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第十九章赭 - 孰能不朽 - 都广建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孰能不朽 >

第860章第十九章赭

第860章第十九章赭

锅子咕嘟咕嘟的冒着泡,屠户精心饲养的肥嫩食犬宰杀去内脏,切得薄如蝉翼的狗肉肉片放进滚烫的锅子里,须臾便被烫熟。

赭拿着箸捞了几块肉片到碗里,碗里是半碗辣角、咸菜、葱花、肉酱等制成的酱,肉片在酱里滚一滚再送进嘴里,香。

尽管豚肉在肉铺中的占比开始增加,但没有足够的香料,豚肉并不好吃,因而食用豚肉的都是最底层的氓庶。已经做为主流肉食被食用的狗肉,狗肉的烹饪方式远比豚肉丰富,并非短时间便能被取代,因而狗肉的地位仍旧牢固,氓庶有点钱都会食一顿狗肉解馋。

帝都的居民富庶,便不似藕城那般,食狗肉只能等谁家看门狗老死,平日想吃肉只能吃豚肉。帝都周围有专门养食犬卖给帝都居民的乡里,走在帝都,每条街上都能看到售卖狗肉的食肆,据不完全统计,帝都每日消耗食犬六七万只,仅次于羊肉。

赭尝了尝,到底是专门养的食犬,比自己在藕城吃的老狗肉更美味。维扬城亦然,虽然靠着桑荼赚了很多钱,但钱都落不到氓庶手里,而大户人家哪怕每天都宰狗,也受限于他们的人口提供不了市场。吃得人少,食犬养殖只比完全没有食犬养殖的藕城好点,主要食用肉食还是豚肉。

帝都食用的食犬不仅是专门培育的用于食用的品种,还有不同品种供选择。

“真香,数岁未食,着实想得紧。”赭由衷道。

鹤发童颜的老妪木然的看着赭大快朵颐,食肆呈上来的狗肉分量很足,是一整只食犬的肉,在赭的大啖下很快消失了半数。

中场休息喝了口水顺便清一清嘴里的味道好让味蕾恢复,发现老妪只用了十来块狗肉,赭奇道:“冬卿怎么不吃?”不是说你最好这一口吗?

虽然在帝都的时间不长,但赭对于六卿与原本可能成为夏卿的人都很了解,没办法,在他空降为夏卿那刻这些人便自动成了他的半政敌——不是完全政敌是因为那会还没确认是否无法拉拢。

老妪是六卿中的常青树,她同一批的六卿都已被辛筝杀掉,她还活着,她之后升上来的六卿半数被辛筝杀掉,没被杀的或贬谪,或因年纪大了退去州牧的位置上继续发光发热,或实在干不动便回家养老。冬卿始终在六卿的位置上岿然不动,都快奔九了,就是不挪位,堪为朝堂一景。

与常青树风景一同闻名的是冬卿对狗肉的热爱,每日都要食狗肉,一天不吃就馋得慌,甚至自己研究了几种狗肉的新吃法。

冬卿艰难的将目光从狗肉上挪开:“年纪大了,御医让我饮食清淡。”

赭闻言确定自己的情报没问题,这要不是身体真的老了,这位不可能狗肉在眼前却不吃。虽然冬卿也挑食,狗肉烹饪得不好就不吃,但这家食肆的狗肉在帝都排名眼前狗肉锅子也很对得起食肆的地位,超过两百钱,冬卿本人也是这家食肆的常客,不可能挑食挑到这家食肆头上。

“那冬卿可有想过未来往哪一州养老?”赭强烈推荐道:“我推荐扬州,山清水秀(地广人稀),风景如画(大部分人口主要集中在几块区域),狗肉鲜嫩(才怪,但豚肉管饱),鱼鳖肥美(这个倒是真的),更有甘美多汁的离支(荔枝,也是真的)....”

一同天花乱坠的夸赞后赭总结:“维扬城最适宜养老。”

说是养老,倒也不是真的养老,真要养老,都是辞官回老家养老,落叶归根,去往某一州养老,说白了就是担任当地的州牧。

元洲诸州,除非该州本身有大的问题需要解决,需要的不是守成而是变化,不然辛筝不乐意让年富力强者担任州牧,以此防止割据与造反。但在进一步的整合加强对地方控制前,州牧的存在又是必须,最终结果便是大部分州牧之职成了六卿的养老岗位。

都需要养老了,自然老得不可能再造反,连强有力的控制的地方都做不到,也没法做到。以税金为例,地方缴纳税金是以城为单位,城邑直接将税金交给帝都,而非先缴给州牧,再由州牧缴给帝都。只是为了沿途的安全也效率,同州缴纳税金的队伍会在州牧的组织下一起走。

同时这些退下来的六卿在朝堂上摸爬滚打几十年,政治嗅觉、眼光与手段都很足,足以守成,维持地方的基本稳定。

至于劝一位身居高位的六卿退出权力中心会不会结怨,赭既然找上门,自然是做足了功课。

辛筝曾在朝堂上对臣子们说历史上每次出现一个家族占据了帝都或是诸侯方国的朝堂多数高位,比如一门三公,一门四公乃什么的情况,很煊赫,非常煊赫,但这些数公的家族最终都走上弑君的道路。

王侯们毕竟不是死人,一门三公四公是臣子的煊赫,却是王权的式微,君侯们肯定不能坐以待毙,但那些权臣家族已经占了大部分权力,君侯们的挣扎只能带来一个结果——换一个听话懂事的君侯,若这个权臣家族本身就是公族,那更完美,直接自己上,若非公族,那也没关系,中间多两个步骤的事。

