发出善意的笑声。沈未唏调整了一下吉他背带:"警告在先,许老师当年加的rap部分真的很尬。"
"谁说的!"许既明抗议,"明明很前卫!"
音乐响起,两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夏天。许既明一本正经地念着幼稚的rap,沈未唏笑得差点弹错和弦。唱到一半,天空突然飘起细雨,但没人离开,反而有人跟着节奏摇摆起来。
雨越下越大,演出不得不转移到室内。人群散去后,沈未唏和许既明并肩站在落地窗前,看着雨水在玻璃上蜿蜒而下。
"记得我们第一次重逢吗?"许既明突然问,"也是在雨天。"
沈未唏想起那个暴雨中的钢铁厂,想起许既明在雷声中苍白的脸,想起自己唱起《雨停之前》时两人交握的手:"那是我这辈子唱得最认真的一次。"
许既明转身面对他,手指轻抚他右手中指的戒指:"知道为什么选今天开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