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第六十八章辛寿
第909章第六十八章辛寿
自玉宫归来,辛寿再次落入学海无涯的世界,气候、雨水、风向等差异对不同作物的影响,不同作物分布范围,在不同地域的播种与收获时间,产量如何,不时被带去田野里看作物生长与农人劳作。
记播种与收获时间时辛寿头秃的画了一张图,将兖州境内每种作物的播种与收获时间绘入其中,一边腹诽自己学完加入农家一边看着自己画的图,眉头很快蹙起,擡头对教自己农业知识的农家弟子道:“不对呀。”
“哪不对?”
“哪都不对。”
“怎么这么多牧草和菜蔬?”辛寿道。“菜蔬不顶肚子,牧草虽然能喂牲畜,但同样的土地种粮食比种牧草养牲畜获得的食物更多。”
“哪有多?”先生指了指辛寿画的图。“你自己看看,是不是每次种完黍粟麦后才会种一茬菜蔬与牧草?”
辛寿瞧了瞧,点头。“是啊?怎么了?”
“种的牧草都是能增加土地肥力的品种,你也知粮食要吸收地力才能生长,但地力有限,连着种植必定会导致地力贫瘠,收获的粮食越来越少。古早时候面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都是休耕,今岁种这块地,明岁种那块地。”
“那也太浪费土地了。”
“是啊,所以为了不浪费土地,祖先想到了轮作的法子,种完粮食后在地里种植对地力消耗小或是能增加地力的菜蔬与牧草,即便是不种粮食时也能收一点食物。到了如今,佐以肥水与垄耕,土地更是不必休息,每岁都能耕作,而地力增加,粮食的亩产也增加了。”
“那应该收获很多呀,怎么我从玉宫这一路回来看到的农人都挺....”辛寿努力搜刮脑子里为数不多的词汇。“又瘦又黑又脏,我问过,他们十天半个月才沐浴一次。”
她不论是在父母身边还是连山城,每日都要沐浴,洗得香喷喷的,乍听到有人十天半个月才沐浴一次,还是洗的凉水,冬季时干脆不沐浴,整个人都惊呆了。
先生好奇的问:“你为什么会觉得他们应该过得很好?”虽然士农工商农排在第二位,但农人的生活水平只比没有土地也没有工作的流民好点,辛寿的认知有些奇怪呀。
辛寿闻言掰着指头给先生算了起来。“别的地方我不太清楚,但兖州的话,根据你们告诉我的,农耕一般是六岁一个周期,种宿麦,生长期140天左右,秋种夏收,上田亩产两百二十斤左右,中田亩产百三四十斤,下田亩产七八十斤左右。宿麦还没熟时会在垄里种菽,七八十天左右收获,亩产在七八十斤,之后种一茬苜蓿恢复地力,但苜蓿能收鲜草三千斤左右,之后是小麦与菽一起种,两个加起来的产量大概..之后再种莱菔或甘蓝....再种龙伯草....”
辛寿说到最后有些记不住,取了简牍与笔写起来。
人族现有的农作物非常丰富,只是经常食用的便是一二十种,根据种植周期不同又有不同的品种。
小麦有秋种夏收,生长周期一百天的宿麦与春种秋收,生长周期为百日的小麦之别。
甘荀若不考虑留种,月就能收获,亩产两三百斤左右。
葫芦是传统作物,四个月左右的生长周期,亩产保底一百三四十斤左右。
莱菔也是传统作物,根据播种时间有春秋冬三个品种,平均亩产一十斤。
粟的亩产是一百斤。
黍的亩产七八十斤。
菘菜亩产斤。
龙伯草、韭、甘蓝、辣角、姜、藕、橡、柰、球葱、大葱、栗、蒜、冬瓜、苦瓜、葑....这些作物的播种时间、收获时间、种植周期或多或少有差异,因此人族的农人在种植时会很好的这一点。
分给农人的份地虽然上田中田下田混杂,但总数绝对不会低于八十亩(分给农人的份地少于八十亩,当地官吏会被辛筝杀掉),毫无疑问,一名农人正常情况下耕不完这么多地,理论上大部分地只能荒着,但实际上这些土地都会被利用起来。
人耕的效率很慢,而靠牛自身的繁衍又太慢,因此人族从辛筝时代便一直从羽国与龙伯薅牛,薅得牛肉几乎从两族食谱上退出。
有了耕牛,配上更好的农具,耕作效率翻的不止一倍。
当然,耕牛比马大爷要好养,却也只是好那么一点,牛每日食用鲜草半石或干草半钧。
