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第一百二十二章无忧 - 孰能不朽 - 都广建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孰能不朽 >

第963章第一百二十二章无忧

第963章第一百二十二章无忧

阿布并不想赞同王晞的亲征,却不得不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历史上的前车之鉴,更因为打仗真的劳民伤财。

前面五次征羽国,虽然都不是硬仗,将士牺牲得不多,兵也练了出来,但耗费钱财也是真的多,而国库的钱财来自税赋,国库收到的每一钱税赋都意味着氓庶手中被征走十钱。

林精邑在人族众多城邑中排不进前十,杀入前一百却绰绰有余。

农桑耕织发达,又借淮水发展商贸,仅城邑之内聚居的人口便超过三十万人,繁华富庶,但最近三年林精邑的街上每天都能看到流民,每年冬季都会从角落里拖出少则三五十具多则三五百具冻僵的尸体送往城外乱葬岗掩埋。

流民的生存条件恶劣,若不能在短时间内找到生存的门路,绝对活不过一年,这样的情况下街上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流民,很难不令人心忧。

战争早点打完早了事,再下去阿布怕林精邑就不再是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流民,而是发展为满大街都是流民。

星羽虽然不像阿布表现得形于色,却也同样担心,流民增长速度真的不正常,她并不想在有生之年体会一把自家师尊幼年时流民攻城的遭遇。

从长洲探亲归来的无忧见此干脆表示自己去边境看看。

星羽想了想,终是摇头。“还是算了,边境重军云集,你要是碰上就不好了。”

虽然文宣时期帝***队令行禁止,且能做到不拿氓庶一针一线,饿死不抢氓庶,冻死不拆屋,也没必要拿。

辛筝给军队的待遇很优厚,抢掠氓庶的收获比不上辛筝给的奖赏,风险高收益低,傻子才干。

抢掠贵族倒是高收益,但贵族是辛筝看上的肥肉,跟辛筝抢食,活腻味了吧?

最重要的是辛筝很热衷让军卒成家,很少有军卒是单身,上有父母下有子女,大部分军卒不是全占就是占一样,而违反辛筝制定的军规,保底连坐三代,上不封顶。很显然,收益高,风险更高,军队犯不着挑战军规。

武襄时期军队虽然因为太久没打仗,战力有所退步,但因为武襄王对军队抓得很严,并且培养军卒的荣耀感,将军队打造成一个荣耀的职业。反正不论武襄王时不论是军卒还是朝野都认为军队是一个光荣的职业,既然是光荣的职业,那么令行禁止纪律严明自然是基本要求,因此军队军纪没出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武襄明明不是文宣那种武力打下江山的王,却能为所欲为的根本原因,而在罢去地方军队后,帝国剩下的军队都在他掌控中,等同他掌控了帝国所有兵权,王权得到进一步加强,旁人拿什么跟他叫板?拿全族的脑袋?

再后来的百载,纳新门槛也逐步放宽,曾经会对新人的过去、新人的祖上三代一查再查三查反复查,有一丁点问题都不予通过,如今嘛,地痞无赖乃至有过犯罪前科的人,只要有关系,且能将自己的过去遮掩得像模像样,军队纳新时也不会细查。

纳新门槛的放宽,再加上杂七杂八的一堆因素,军队的军纪与战力百载来始终保持稳定,稳定的下滑,谁也没落下谁,默契无比。

不提别的军队,只说拱卫帝都的禁军,文宣武襄时期,禁卫都是从边军中优中优选,毕竟这俩王的仇家不敢说从元洲东海岸排到西海岸,从南极排到北极却是绰绰有余,禁军不够强,他俩的命也保不住。现如今,禁军中关系户比例居高不下,文宣武襄时期王一年至少半年在外头浪,之后的王离开台城巡狩的时间却是越来越少,原因无它,不相信禁军能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也就王晞强点,一年至少抽出四个月跑出去巡狩,但这也不信任禁军,而是她自己练了军队,出门时禁军可以不带,自己练的军队必须带。

巫宗那边也没好多少,护卫玉主安全的军队因为玉主到处溜达,凡人很难跟上鹏鸟,便很少见到玉主,没有禁军的特殊地位,不论是权力还是待遇都是按正常水平来,对权贵而言属于鸡肋,镀金的关系户寥寥无几。但护卫才多少人,打仗根本不够用,要打仗还是得从其它地方调兵,但同王权打起来时星羽差点被炎洲军队给气死。

打仗时花在击败敌人上的精力最多三分,剩下七分精力得花在练兵整顿纪律上,王晞那边虽然没有直接交流,但星羽看得出来,王晞与自己惨得半斤八两。

所幸战争最是炼人,战争打到第二年时麾下的军队便已蜕变为令行禁止、纪律严明的精锐。

没蜕变的?

