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在社会上办事,遵守潜规则(3)
第28章在社会上办事,遵守潜规则(3)
因为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定有一位贤惠的女人,当然更要有一个温馨的家庭,你从家庭方面入手能做到很好,外界的人际关系自然也就不难解决。如果,你想让人们高兴,不妨这样做:其一,不在争论中抢占上风。成大事的人是很少与人争吵的。本杰明?富兰克林说:“如果你与人争论和提出异议,有时也可取胜,但这是毫无意义的胜利,因为你永远也不能争得发怒的对手对你的友善态度。”请好好思考思考,你更想得到什么呢?是想得到表面的胜利还是别人的支持?二者兼得的事是很罕见的。在争论中你的意见可能是正确的,但要改变一个人的看法,却并不容易。
其二,不坐满整张椅子。假如你正在很认真地向一个人解说某件事,对方却深深地靠入沙发中,并且还把上半身也深深地陷入沙发中,你会有什么感受?如果对方是上司,那还没什么话说;如果是同事,你可能就会对他说:“你能不能认真地听我说?”为什么生气呢?因为将身体深深地陷入沙发这一姿势,在别人的眼中,看起来就是一种极不认真的态度。特别是连上半身也深深地陷入沙发中,给人的印象将会更为恶劣。
相反地,只取椅面的前三分之一部分来坐,给人的印象会更好。尤其是采用这种坐姿时,身体的上半身会自然地前倾,可能会给对方聚精会神的感觉,因此会给对方做事积极的印象。好好利用这一效果,可以更有效地表现自我,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第五节博得他人的好感和善意
一个处世高手,不仅能体察别人的内心世界,而且还能听取别人的意见,体谅别人各种复杂的情感,从而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善意。比如,他会以饶有兴趣、欣赏、友善的目光看着对方,观察对方的动作和表情。对方看到他那种友善的目光时,就会像春风解冻一样,浑身上下都有一种轻松的感觉。
少责备,多鼓励
当别人犯错误时,我们自然会去责备他们,发泄我们心中的不满。但是你可能没有仔细想过,当你责备别人的时候他很难接受,他会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你的责备不能解决问题,只能在你们之间结下怨恨,让事情变得更糟。
也许他确实犯下了愚蠢的错误,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换作是你,你能做得更好吗?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我们为什么不能宽容一点呢?也许设身处地的为别人想想能平息你的怒气,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卡耐基先生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的侄女乔瑟芬?卡耐基到纽约去担任他的秘书。她当时只有19岁,还是个孩子,刚刚高中毕业,没有什么做事的经验。在刚开始的时候,她十分敏感脆弱。有次她又犯了错误,卡耐基先生准备指责她,却又马上对自己说:“等一下,戴尔?卡耐基,等一下。你几乎有乔瑟芬两倍的年纪,做事经验更是多出好几倍,怎么可以要求她能有你的看法、判断和主动自发的精神——何况你自己也并不挺出色。还有,戴尔,你在19岁的时候是什么德行?记得你像蠢驴一样犯下的错误吗?记得你做过这些……还有那些……吗?”
一想到这里,他不得不如实地下个结论:乔瑟芬比他19岁时要好得多。而他从来没有称赞过她,这令卡耐基感到惭愧。于是,一遇到乔瑟芬犯错时,卡耐基总是这样说:“乔瑟芬,你犯下了一项错误。但是,老天知道,我以前也常常如此。判断力并非生来具备,那全得靠自己的经验,何况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还比不上你呢。我实在没有资格批评你或别人,但是,依我的经验,假如你这么做的话,不是好些吗?”
仔细想想,听别人指出我们的错误很难,但假如对方谦卑地自称他们也并非完美,我们就比较容易接受了。很遗憾,我们在别人犯错误时总是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他人,能够像卡耐基那样开明的人毕竟是少数。其实谁又没有年轻的时候呢?想想当初你犯错之后战战兢兢走进老板办公室的情形,也许你就没有那么生气了。你的责备只会让别人越来越紧张,每当遇到棘手的问题都会变成惊弓之鸟,大脑一片空白。你原本是想让他吸取教训,以后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但是由于你的责备,情况却变得越来越糟了,真是事与愿违。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句话,但奇怪的是好像只有我们自己犯错的时候我们才会想到这句话,别人一旦犯错,我们就把这句话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在别人犯错的时候,不要一味的责备他,指出错误的同时给他些鼓励,下次他会做得更好。
别总说“我很忙”
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每个人都会感觉要做的事很多。上班时忙,下班时也忙;单位忙,家里也忙。孩子的学习如能自觉些,似乎还能省点事,但自己的学习充电也挺忙,所以我们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我很忙”!但正因为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才需要寻求朋友的帮助。有了朋友的帮助,我们会感受好些,朋友也一样。
总对别人说“我很忙”,似乎也是一种自私。有时候你确实有很多事要做,但并不是每件事都非常重要,也不是每一件事都得立即完成。
而此时,朋友有事请你帮忙,虽然那样会耽误你的时间,但如果你想着朋友需要你,想着你应该帮助朋友,那么你会把一些自己不太重要的事先放一边。相反,如果只想到自己,那么就会随口一句很简单而又挺有面子的“我很忙”加以拒绝,有时也会假惺惺地加上一句“对不起”。
不管朋友的事大小如何,如果把对朋友的帮助放在最后一位,放在自己所有小事之后,那么可以想象朋友在你心里的位置。
有时候,推说“我很忙”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有的人头脑里塞满了各色各样的事,当朋友有事相求时,虽有心相助,但自己弄不清该如何安排自己的事,不知道哪件事重要,哪件事紧急,无法分身,所以只能无奈地对朋友说声“我很忙”。如果是领导吩咐有事,聪明的人会安排好自己手头的事,尽可能抽空完成领导的任务;而无能的人面对自己一大堆杂乱无章的事,只能对这个表现自我的机遇说“我很忙”。
所以,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尽量少说“我很忙”。应尽可能地热心帮助朋友,满足他人的愿望,要知道,尽可能地帮助他人,也一定能得到他人无私的帮助,而我们很多事情光靠自己一个人是难以完成的。
(第六节抓大放小,小事难得糊涂
有些人在面临大事时能稳住阵脚,但在面对一些小事情时却慌了手脚,不知道该如何处置;可以经受住生死的考验,却被小事所烦忧。
也有的人在大事上可以潇洒的放手,却对一些小事挂肠,念念不忘,甚至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他们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在这些小事情上,而不是用这些时间去做一些有价值的事,去想一些应该思考的问题。其实,生活有时正是因为我们太看重小事,反而过得很累。
所以,如果想要让自己过得惬意,就不要揪住一些小事不放手。
生命短促怎顾得计较琐事
约瑟夫?沙巴士是芝加哥的一名法官,他仲裁过四万多件不愉快的婚姻案件。他曾感叹地说:“大部分婚姻生活不美满的原因,通常都是一些琐事。”还有一名地方检察官也说道:“在我们的刑事案件中,有很多都是起因于一些很小的事情。比如,在酒吧里说话侮辱别人,行为粗鲁不讲礼貌,最后才导致伤害的。