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归处 - 崖山遗篇 - 东楚少帅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崖山遗篇 >

第11章归处

第11章归处

时值申时,找洞的宋兵便寻到能容数百人的大洞群。众人便将一些常用的工具带到洞中。李宛也将做好十几张卧具铺到洞中,以供众人休息。

天近傍晚,捕鱼的宋兵带回了一头鲛。杨得安立即着人生火。十几名宋兵将鲛鱼开膛破腹,切割数十块,或烤或煮。

鱼熟后,众人放下手中活,围坐起来。杨得安叫了两名校尉帮他分鱼,一人约莫一斤半的鱼肉。他拿了五斤鱼肉递给李宛,道:“夫人分给公子和少公子吃吧!”

李宛道:“杨将军,我们怎么吃的了这么多鱼呢!还是分点给大伙吃吧。”

杨得安道:“夫人吃吧。鱼有的是,不要饿坏了公子和少公子啊!”

李宛环视四周,瞧见兵卒们都有鱼吃,心中甚喜,便道:“那多谢杨将军。”李宛将鱼分成三份,两份多的给张正明和张文通,自己留着少的一份。张正明和张文通饿了快两天,一阵狼吞虎咽,将鱼肉吃的丝毫不剩,连鱼骨都嘬了两口。

饭后,众人都回洞中休息,忽有人提了一句:“今日又过去了,不知道何时能回到中原啊!”又有人道:“对啊,现在真想家呀!不知道俺爹娘怎么样了?”

杨得安插了一句:“想回家,咱们明日就杀回去,赶跑蒙古鞑子!”

那人反讥道:“杨将军,您说杀回去就能杀回去?我们可没有您这般神勇!”

杨得安气道:“我说能杀回去就能杀回去!”

一名小校道:“将军,我看还是算了吧!如今圣上死了,上将军也没了。咱们还干嘛跟鞑子打呢?如今大伙又都想家,不如咱们别跟鞑子打,都回家吧!踏踏实实的种地,过完后半生也就得了!”

有人随声附和道:“对,我看咱们还是回家!我是不想再打仗了!”

杨得安怒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谁敢再说混话,小心本将军把你给斩了!”

众人霎时鸦雀无声,但在心里咒骂杨得安。李宛也不喜打仗,天下已经一统,必归太平,再打仗又有何为。她很能理解众人想法,便对杨得安说道:“杨将军,我看算了吧。大家都想回家,就让他们回去吧!人各有志,强求也是无益!”

杨得安不知说什么,李宛毕竟是张世杰的遗孀。他对张世杰十分仰慕,爱屋及乌,对李宛也是十分尊重。

张正明也劝道:“君子不强人难,将军还是算了吧!”

杨得安无奈道:“既然如此,那想回家的人明日就可以离去!不过咱们今日扎的木筏,你们是一条都不许带走!若想离开,你们就自己动手扎!”

众人一听,有人窃喜能够回家,至于是否扎木筏已经无关紧要。有人立时不满,站起来,愤道:“杨将军,这木筏都是大家动手扎的,凭啥都给你们?我看按人数分!”

杨得安续道:“那好,咱们就按人数分。想走的,到这边睡。”随手指着右侧洞群,接着又道:“不走的,就在这边睡吧。”又指向左侧的洞群。众人纷纷起身,分左右两侧洞躺下。杨得安数了左侧洞群人数,只有五十三人。杨得安本以为跟随他反蒙的人数众多,而思归的人数不过二三十人,因而应承了。想不到事实恰好相反。若是反悔刚才所说,他也觉得羞愧。

那人又道:“杨将军,我数了一下,我这边有一百三十六人。杨将军那边估计只有五十人左右。咱们昨日扎了六条木筏,你们拿两条,我们拿四条如何?”

杨得安只好点头同意,随后就回到左侧洞群,扫了一眼洞中宋兵,虽然人数不多,但在他眼里这些人都是英雄义士,高声道:“既然各位兄弟肯留下来反蒙复宋,那咱们明日就回到中原,占山称王,联合天下义士,赶跑蒙古鞑子!”

有人道:“我不想回中原。鞑子已经占了中原,我们再回去便是自投罗网。倒不如西去占城,投奔陈丞相,共举大事!”有人立即道:“我也有此意!”

杨得安闻之,怒道:“上将军在时,曾三令五申凡往西逃者杀无赦,你们难道想抗命不成?”

那人驳道:“上将军已不在了,这条规矩也只有他在时才守。况且这是上将军的一时气话,谁还真把它当成军令。杨将军若想回到中原,我等不反对,若是想拦我们去路,那也不成!”

这帮人虽也是反蒙的,可是与杨得安的去路不同,杨得安怕人数少,难成大事,便想极力挽留这些人,遂道:“到哪里不都是打鞑子嘛?何必大老远跑去占城。倒不如咱们一块儿回到中原,共举大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