自然是化为地里的一堆枯骨。

但这仅限于她与王晞练出来的军队,属于特例,大部分军队的纪律,就星羽所知,控制薄弱的地方,当地军队休假时会集体组队去嫖。而法律规定这种买卖是犯法,军卒去嫖,按照辛筝制定的军规,轻则离开军队,重则处死,可想而知纪律如何。

只是组队去嫖,而非如旧时代那般上演兵过如篦旧事应该感谢官序的教育以及帝国长达三百余载的和平,数百年秩序有其惯性,瓦解也需要时间。待秩序惯性瓦解得差不多,估计就不是军队组队去嫖就不再是部分,而是普遍现像,甚至组队上街强抢长得漂亮的少年男女,乃至当街将人轮了,这种事在旧时代真的发生过。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唯人性亘古不变。

旧时代的军队能做出的事,没理由未来的军队做不出。

边境战场,混乱无比,即便违反军纪也很容易遮掩,军队纪律比之平时肯定不会更好。

阿布也道:“而且战场为了预防邪灵诞生,巫谢殿与巫姑殿会有人随军,说不定会认出你来。”

巫姑殿负责超度亡魂,预防邪灵的诞生,若预防失败则由巫谢殿上阵负责捕杀,虽然帝国最近三百年诞生的邪灵一掌数得清,巫姑殿与巫谢殿不免手生,但帝国耗费大把钱粮养着两殿也不是无聊,关系到自己的饭碗,只要没瞎就还能分辨出邪灵。

“我只是在边缘看看,不会久留。”无忧坚定道。“总之,我意已决,不必再劝。”

星羽与阿布闻言只能叮嘱无忧行事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做任何冒险之举。

*

无忧抵达云水下游时几乎要认不出来,虽然她以前并未来过云水下游,但她对云水下游有很多了解。

羽人的主食是蜜树结的蜜实,蜜树的产量很高,但木本作物有个缺点,便是保质期短,最耐保存的柰果晒干后也就保存个半年左右,何况旁的。

蜜实这一不知算不算水果的作物保质期好一些,晒干再有良好的储藏环境,可以保存三年,然天灾这玩意可不会干干净净的排队,连着十几年都闹天灾也不是稀奇事,若需要救灾时发现储备的粮食已霉坏,不免面对吃会被霉粮中滋生的毒素毒死,不吃会饿死的选择题。

也因此羽国的主食是蜜实,但羽王会鼓励羽民种植一些稻麦,并积极从其它族群采购稻麦粟等保质期长的粮食。

辛筝时人族便同羽国达成粮食贸易协议,以人族之粟换羽国之蜜实,粟的保质期长,羽国可以当救灾口粮囤着,蜜树保质期短产量却高,可以补充人族的粮食缺口。

以粟易蜜实的贸易持续近三百载,直到气候短暂恢复正常,两族的大宗粮食交易才渐渐消失,确切说是羽国仍旧大宗的收购稻麦粟,却不再大宗的出售蜜实。

人族当年交易的蜜实大多来自云水下游的羽国城邑,一来这里是羽国最大的粮仓,二来是通过云水和鸿沟运输蜜实方便。

在无忧的印象中,云水下游是物阜民丰之地,到处都是羽人的蜜树田。

然而,无忧看到的是荒芜。

大片火烧过的痕迹,仿佛大地上丑陋的伤疤,现在也还在烧。

羽国不似人族,这帮能飞的家伙对道路需求并不大,能飞就不走,而运输物资水运也比陆运方便,再加上预防人族,宁愿费时费力的开凿可以行舟的渠也懒得修路。

不修道路的同时还走到哪便将森林扩张到哪,因此羽国境内森林覆盖不敢说高达九成九,九成五却是保底。

森林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变成燎原之火,一发不可收拾。

平时还好,一旦发生火灾羽国会组织军队与所有氓庶一起砍树制造隔离带,令术士降雨,但战争时期显然做不到,只能任山火蔓延

五征羽国中人族一直贯彻着一个战略:破坏羽国的生产,削弱羽国国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