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第五十七章赭
第898章第五十七章赭
按着辛筝制定的法律,王陵所在,官方要按四时举行祭祀,祭祀的规格有无谥号、恶谥、中谥、美谥、有庙号、有帝号六个等级。
因为祭祀的开销是由当地负责,因而会给予当地一些政策优待,优待多少同样随法定祭祀规格而定。
另一方面,按着旧时代留下的传统,每个王都有属于它的宗庙,由其直系子孙继承与祭祀。虽然受到官方四时祭祀的冲击而被削弱,但这一传统仍旧存在。
旧时代,王的宗嗣会裂土分封,成为一方诸侯,可以承担祭祀宗庙的开销,但辛筝已经废了分封制,这里便出了问题,怎么保障宗嗣有能力一直祭祀宗庙?
世间没有恒盛的家族,即便是王的宗嗣一脉也不是一直都兴盛,旧时代帝族与王族看似常胜,实则不然,它们衰弱的时间并不少。只是它们是人王的承嗣一脉,为不使人王的祭祀断绝,帝族与王族们会衰败到低谷人人都可以踩一脚,却永远都不会灭族,最多旁支干掉主支后入继,这才使得帝族与王族瞧着好像常胜不衰似的。
辛筝在故纸堆中翻了许久,最终找到了早期的王嗣章程。
王的子嗣并非一开始就可以分封立国,而是划一块祭田,让王嗣用这块祭田的出息祭祀先祖,后来才演变为分封立国。
辛筝觉得祖制甚好,遂复古,依从祖制,给每一位王划一块祭田,祭田上的收益用于祭祀先王,如此不论王嗣一脉是富贵还是穷困潦倒都不会影响先王的祭祀。
划多少祭田同样按王的等级来定。
无谥号的王,可享有二十亩上田做为祭田。
有谥号却是恶谥的王,可享有三十亩上田做为祭田。
中谥的王享亩上田的祭田。
美谥的王享有百亩上田的祭田。
有庙号的王享有三百亩上田的祭田。
有帝号的王享有一千亩上田的祭田。
王嗣可以选择耕作祭田,也可以选择用祭田的出息雇佣别人耕作祭田。但不管是哪种,辛筝表示帝国没有人能不交税,祭田也得缴税,然毕竟是给先王的祭田,不能太过分,就按百税一来收税,象征性收点。
即便如此,王嗣也没法利用祭田生存,祭祀是有标准的,祭祀用物不能打任何折扣,不然就是不敬先王,而祭田的出息只比祭祀的开销多那么一点。
辛筝在位初期时大刀阔斧划分了所有先王的祭田,王嗣一脉的诸侯,留几个孩子继承宗庙,主支死干净或是逃去其它大陆也没关系,效仿白帝:听话的旁支多得是,主支没了正好挑一个听话懂事的过继。
辛筝选的承嗣者都很识相,安分乖巧,个别还利用祭祀赚起钱。
虽然不能挪用祭田的出息养家,但一些承嗣者给别人发请柬,邀请别人参观祭祀。只是,这不太合规矩,宗庙重地只有同姓子孙才能进入,故而,请柬得收钱。
相当一部分王嗣以此发家致富,这让不少人觉得荒唐,但辛筝觉得只是邀请别人参观祭祀先王罢了,人族传统不拘是否王的直系子孙都有责任祭祀王,不然也不会有祖庙的存在,一没犯法二没违反道德,不荒唐。
总得来说,辛筝通过诸般手段将旧日王嗣的影响力降到了最低,但今时不同往日。
辛筝这么搞的时候王嗣氏族不是她的手下败将便是依附于她,她想怎样就怎样。
而赭如今面对的是辛筝刚死,暂无谥号,要按辛筝制定的规矩来就得按最低一档安排她的祭祀规格与对辛邑的政策优待,但辛筝不是死了成百上千年,影响早已被岁月消磨殆尽的王,王嗣也不是不知隔了多少代被小宗入继过多少回的王嗣。
定的规格高了,不符合辛筝制定的规矩,赭私心也不想未来被王嗣指手画脚。
定的规格低了...辛筝死于非命,这都抓了三四十万人也没激起民怨,反而一片叫好可见辛筝的影响。