辛筝表示,为了朝堂诸君的安全(我相信出现那种情况我也有能力杀光你们三族、姻亲、朋党,但我不想未来和你们闹得那么难堪),定个规矩吧。

帝都公卿们的直系后代(同姓与不同姓,只要是直系血缘都在此列)可以参加官考出仕,但最高只能到郡级,哪怕有能力也不能再升,更不能入帝都;与公卿或公卿的直系后代结婚之人,以之内的血亲最高只能到邑级,个别能到州副级,仍不能入帝都。想更进一步,公卿自己就得退下去。

冬卿膝下有一子一女,一个在外做城令一个在外做郡守,前一个可以忽略,后一个功绩和资历都够了,然苦熬多年就是升不了,因为冬卿不退。

有一次冬至团圆饭,女儿表示老娘你年纪都这么大了,不如退下来我给您养老,您老含饴弄孙,岂不快哉。

赭看到收集到的情报后脑中自动翻译为请母亲您为女儿做出一点牺牲,做为回报,我会为您养老的。

母亲的回应也很简单,从孙子孙女中挑了两个资质好的重新培养。

这么一个奇人赭也没考虑同她合作,他需要一个人去担任扬州牧,而冬卿信奉老当益壮,收集情报时意外发现冬卿的状态改变了才考虑冬卿。

不认老的冬卿是绝对不会离开帝都的,但没有人能不服老,这位老奶奶能干到现在这把年纪已经很稀奇,毕竟辛筝不允许公卿们拿着俸禄过着悠闲有情趣的生活——公卿的丰厚不论多么丰厚,公卿都没时间花钱。

如今快九十,冬卿终于开始考虑子孙。

辛筝限制公卿们的血亲搞出一门诸公的事,却不限制公卿们结党培养羽翼。冬卿自然也有自己的门生党羽,但随着她离开,这股政治力量会有三个结局:

第一个,她的门生弟子中有一人被辛筝提拔为六卿,这个将继承她的政治遗产。

第二个,门生弟子们各自投靠其它更有希望成为相乃至王的六卿,这也是很常见的事,王位候选人有年龄限制,因此一位六卿过了限定的年龄,一些门生党羽便会务色其它六卿。因着不是政见不合利益冲突等因素导致的散伙,算是和平分手,就算转投他人也不会同前任老死不相往来,因而这种氛围里转投派系不是什么过分的事。

第三个,类似赭这样的黑马凭空杀出夺得六卿之位,且足够强,那冬卿的留下的门生党羽将依附他。

不论哪一种,这份政治遗产都不可能被公卿的直系后代继承,免不了人走茶凉。哪怕有人念旧情,那一两分人情在自己死后能起到的作用谁也说不准,这也促使公卿们在年迈时自动退下去而非倚老卖老的要在朝堂上呆到死的主因。只有他们在活着时退下去,他们的子孙才不会继续被卡着,同时他们也能趁着自己还没死时将自己的人情与关系最大限度的变现给子孙。

至于子孙实在烂泥扶不上墙这种情况,能干到公卿怎么也得,退休时保底也是七十。除非是赭这种不育者,否则七老八十时直系后代少则,多则....最高记录是两百四,这么大的基数只要不是点背到无药可救总能挑出扶得上墙的。

政治遗产又不是实物遗产,有形的财产被法律定死了必须给谁,而无形的财产当事人要给哪个子孙法律是管不着的。

冬卿还活着的直系后代有六十余人,但她的继承人是谁却不难猜,剔掉未成年的,剔掉没能通过官考的,剔掉年纪太大的,只剩下。而这中只一名孙女干到了郡守,资质百里挑一,但在一众角逐六卿之位的妖孽中与庸人无异,未来入帝都成为六卿的希望渺茫。

冬卿若想让那名孙女成为六卿,便需要趁着自己还活着时让孙女多攒点功绩,脑子是天生的,强求无用,比不过妖孽就算了。只要功绩足够丰厚,就算脑子比不上别人,六卿之位也跑不掉。

赭也因此才给冬卿下帖子邀请吃狗肉。

冬卿喝了一口荼汤。“难道今日是庆贺扬州牧调回帝都?”

赭摇头。“若不出意外,我将往炎洲去。”

姜照来信说九方燮的身体愈发差了,不出意外辛筝将派人去接替九方燮,避免九方燮死在任上。赭对自己很自信辛筝会考虑自己,不然对不起他那么在扬州那么费劲杀大户搜刮财富,搞基础建设改革海贸在不增加任何税赋的情况使扬州的税赋收入大涨。

冬卿没问赭为何那么笃定海州牧将换人,赭在炎洲任职过,消息肯定比自己灵通。“王只会考虑你。”

“只要她开口问我,我必能说服她令我往炎洲,更能说服她接受我推荐的扬州牧。”赭自信道。

姜照为后半段感到讶异,换州牧时辛筝会询问还没走的州牧的意见,如果州牧直接给她推荐人选,那十次至少九次不予采纳,充分诠释何谓听取意见的君王必须的品质,采纳与否却是另一回事。如果州牧告诉她当地什么情况,你选接替者时这个人必须有怎样的能力才能镇住当地的话,只要说的实话,那辛筝采纳的概率高达八成。若说的是假话,那辛筝也会按着建议的去圈人选,然后怀疑你与圈出来的人选有见不得光的交易。

也有人试过说实话,用实话引导辛筝务色人选时选中自己希望的人,辛筝对此的解决方法是务色多个人选。总不能每个人都与现任州牧有交易,货许多家易遭群起攻之,拟定候选人,再掏出一枚骰子掷骰子决定谁当州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