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第七十一章汤青翟 - 孰能不朽 - 都广建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孰能不朽 >

第912章第七十一章汤青翟

第912章第七十一章汤青翟

羽国,羊三千三百一十七三余头,成牛六十四万零一百一十四头,驽马(无法用于军事的马)四万三千三百,狗二十四万九千四百余只,豚九万零八百余只。

北方龙伯三国,六百六九千九百四与头,成牛九十二万一千九百零七头,驽马十四万一一十一匹,豨六万七千八百八十余头,豚七万三千余只。

鲛人诸国,鲜鱼四百八十一兆斤,鳖八百万斤,咸鱼七千九百万斤。

龙族,肉食八百余万斤,同前三个相比仿佛凑数的,也可能是龙族的畜牧业还没发展起来,等发展起来了,那被龙族肉食冲击的不会只人族。

汤青翟拿着算筹看着整个官署算了一旬的结果一脸怀疑人生。

旁的还算正常,但这个进口牛羊马与鱼获是不是有点夸张?

海国相对来说也算正常,咸鱼七千九百万斤正好卡在帝国允许的上限,再多就不允许,毕竟要保护自己的盐和咸鱼。而这两个东西真没人能跟得天独厚的海产掰腕子,随着海国崛起,陆地上的物种有一个算一个颁布了对应的政策保护自己的盐和咸鱼,或对咸鱼征高关税或限额或双管齐下。

当然,相信下面的商人真的就只向鲛人买了区区七千九百万斤咸鱼就傻了,盐铁自古以来就是暴利,暴利之前,道德与法律没有什么是不能践踏的。自然,他们有践踏法律的自由,官方也有逮着他们分尸的权力。

鲜鱼的数量也多得不正常,鲜鱼是没法运到帝国北方的,而帝国南方多稻田,稻田里养几尾鱼肥田是常态,没什么天灾人祸,一亩地保底也能收一二十斤鱼。因着南方临海,而鲛人卖的鱼获物美价廉,量大管饱,稻鱼完全没有竞争力,运到城邑中售卖,盈利连运输成本都填不上,因此收获的稻鱼普遍会进农人自家肚里。

稻鱼、藕及海鱼一同组成了南方沿海邑郡的饮食,对鱼获消耗很大,汤青翟没去过南方沿海,但帝都的公卿百官来自帝国各地,很容易找到南方沿海的官吏询问。嫌费事也可以瞅瞅王的饮食,日食藕食两斤,菜蔬两斤,鱼鳖两斤,喝汤喜欢海带汤,谷米也吃,但不是直接吃谷米,而是在错过饭点时抓几块糕饼对付肚子。

南方沿海邑郡每年消耗的鱼鳖绝非小数目,但南方沿海自己也养鱼,稻田、沟渠、蓄水的池泽、藕塘、鱼塘、引入了鲛人与疍人的江河湖泊....每年产的鱼并不少,绝不至于要采购这么多鱼。

不是做为主食食用,汤青翟能想到的便是制作咸鱼。

制作咸鱼没什么,咸鱼可以充当盐也可以充当肉食,底层很喜欢这种可以肉与盐两用的食物。但兆斤的鲜鱼哪怕只是一半制作成咸鱼也不是小数目,哪来那么多盐?

回忆一下官盐的买卖,很确定南方沿海邑郡卖出的官盐处理不了这么多鱼,即便官吏们集体贪污也达不到,倒不是说官盐产量不够,只要截留给缺盐邑郡的盐就行。然官吏们贪污为的是钱不是自杀,偷摸的截留一点,没影响到其它地方的用盐不一定被发现,影响到其它地方的用盐还不被发现,那不是瞎不瞎的问题,而是长没长脑子的问题。

汤青翟瞬间便猜到盐的缺口如何解决的。

海国。

鲛人可以吃盐,但没有吃盐的需求,鱼游海中,需要盐直接靠鳃从海水里过滤,不需要像陆地生物一般通过摄食补充盐分。

海国的鲛人不知道是历史因素还是旁的因素,搞盐搞出花来了,不仅同人族一般用无法耕地的海岛晒盐,没有岛屿的汪洋中也晒,或以大贝壳,或烧制特制的陶器,注满海水,固定在海面上,晴天时受热带阳光的暴晒,夜晚与雨天时密封或搬上岸/船,日复一日,水位下去了便加海水继续晒,终有一日能收获一堆海盐。

比起陆地上的柴禾煮盐与晒盐,海洋中的晒盐无疑更费时费力,但它除了鱼工费,几乎没有成本,而且一条鱼能顾一大片盐场。

若非海国的鲛人鱼口太少,陆地生物都不用考虑自己产盐了,争不过。

正想让人将自己有问题的部分重新算一遍,忽听报时的铜锣声响起,汤青翟立马起身。“都收拾收拾,明天接着干,今天退衙了。”

算得天昏地暗的下属们:“相,可王让您算完了再走。”

“这里是哪?”

