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第四十九章青蘅
第790章第四十九章青蘅
想要经营小本生意需要做什么?
这得看你是摆摊还是开一家铺子,若是前者,流动摊的话,没法管,辛筝就没管,但每座城邑都有圈起来专门用于商贸的市,进了市,每一笔交易都需要留契。如果货物有问题,买家可以拿着契去找官府,让官府找卖家,要求卖家全款赔偿。卖家的货物也需要在有司进行登记,如果被人抢了骗了,也同样可以拿着契书去找官府,由官府负责将货找回,人抓进牢里。
如果没有契,要么官府很忙,你被人抢了骗了自己想办法;要么虽然会帮你把财货给找回来,但财货找回来后也会追究你逃税漏税的罪名。
若是摆摊,却是固定摊位,需要去有司进行登记,并缴税,这种情况一般发生于市,在市的外头的固定摊一般不会有人这么做,税能少缴一点是一点。只是如此一来,摊位的秩序就不能保证了,市里有胥吏天天巡逻,有人闹事胥吏会出面抓人,在市的外面,你又没登记,胥吏也没那么闲。
若是开铺子,流程会比摆摊更复杂。
第一步,你需要务色一家铺面并盘下。
第二步,拿着铺面的契书去找有司办理文书,这一环节按流程走没人故意捣乱的话,一般一旬就能下来,哪怕有人捣乱,最迟两个月也能拿到文书,因为法律规定如果商贩没有问题,文书超过两个月不批就是官吏的问题。
话说回来,经营铺面,什么都准备好了,拖得越久损失越大,维持铺面也要花钱的,真让人拖两个月也受不了,因此有司有心的话也能借此捞点油水,至于捞多少油水则看官吏的良心。但当下官吏们都很良心,浊山姮正满世界收人头,收人头的数量已经超过了辛筝平时开门红的名额,显然这回不是小打小闹的几千颗人头便息事宁人,上到官下到小吏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人头不会被收走。
为了自己的头颅不被收走,帝国各地官吏只要不是贪得实在没救了,这会儿都非常有良心,作风非常清正,行政效率亦比平时高了三倍不止。
第三步根据经营的商品而定,比如食肆酒肆这类需要入口的生意,为了防止吃出问题,铺面拾掇好,开业的几日,有司会派出小吏上门检查卫生,尤其是厨房的卫生,有心的话,检查过程中同样可以捞油水,若经营不是食用类商品则可以跳过这一环节。
第四步,打点街道上的恶少年们,即帮派,免得他们上门找事影响生意,这一环节于青蘅而言是最容易的,食肆正缺杂工,来得正好。
饶是如此,青蘅也花了一个月才将自家铺面搞定,不仅将攒下的两万钱花了个干净,还向杂工们借了不少钱,也借了杂工们的人脉。这些恶少年作为地头蛇对本地的人家了如指掌,让青蘅在选择进货渠道时省了大把时间。
终于到了开业的日子,青蘅喜气洋洋的拎着一串四个幌子挂了上去,食肆正式开业。
等了半天都没等到客人,趁着暂时没空而思考怎么写策略的青蘅终于感觉到不对,便问地头蛇出身的杂工头子。“怎么这么久都没客人?”
刚开张,客人少可以理解,但一个客人都没有就很不正常了。
杂工不想理青蘅,余光不经意看到青蘅的手臂,因为青蘅穿的是窄袖短褐,可以看出她的胳膊并不纤细,但也不粗壮,反正看起来就不像是孔武有力的人。但青蘅切菜时为了方便,袖子卷起,杂工也有看到,那并不粗壮的手臂上不是常见的赘肉,而是不发达却很匀称的肌肉。
最重要的是,青蘅揍一群青壮男人跟揍小鸡崽似的,一手提留一个男人扔出去,轻松扔出六七尺的距离,并且扔个人都扔得很准,刚好码成一摞。
回忆起前些日子的遭遇,不想理人的杂工还是开口回答青蘅:“掌柜的,咱们鸥城拢共才几千户人家,大多是自家烧饭,会下馆子的才多少人,更别说城中还有好几家老字号,大家都吃惯了,且今日又降价。不过掌柜的你也不用急,再等等,会有想换口味的客人上门,有了第一个,之后的自然也就来了。”
青蘅想了想,问:“你们之前来找我麻烦,只是收保护费?背后没有人指使?”