养马不容易,养牛亦然。
上哪找那么多草料?人族又不是龙伯与羽国,北方龙伯的疆域最不缺的就是草场,羽国境内草场虽然不多,架不住羽国主食特殊,是乔木作物,可以在蜜树树底下与间隙种草,放养牛羊。
人口冠绝所有种族是人族的优势,也是短处,土地不够,种粮还来不及,农人哪舍得用来种草,因而寻常农家即便养牛,养一头便差不多,多了也养不起。也就苜蓿、甜象草、龙伯草产量高,又能增加地力,不然农人再重视牛也没法让牛吃得太好。
辛筝不太能接受这种情况,上面有这个意向,底下人自然绞尽脑汁想办法,希望能入辛筝的眼,还真有人想到了法子。
修建道路水利与筑城用畜力可以省不少事,这部分畜力尽量用牛,农忙时将牛租给氓庶用于耕地,农闲时再还回来,而氓庶租牛的酬劳是牛吃的干草,这些干草在农闲时给牛吃,省了官方自己买草料。
牛拉的公共大车与私人牛车的兴起也有台城的政策鼓励,代价是这些拉车的牛在农忙时要租给氓庶用于种地。
人族通过这种方式保证了耕牛的数量,除了最底层与特别犄角旮沓的地方,不然各地农忙时田野里全是牛。
一头耕牛每日能耕地两亩,若有耕牛,农人甚至能在春种时一口气耕作八十亩田地。
当然,帝国的耕牛还没奢侈到人均牛,因而农人会在牛耕效率的基础上将土地分成若干块,以六年为一周期耕作,一块地播种或收割时另一块地可以暂时放着不管,或是需要做的事情很少,半大孩子也能应对。
这一周期里差不多将十几种作物都种一到两三遍,个别如宿麦与菽分别种四茬与六茬,地里少有歇息时却又不会榨干地力,平均下来每亩地一年....辛寿掰着指头算了半天,一年能收麦百十斤、菘菜百斤、韭菜一百斤、苜蓿与龙伯草约一千斤、黍二十余斤、粟六十余斤、葑....
算完一亩地一年的平均出息,辛寿又算一个人一年要吃多少食物,不同智慧物种维持生存每日需要摄入的食物不同,已知摄食量最大的种族是龙伯与古妖,倒数第一是无相,吃不吃东西都死不了。
人族与不知道算动物还是植物的无启并列第二,一名成年人族只食用粮食,每日至少要摄入十一两粮食才能维持生存,即便是习武之人每日也不过食粮两斤左右。不论怎么算,一名农人种地的产出都远远超过自身所需,不应该那么穷。
先生听得一脸无语。“人活着并非只有吃饭这一支出,农人买盐需要花钱,农具要修补要更换也要花钱,买匹布裁一身新衣需要花钱,人和耕牛病了寻医问药需要花钱,过节时宰肉加餐需要钱,屋舍翻新、子嗣长大成家需要花钱,缴税倒是不需要钱,但要缴纳粮食,购买粪肥需要钱....幼崽读书需要钱,官序虽然管吃管住管穿,但那是有前提的,你的成绩必定达到它规定的标准,能一钱不花的读完十载小大学的崽,名稚童中才有那么一个,大部分幼崽会在中的某一轮考核中因为成绩不够而被淘汰,但被淘汰的崽并不意味着就不能再接受教育,只是教育开销不再由国库负责,需家庭自己负担,转去私人学塾读书需要钱做为束修,官序虽然不收钱,但官序是先王用来收走氓庶手中粮食的一个手段,因此只收粮食做为束修...林林总总,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钱从哪来?用粮食换来。”
先生拿过简牍与笔为辛寿计算了连山郡最常见农户之家一年的收支。
之家,三名冠者,一名总角,一名垂髫,有田地三百二十亩,其中麻田桑田....有鸡四只,一公三母....”
“怎么这么点鸡?”
“鸡食粮,没那么多粮食养鸡,四只鸡足以。”
“那鸡下了蛋孵出鸡雏怎么办?”.
“卖掉换盐”
“哦。”
“一只母鸡一岁产鸡子百二十到枚,但养禽畜有风险,很难一只都不死,要么死一两只要么全死,买新的养到下蛋又需要时间,取个保守值,一岁收获鸡子两百七十枚。鸡子是幼崽补充营养的重要食物,食肆食堂很多菜肴也需要鸡子做为食材,因此有专门的货人跑乡里收鸡子,收鸡子的价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