“相署。”

“我是谁?”

“相。”

汤青翟拊掌。“这不就对了,我是相,相署我说了算,我说可以退衙便可以退衙,明天继续算。”

“可王....”

“有本事他将我罢了。”汤青翟不以为然。

下属想说什么,最终还是忍住了,工作期间不睡懒觉,不看闲书,不迟到也不早退,汤青翟的变化真的挺大,虽然是与赭切磋了年余被迫改变,但再逼下去,一味硬逼,搞不好汤青翟就不是每天倔强的准点工作准点退衙,而是挂印辞官。

汤青翟退衙的事很快被人报到正同堆积成山的奏章奋斗的赭面前,赭叹了口气。“以后只要她没早退不必报我。”

啊啊啊!

好想罢了汤青翟。

这么个家伙杵面前太影响心态了。

没有人能接受自己焚膏继晷被工作淹没时下属却优哉游哉的准时回家甚至偷懒。

汤青翟过去的每一任上级都看她不顺眼并未无由,但再不顺眼也没办法,汤青翟迟到早退甚至在官署睡觉,但她每天的工作量雷打不动的卡在中上水平,且她处理的政务皆无失误,至少想找茬的人挑不出刺,底下有这么个下属本身也长脸,虽然....宛若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赭在初期磨合时不止一次想过要不要再换一个相,这种想法结束于发现汤青翟的韧性,升职后每天工作量增至六七百斤公文,每天工作时间却未增加一分,工作也从未耽搁过,疏漏。

那六七百斤公文可不都是简牍,为了省事,加上纺织业发展,书写用缣帛与丝絮纸的价格都降了不少,地方给帝都的公文,帝都的公文有不少换成更轻便的缣帛。六七百斤公文里有缣帛不少于百斤,分量占比不大,工作量却是大头。

虽然还是糟心,但想想怀揣着取代自己心思的赵叶、想想没有取代自己的心思却管不住爪子的姜照,再瞅汤青翟,真可想法,但不靠谱。

牲畜不管是吃草料还是糠、剩菜剩饭,都需要从地里出来,而元洲境内能耕作的土地都优先用于种植粮食,种植牧草是轮作与恢复地力的需求,想增加更多牧草就只能少种点粮食,谁敢那么干官方必定第一个给予打击。

挪用牧草更不可能,帝国给每一头牛都登记了户籍,牛犊出生便上户,老牛死亡便销户,根据最新统计,帝国拥有在籍的牛三千四百万——实际牛数会少一些,因为在籍的牛官府会每季给予一袋盐做为补贴,使得氓庶积极给牛上户,牛死后则喜欢瞒着——其万在炎洲,两千九百万在元洲。一头成牛每日要食用半石鲜草或干草斤,近三千万头牛,每日食用的草料足以堆出一座昆吾山脉。

除了牛,帝国还拥有各色马匹七百余万,其中一百万在炎洲万在元洲,其中半数是军马,驽马还好,可以用普通草料对付,但军马大爷吃得已经不是比牛更讲究,而是比多数官吏还讲究。

牛马这两位大爷差不多抢了帝国泰半草料,而它们的作用也决定帝国亏了谁都不能亏了它们,绝不允许用牛马的那份饲料去养羊。

没有足够的草料,增加个屁的羊产量。

“话说龙伯也就罢了,它们本就是第一畜牧大户,又需要向我们购买许多物资用于开垦玄洲与炎洲南部,但羽国哪来那么多羊卖给我们?他们自己难道不吃了?”一名六卿忍不住道,她以前在边境呆过,对羽人也有了解,别看那些长翅膀的家伙生得瘦削,却比人族更能吃。每日要吃四顿饭,每顿饭都要有肉,倒不是无肉不欢,而是飞行对体力消耗非常厉害,那些能长久飞行的羽人比赭还能吃。

汤青翟道:“这个我略知一二,那些鸟人喜食鱼,向鲛人买鱼比我们买得还多,胃容量有限,吃了鱼便吃不下牛羊肉,但也不能不养,不然哪天同鲛人的贸易出问题便无肉可食。干脆将牛羊卖给我们,有钱可赚,即便自己不食用,羽人也还是会继续养,甚至养得更多。”哪天同鲛人的贸易出问题吃不上鱼就吃牛羊肉,进可攻退可守,唯一不好的是被倾销羊肉的人族在吃不上羊肉后必定引发混乱,但真发生了,羽国必定乐见其成。

一群人精不由露出同仇敌忾之色:太歹毒了。

必须让羽国不如意,一番头脑风暴,众人商议出一个方案:让炎洲那边多养一些羊,别一门心思的养牛和驴。

炎洲适合耕作的土地真不多,不是土地坚硬且贫瘠便是伐掉林木后会水土流失的热带雨林,因此吃足苦头后除了真的适合耕作的土地,其它地域都被开发为牧场,不再强求开垦为农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