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第九十三章赭 - 孰能不朽 - 都广建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孰能不朽 >

第834章第九十三章赭

第834章第九十三章赭

报时的钟声响起时君离迫不及待的将东西收拾好退衙,健步如飞的离开官署,沿途的官吏见了皆是讶异不已。

“郡守他这是?”一名官吏无声的用眼神表示是不是中邪了。

官署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赭是个劳模,更令人佩服的是赭不仅自己忙碌,也不让周围人清闲,日南郡的人口有一个算一个,哪怕是老幼病残,只要还有一丁点劳动力他都会调动起来让人干活。甚至连周围的郡都没放过,跑了一趟周围接壤的三个郡,说服了三郡的郡守修路将四个郡连起来,互通有无。

两岁下来,日南郡可谓焕然一新,祝融半岛这边的土地出口树薯和布匹,海东平原那边的土地则在水利修好后种上了稻,还利用水利养鸡鸭鹅鱼,淤泥肥田,目前还没有元洲那边的收成,但可以预见等土地伺候熟了,稻米的产量会很喜人。

赭原本是想比着元洲南部塘中养鱼,塘上种桑的做法,但桑树种下去后发现桑树没阵亡在海路上,却阵亡在了水土不服上。桑是元洲中部的产物,原产地是冀州,被人族先民的一支发现,驯化与利用,随着人族的发展而扩散至九州地区。这个过程花了六七千载,不是人族在传播作物上不给力,而是一种作物换了一个环境生长需要时间去适应,不然轻则出现各种水土不服的症状,重则死给你看。

赭在树苗枯死后终于反应过来为何桑树传播了六七千载,也因此换了别的作物。

沿海开辟海藻田,同鲛人做生意。

寻找与推广合适的作物、兴修道路与水利、开荒、开拓商贸....如此折腾,做为郡守的赭每日十二个时辰至少六个时辰坐在官署里,若没坐在官署里那一定是跑去乡野视察,只差拿官署当家。

这种按时退衙的事,稀奇呀。

“你是新来的吧?”

官吏不解的问:“刚来四个月,怎么了?”

“郡守的情人回来了,小别尚且胜新婚,何况他们别了大半载。”年长的官吏道。

“情人?这么高兴居然不是已成婚?”

年长官吏道:“那可使不得。”

“啊?”

“郡守虽然很好,但不配。”年长官吏道。“做情人还行,若是做夫妻就很不合适。”

年轻的官吏不解。“得是谁家女子?郡守竟也配不上?”

“倒也不是郡守不好,郡守也挺好的。”年长官吏感慨道。“但他是人,而神不与凡人配。”

玉主可以临幸凡人,尊者宠幸喜爱的下位者是很寻常的事,但宠幸和成婚是两回事。尽管这有巫宗宣传以及许多乱七八糟的因素,但世人对此也认可,玉主是神灵行走于人间的化身,让神与凡人配是对神的羞辱,故神不与凡人配。

准时退衙的赭在走到自家门前时突然停了下来,听着宅邸中传出的幽幽琴声,赭调整了下表情,表现得不能太激动,得矜持一点。那家伙说一年回来半年,结果这都快一年了才回来。

调整好了神态,赭这才推门而入,一进门便看到了院中抚琴的少女,琴声幽幽,苍凉孤独,孤独蚀骨。

“你回来了。”青蘅笑道。“快来听听我从瀛洲学来的新曲。”

“瀛洲?”赭愣了下。“你怎么旅行去瀛洲了?”

脚下的大地是个球,这颗球上有十块陆地并非秘密,不仅望舒的寰球游记这么写的,官序的教材也同样这么教,还介绍过有哪些种族,这些种族都是怎么个模样。

游记与官序教材中对瀛洲的介绍非常少,通过疍人知道那块陆地上也有智慧生物,但那块陆地上的文明显然很不发达,望舒当年飞过瀛洲都没见到城邑(从高空往下看,除非大城邑,否则什么都看不到),疍人做生意都不怎么往那去,沿途补给的地方都没有。

“王让我去的。”青蘅叹道。“我本来是想去生洲看看龙伯与羽人开垦的疆域,修建的城邑,但王从疍人那里听说瀛洲有与山鬼生得很像的智慧生物,便让我去看看。”

明明退休了还要被指使做事,青蘅也很无奈。

虽无奈,但青蘅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我跟你说,我在瀛洲找到了夫诸建立的城邑和国度,发现了很有意思的事。”

赭犹豫了下,还是很好奇青蘅都遇到了什么,遂坐了下来。“发现了什么很有意思的事?”

