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第七十二章辛寿 - 孰能不朽 - 都广建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孰能不朽 >

第913章第七十二章辛寿

第913章第七十二章辛寿

辛寿摸摸自己脑袋上的两个角,摸完复摸摸。

一对一授课的星相师:“....总角手感如何?”

“感觉不太习惯。”辛寿答。

按人族的规矩,女童八岁,男童九岁就要总角。原本头发披散着,最多两鬓的头发用小绳子系一下防止头发弄到脸上,总得来说是不束发的。总角,顾名思义,将头发全部总在头上总成角,头发特别茂密也可以提前。

辛寿到了年纪自然不能例外,只是总角后揽镜自照,活脱脱两只羊角,可算明白总角这个词怎么诞生的了。就是披发习惯了,突然总起,感觉怪怪的。

星相师闻言道:“那你有没有觉得清爽了许多?头发没有再跑到嘴里和脸上?后脖颈也没那么容易冒汗,出门的时候头顶也没那么晒了?”

辛寿回忆片刻:“嗯。”

“既然舒服,管那么多做什么?”

“也对。”辛寿想了想,又好奇的问:“但为什么不能继续披发?为什么一定要束起来?只是因为衣冠子弟?用来区分我们和其它人的不同?龙伯的确不束发,不是剔了就是辫子,但羽国也和我们一样束发呀。”

星相师道:“这个说来话长,咱们现在在上课。”

“你不告诉我为什么,我心里便放不下,心里放不下,上课便不够专注。”

星相师:“....因为实用和美观。”

辛寿好奇的看着星相师。

星相师道:“我们也不是一开始就束发,改天有空带你祖庙看看,束发是最近两三千载的事,在这之前的人大多不束发。”

“那为什么会变成束发?”

“古时的先人沐浴洗澡没有我们这么方便,我们想洗澡洗头可以去街上的澡池,虽然有不同的价位,但最便宜的价位七钱,这个价位令大部分便可沐浴一次,身上很干净。古时的祖先却不是,他们得自己砍柴烧水,洗一次澡特别麻烦,十天半个月不洗澡是家常便饭,不知你记不记得史书记载青帝喜欢泡一次热水,每三日都要泡一次,因此被人诟病奢侈。”

辛寿笑道:“我记得,然后青帝在迁都后自己掏钱引了温汤水入台城,每天都可以沐浴,很嘚瑟的跑劝她不要奢靡的臣子面前说自己现在沐浴不费任何民力。”

看到这个记载时辛寿是完全不能理解的,喜欢沐浴不是好事吗?勤加沐浴可以防疫,若非如此帝国也不会砸钱推广公共澡池,就是怕疫病卷土重来。

三日沐浴一次也不费多少钱,而且真要说奢侈,旧时代的王侯们可是每天沐浴,和他们比起来青帝三日沐浴一次可谓节俭。

“你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还得看她所处的时代,青帝时代即便是君王,三日泡一次热水是真的奢靡,那时候洗一次热水澡的成本与如今洗一次热水澡的成本是不同的,前者十倍百倍于如今。”

“可青帝并无奢靡的名声。”

“那是因为她只有泡热水澡这一个奢侈戏。总得来说,不论是横向还是纵向对比,在滥用民力这方面她都是垫底,故而史书说她节俭。”

辛寿一脸无言。

星相师继续道:“王想要沐浴洗头尚且如此困难,你觉得中下层的贵族以及最底层的氓庶又会如何?”

辛寿想了想,很快打了个寒颤。“我觉得乞丐都会比他们干净。”

“是啊,所以以前的人,头发很长时间都不洗的,而头发长时间不洗会生锈,如同一团乱麻,甚为难看,为了不那么难看,人们便想到将头发束起来,让头发不那么难看。后来随着束发的人越来越多,束发便成了人族的主流,披头散发者除非垂髫稚子,否则要么没教养要么穷困潦倒无力打理仪容。”

过于朴实的理由令辛寿一时无法言语,好一会才道:“但现在沐浴洗头很方便,头发不会锈,剔了不是更方便?”“且不说没有头发的遮挡太阳会晒伤头皮,只说如今俢鬓剔胡须剪头发可以去街上找修面匠,以前却是没有的,自己动手,没有工具,即便有工具,手艺也生疏,不小心弄伤自己,伤口感染便悔之晚矣。”星相师道:“且束发看着就很精神清爽,最重要的是束发可以戴冠戴簪钗,咱们如今这位王喜欢漂亮发冠,据说收集的发冠有近万顶,款式多种多样。寻常人虽自恋不到他那般,但自恋与像有不少人剪发?”

“农人剪发是为了方便干活,头发太长不方便种地,而且他们会在头上包头巾防晒。至于龙伯,他们保暖靠的是帽子和抹额,不靠头发,看个人喜好决定剔头还是结辫。”

“那我可以戴冠吗?”

“不行。”

“为什么?”

“你太小,头发不够多不够密,头壳也还在发育,戴冠对头发和头壳都不好,待你及冠,头发更密,头壳更结实便可想怎么戴就怎么戴。”

辛寿苦瓜脸,等她及冠还得十二年,早着呢。

上完了星相课是农业课,先生抱着厚厚一块砖头...阿不,是一本丝絮纸制成的书进门,坐在位置上等待上课的辛寿一瞧那厚度本能的跳起来准备逃跑。

先生随手打出一枚铜锱在辛寿的麻筋上,腿抽筋的辛寿瞬间跌倒。

“你跑什么,这书不要求你背下来。”

“你早说。”辛寿爬起,坐回座位上。“什么书这么奢侈?居然用丝絮纸写?还这么厚?”

“是王修的农书,篇幅太多,简牍版的太麻烦,你肯定不乐意看,便给你买了丝絮纸版的,翻阅起来省事。”

辛寿警惕道:“不是说不用背吗?”

“是不用背,但你闲时可以阅览一二增长见闻。”

辛寿放下了心,不用背就什么都好说。“这么厚,花了不少钱吧?”

“也还好,才两万钱。”

“这么大方?”

“花的你的俸禄。”

尽管还未成年,但辛寿从出生起便可以从国库领一份俸禄,俸禄标准是王的俸禄折半,待成年后再领与王一样的俸禄待遇。当然,也因为是未成年就有俸禄拿,每年的俸禄都由连山氏代为管理。

辛寿:“....过分了呀,那可是我的钱。”

“书也是为你买的。”

“比起书我更想要糖。”

“糖会给你,书也不能缺。”先生将书放在书案上,因为太厚,农书便不是常见的卷轴形状,而是折页形状,整体宛若一块砖头,分量也如砖头,放在书案上竟产生了沉闷响声。“这里面有几篇歌谣我觉得不错,这节课我们就学它。”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