杂工噎住。
青蘅和蔼道:“放心,我不会打你们的,我这家铺子能开起来,你们也是出人出力出钱,食肆开不起来我可没钱还你们,咱们如今可以说是休戚与共的合作伙伴。”
杂工嘴角抽搐,那是我们愿意出的吗?
所有的钱,一个钱你都没给我们留下,吃饭都没钱。
“我们是收了点钱。”
青蘅道:“我猜也是这样,从你们身上刮出来的钱数不对。”
一群游手好闲的恶少年能有攒钱的意识?肯定没有,正正经经来的钱需要付出许多汗水和劳动,不是说恶少年们的保护费就不需要付出了,但付出的东西不一样。前者赚的是细水长流的慢钱,握在手里非常踏实,自然舍不得大手大脚的话,后者付出的是血和武力,赚的是快钱,来得太容易也太快,没有什么踏实感,花得也很快。
这样一群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身上居然能搜刮出一大笔钱,要么是太阳从西边出来,要么是钱刚到手没来得及花掉。
“不过,有没有办法招揽客人,让客人早点上门?”
杂工们也无法,那些老字号降价,客人短时间不会过来的,只能劝青蘅撑着,别家不可能一直降价,食肆也要赚钱的。
青蘅一想也是,但又觉得不放心,便戳了戳仅两年不再睡觉的元。“你怎么看?”
“你没注意到吗?”
“注意什么?”
“降价的只有一家,但这一片的食肆可不止一家。”
“那怎么办?”
“你自己想啊,这是兕子给你的考题,不是给我的。”
“挣不到二十万钱我便不能离开,只能吃本地食物,天南海北,美食无数连看都看不到,只能从过往商旅口中听闻。”
“....你赢了,你拿个乐器去门口演奏揽客,保证客似云来。”
“我开的是食肆。”
“我知道,但吃饭时还有音乐不是享受吗?贵族时代,食不可无乐,这是贵族级的享受,一下就上了档次,这么高档的享受,菜单上的价格必须改一改,不然对不起这档次。”
“....我去门口,吸引来的客人会有几个是为了音律?”
“美丽也是一种珍贵的资源,利用好了,是博取更多资源的敲门砖。当然,这份资源同脑子与力量中的任意一个搭配,不搭配的话,美丽有罪。但你有脑子又有力量,你的美丽不仅无罪,还是价值连城的玉璧。玉璧在你手里,只要不损害尊严,适当的利用一二又如何?”
青蘅迟疑不决。
元循循善诱。“除非兕子转了性,否则你赚不到二十万钱就不能走,你之前六岁才赚够钱,她便让你种了六岁的地,猜猜这回会不会是十岁二十岁?”
青蘅果断起身往食肆的后面去,正常人培养接班人或下属绝对不会用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去折腾人,但辛筝是正常人吗?
正常人可不会让玉主去种地,一种就是六年,实打实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与田地打交道,亲自拉着犁犁地,亲手用镰刀割麦禾,不是那种在乡下别院里享受奴仆伺候,不事生产的精致耕读。
食肆格局前店后宅,还有个院子,青蘅出来时笙正在院子里种植草药,显然有长期定居的心理准备。
见青蘅急匆匆跑进屋里,抱着一把琴出来,笙不由问:“怎么了?”
“揽客。”青蘅回答,走到门口时忽然回头看向笙最早种下这会已经发芽的草药,蓦的闪过一个念头。“太母你想不想给人诊病?”笙疑惑的看着青蘅。
青蘅解释道:“在柏溪里时你经常给十里八乡的人瞧病打发时间,如今来了鸥城,我有个想法可以让你继续找回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