“夫诸和我们以前一样有自然神的崇拜,而它们崇拜的诸神中最有名的是风神。”

“和羽人一样....”赭惊讶的看着青蘅掏出来的陶制神像,不同于人族因为有玉主这个行走于人间的神灵化身而没有神像,神龛只能坐一个,神像摆上去神祇就没地坐了,但其它种族对于自己信仰的神祇都是有神像的。神像长翅膀是羽人的神,但也仅限于羽人三神中的风神与自然女神,水神是不长翅膀。但赭在边境从军数载,见过羽人的神像,这神像虽然也长翅膀,但细微处可以看出与羽人的神像明显不是一种风格。

赭道:“这不是羽人的神像。”

“是夫诸的。”青蘅道。“他们崇拜的风神是一名生有双翅能翺翔天际的神灵,我原先以为这是因为他们向往天空,但我后来发现不是。瀛洲与元洲不同,元洲的王朝都是种族王朝,种族即王朝。但在瀛洲不是,瀛洲诸族并未完成对种族的整合,每个种族都有不同的城邑、邦国,互不统属,但不论是哪里的夫诸都崇拜着同一个风神。在每个地方都有风神的事迹,我打听了下,那事迹与历史是重合的,其中最有名的事迹便是风神辅佐西南平原地区的夫诸从城邦进入国家。最与众不同的是夫诸的诸神全都头生四角,独风神无角。”

赭惊讶道:“返祖?”

随着辛筝对户籍制度的推广与控制,返祖在人族已经不是秘密,人族的基数太庞大了,如此庞大的基数上注定不论多么小概率的事情落在人族头上都是必然。

青婧那种祖上一百代都是纯血人族,但她却不是人族(心理待定,生理上不是)的案例这些年来发现了百多例,只是那些返祖者没一个是天人,精神状态都很正常,是普通人,便没灾难君王那么有名。

人族能生下自己物种不同的后代,其它种族亦能,羽王风洲之女朔便是一个活蹦乱跳的例子。

瀛洲与元洲隔了数万里海域,夫诸不可能与羽人有往来,他们的诸神中却有一个羽人,只有一种解释:夫诸自己生了一个头上无角,背生双翅的怪物。

而这个怪物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自己的不同而夭折,而是活了下来,在夫诸的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历史变成传说,传说变成了神话。

青蘅点头:“大概如此,夫诸的神话中有风神的出生传说,久远到城邦还没建立,夫诸还是部落时代时,一部落的女子吞神鸟之卵产下风神。而神与人的生长期不同,女子老死了,风神仍是孩童,遂在其母死后开始旅行。我推测她是被部落驱逐了,夫诸只能活到百岁,撑死岁,她却连成年都没有,周围人很难不排斥她。但她生有双翅,能飞,即便是只身一人,也比旁人更容易生存下来。”

赭道:“寿命长,一直在旅行也是一直在学习,她终将成为那片大陆上最博学的人,成为所有人口中的神祇。”

活得比所有人都长,懂得比所有人都多,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不是神祇是什么?

青蘅道:“但神话的背后是彻头彻尾的悲剧。”

赭疑惑的看着青蘅。

青蘅问:“方才的曲子如何?”

“很悲伤。”赭回答。“有一种沧海化为桑田的感觉。”

“这支曲子就叫沧海,是风神所作。”青蘅感慨道。“夫诸的神话中风神喜爱化作流浪乐师的模样浪迹人间,这支曲子是她途径某地时感慨千载前此地只沧海,而今阡陌纵横,潸然泪下,感而作沧海。”

赭被惊到了,做为短生种他无法理解长生种那种沧海桑田的感觉。

青蘅道:“虽说羽国那些羽人也会见证沧海桑田,但他们周围全都是同样的长生种,用王的话来说就是,羽人周围的同类成为了锚,维持着他们的精神,纵然沧海桑田,但族群这支庞大得惊人的锚永远都能维持长生种的精神。夫诸的风神生来便是长生种,她的同类却是短生种,无法成为她的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