赭权衡后准备跟人打擂台,然赶着离开的无忧解决了最大阻力:按辛筝自己定的规矩来。
辛筝只无忧一名子嗣,无忧一个人便代表辛筝这一脉,别人的意见比不过她。
阻力变小,赭以最快的速度定下官方对王陵的祭祀,再飞快往帝都跑,沿途见到无以计数的行人往辛原的方向而去。
王七月而殡也有留出时间给天下人赶来祭祀的考量,虽然有的王死了大部分人都没兴趣吊唁,但也有的王死了会有很多人自己跑来吊祭。
但辛筝从死亡到下葬间隔都没超过三个月,兖州本地都不一定来得及,何况其它州,所幸来不及吊祭但还可以拜祭。
赭感慨不已,做王能做到辛筝这份上也是一种能耐,感慨完了下令让沿途驿舍与治安吏多做准备,避免去拜祭的人在路上出什么事,然后继续南下。
因着辛筝死在兖州,抓人与清算也是先从兖州下手,在赭北上处理辛筝葬礼时是前不久从海州回来的赵叶在云梦城处理事物。
抄家抄的财宝也暂时放在云梦城,等待装船送去帝都,但抄出来的钱太多,多得超出想象,以至于赵叶瞠目结舌,不得不请示赭。
赭看着那一仓库一仓库的财宝,顿觉心跳加速,头晕目眩,迅速做出决定:“这些钱必须花出去,越快越好,一个子都不能留。”
赵叶惊讶的看着赭。“花出去?”
赭用力点头,并问:“看着这么多财富可心动?”
说不心动是假的,说心动又怕引起对方怀疑,赵叶一时不知如何作答。赭也没想听她的答案,自顾自道:“我很心动,所以这些钱要尽快花出去,不然放在国库,既折磨我,若干载后清查国库,国库也必定发生大火。”
将公库的财产掏空了,上面正好派人来查怎么办?
答曰:公库走水,库房里的东西都给烧了,我有罪,但这是我的无心之失,罪不至死,革我职,让我带着财产和官场的失意回家郁郁而终吧。
这也是官吏们的常用手段,若没碰上辛筝倒也好用,辛筝才不管走水是真有心还是真无心,全部灭三族,但吐出其他人可以酌情减刑。
只是,不论最终多少人倒霉,财产都很难全部追索回来。
少量损失赭还能接受,学辛筝的做法,当做肃清风气的代价。但这么多财产,损失一成他都心痛,还不如先花为敬,只要我花得够快,库房里能跑马,贪官污吏也没辙,他自己也没辙。
钱太多了,赭也没把握自己一定能忍住,他十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赵叶闻言也反应过来这么多钱放在库房里确实不安全,更别提这场□□才开始,以后抄的财宝只会更多,别辛苦抄半天,得罪一大堆人,钱却不翼而飞。
商定了方向,赭与赵叶迅速琢磨起怎么短时间处理这些财宝。
抄家抄来的东西不全是金银铜这类钱币属性的东西,更多是奇珍异宝与商铺屋舍,这些东西得变现成钱才能用,这个可以按辛筝在位时的章程来。
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董,比如有铭文的铜鼎这类送进博古阁,博古阁是辛筝当年废分封抄了诸侯贵族们的家后建的,里头都是这类东西,靠卖门票给氓庶细水长流的赚钱,辛筝在位时各地博古阁赚的门票钱加起来不逊于古董本身的价值了。
没有历史价值的奇珍,比如名贵材料制成的物件,如玉器珊瑚摆件砗磲手串等,一部分装到海船上卖到其它大陆换粮食,虽然远隔万里,但租鲛人的鲸船运粮,一石粮的成本相当于元洲境内一石粮价的六倍,这要不是赶上冷期,辛筝绝对看不上这贵得要死的粮食,更不会鼓励海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