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最后的万字爆更三
“你是说......内奸?”赵光世一点就透,兵书上说,想要速破城池,一来靠偷袭,二来便是靠内应。
如今突袭显然不成了,那么内应就变成了最大的可能!
但他却有些迟疑:“腾哥儿,这的确有可能,但也只是理论上。”
“我朝的高级将领深受皇恩,而且在潼关许久,应当不会有什么异心吧?”
杜白衣叹息一声,他并不了解潼关内的将官组成,因此也不好判断,只是坚持道:“所以只是让你提醒赵总督一声,具体如何,自有他决断。”
“好,我明白了。”赵光世答应,小心一些总归无错。
随着太阳落下,乾军不打算夜战,要是好不容易聚拢来的百姓趁夜逃了,反而得不偿失。
鸣金收兵,同样看了一天的赵良臣转过身,冷冷地道:“召集所有高级军官,到总督府召开军议,城头部队换防,提防乾军佯装撤退,实则夜袭。”
说完,他和常玉一同下了望楼,直奔总督府而去。
没等多长时间,各军的高级军官便已齐聚。
赵良臣与众军官商讨了一下接下来的布防安排,这时,亲兵跑到赵良臣的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
赵良臣眉头皱了皱,面对众人好奇的目光,当即喝道:“这是军议!有什么不能当面说的?!”
“把那逆子叫进来,我倒要看看,他这一次又要耍什么花样!”
亲兵的脸色有些古怪,但还是依令出去,将赵光世请了进来。
众目睽睽之下,赵光世走上大堂,向赵良臣行了个下级之礼:“末将赵光世参见赵总督、诸位将军。”
“赵游击,你有何事禀报?”赵良臣公事公办地道。
赵光世打量着在场的高级军官们,咬了咬牙,声音坚定地道:“末将怀疑军中有乾军内奸!乾军的夜战和今日攻城说不得是在为内奸打掩护!”
此言一出,堂上的高级军官们顿时嘈杂起来,大敌当前,通敌可是大罪,搞不好要株连九族的!
这种话,赵光世也敢乱讲,难道就不怕军心离散吗?!
赵良臣猛的一拍桌,刚换上不久的矮桌当即四分五裂,巨响顿时压住了大堂上的嘈杂之声!
他气得两条眉毛都倒竖起来,大声骂道:“混账!谁让你散播谣言!动乱军心!”
“在座的各位将官都是我大武的肱骨之臣,忠心可鉴,岂能让你一小儿空口误了清白?”
“赵总督,以老夫所见,提防一下也不是坏事,未雨绸缪嘛。”文彦博到底还是来参加了这场军议。
虽然上午刚被赵总督骂得狗血淋头,但相忍为国,他总不能放任赵良臣独断专行。
“提防?”赵良臣冷笑道,“个个提防,以邻为壑,最终搞得将帅离心,你就高兴了?!”
“我赵良臣虽然不是什么大才,但看人还是很准的,在座诸位。我赵良臣敢以性命担保皆是忠良,无需怀疑!”
“总督英明!”众高级将官纷纷松了口气,大敌当前,若是被自己人这么恶心一下,士卒还有多少可战之心?
文彦博又被怼了个哑口无言,只能默默的生闷气。
“赵光世游击,无实证便敢构陷军中大将,重责军棍二十!”赵良臣面无表情地宣布了对赵光世的责罚,根本不给他辩解的余地,便有两个卫兵将他拉了下去。
不一会儿,惨叫之声便从门外传来!
众位高级将官心中佩服不已,感叹赵总督铁面无私,潼关军心竟无形之间又凝聚了几分。
军议结束,将官各自散去。
副总兵韩文清与同僚打完招呼,兀自回了大帐,招呼亲信将自己军中的亲信将领全部叫来,又以议事的名义,将总兵李伯光和另一位副总兵韩文长请来。
“李大人,这是我从京都托人捎来的好酒。”韩文清殷勤地给李伯光斟上一杯酒。
李伯光也不推辞,一口闷下,酒液入喉,辣得他连连哈气。
“好酒!”李伯光盛赞,他是好酒之徒,几乎无酒不欢,无论是遇上生气的事还是开心的事,他都愿意喝上几杯。
“兄长,不知你找我和李大人前来有何事?”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韩文长带着些许醉意问道。
韩文长和韩文清是同母兄弟,分别排行老二和老三,两人都勇力过人,被李伯光看中提拔,这才双双做到了副总兵的席位。
“那我就开门见山了。”韩文清笑了笑,“我想开门献城,为我们弟兄寻一个好去处。”
此话一出,李伯光和韩文长的动作都僵了一瞬。
李伯光放下酒杯:“文清,别什么醉话都往外说。”
“李大人,我没醉,我很清醒。”韩文清站起身,义愤填膺地道,“你说我们兄弟在这受赵良臣的鸟气要受到什么时候?”
“李大人,昨夜常玉辱你,赵良臣拉偏架,有意折辱于你,这些你都忘了吗?”
“哪里能忘?”说到这里,李伯光气血上涌,将酒杯中的酒一饮而尽,眼中仿佛要喷射出火流一般,“我真恨不得撕烂了那厮的嘴!”
“可只要我们还在武朝,就永远动不了赵良臣!您也永远不能报仇!”韩文清的声音似乎带着某种魔力,“您甘心吗?”
“不甘心!”陈伯光怒吼一声,咕咚咕咚灌起了酒,仿佛这样才能浇灭他的怒火。
“兄长起兵可有把握?”韩文长突然问道。
韩文清露出自信的笑容:“原本只有七分,但经今天一事,便有了十分把握!”
“赵良臣妄自尊大,自信麾下不会有内贼,完全不设防,因此只要我们一动,城内必定大乱!”
“我与乾军早有勾连,今夜起事,他们也会在外应和,只要我们打开城门,大事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